築夢九天,這個暑期帶你觸摸星空,零距離觀摩火箭發射

中國航天的發展,從“一窮二白”到今天的成績,可以說是相當給力。更重要的是,未來中國成為航天強國是毫無疑問的,但是這個過程需要多久?

俗話說: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換句話說火箭是一個航天強國的重要標誌。現在我國的火箭技術暫時還在世界第二梯隊,其主要原因在於發動機的差距,但是有些偉大的民族你永遠也不要低估,我國已經攻破了大推力火箭發動機的技術難關,並且在2019年500噸級實驗發動機已經試車,這個級別的發動機那是相當給力了,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

築夢九天,這個暑期帶你觸摸星空,零距離觀摩火箭發射

這一消息早在一檔電視節目中明確透漏出來,還記得工作人員這麼說過,只要我們將這個難題解決,以後所有的攔路虎都不成問題。節目的最後就是我國運用一種技術方案在實驗中解決了這個難題,這就說明,未來更大推力的發動機都會很快的研發成功。

2029年前後,我國的重型火箭“長征九號”有望首飛,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達到140噸,這個運載能力真是沒誰了。也就是說,2029年前後,中國將進入火箭技術的第一梯隊,屆時中國不但擁有長征系列的各種型號的新一代火箭,並且還擁有大推力火箭發動機技術和140噸的超級火箭。

築夢九天,這個暑期帶你觸摸星空,零距離觀摩火箭發射

有些人會說美國的土星5號早在1967年就達到近地軌道130噸級別了,但是土星5號退役以後,美國至今都沒有研發更大的火箭,現役最大運載能力的火箭也只有近地軌道70噸。美國之前提交了登月計劃,要在2030年之前實現重新登月和100多噸火箭的試飛計劃,有趣的是我國長征9號要在2029年前後首飛。如果再給中國 10年時間,到了2039年,我國將成為和美國並駕齊驅的航天強國!

築夢九天,這個暑期帶你觸摸星空,零距離觀摩火箭發射

中國首次火星全球遙感與區域巡視探測任務已獲批立項,首個火星探測器預計2020年發射飛往火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說,

中國火星探測器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

築夢九天,這個暑期帶你觸摸星空,零距離觀摩火箭發射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新聞發言人王中陽表示,“十三五”期間,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發射4顆北斗二號區域組網備份星,計劃在2020年前後建成北斗二號全球組網系統,形成為全球用戶提供高質量服務的能力。

築夢九天,這個暑期帶你觸摸星空,零距離觀摩火箭發射

瞭解完中國近30年未來航天發展的目標,大家一定很期待親身觀測火箭發射吧。這個暑期跟隨【優必朋·學科學】去海南文昌觀摩中國長征遙測火箭搭載“天問一號”火星飛船的發射。

築夢九天,這個暑期帶你觸摸星空,零距離觀摩火箭發射

在“航天絲路”超級2020年,“優必朋·學科學”將帶領同學們走入“天問一號”中國文昌航天發射現場,走進“海上絲綢之路——文昌”,

零距離觀摩長征5號遙測火箭搭載“天問一號”火星飛船的發射;零距離接觸火箭發射設施和長征五號遙測、長征七號遙測等型號的運載火箭,學習航天知識,瞭解航天工程,製作遙控火箭模型,探究空間科學發展與創新。

築夢九天,這個暑期帶你觸摸星空,零距離觀摩火箭發射

“天問一號”該名稱源於屈原長詩《天問 》,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象徵“攬星九天”的任務標識,展示了獨特字母“C”的形象,匯聚了中國行星探測(China)、國際合作精神(Cooperation)、深空探測進入太空的能力(C3)等多重含義,展現出中國航天開放合作的理念與態度。

築夢九天,這個暑期帶你觸摸星空,零距離觀摩火箭發射

2020年7月底8月初,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將在中國海南文昌火箭發射場發射升空,將用長征遙測火箭搭載“天問一號”火星飛船送入預定軌道,登上火星實現“環繞、著落、巡視”

三大工程目標,這三個目標的實現將標誌著中國航天事業又一次歷史性的飛躍,這將會成為中國航天發展歷史上的“第四次里程碑”。

築夢九天,這個暑期帶你觸摸星空,零距離觀摩火箭發射

這次你一定不能錯過

因為這可能是一生一次的機會

2020年7月下旬8月初

我們將相聚海南文昌共同見證

“天問一號”火星飛船

將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火箭發射現場特邀觀察席位

“優必朋·學科學”限量招募

人生罕有的體驗

擁有航天夢想的你怎能錯過!

想參加小夥伴們記得評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