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都說沒事了,為什麼保險公司不讓買?

醫生都說沒事了,為什麼保險公司不讓買?

十步在和大家溝通的保險方案時,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健康告知確認。

在這個過程中,就出現過很多聲音。

比如小A有一個肺結節,大夫說,不用治療,沒有影響,不用管他,定期複查即可。

但到了買保險的時候,就這也不能買,那也不能買,非常麻煩。

於是十步就會經常聽到大家的疑問:

憑什麼醫生都說沒事,保險公司這麼討厭,就不讓買?

其實大夫說沒關係確實沒錯,但是保險公司說影響投保,也沒錯。

十步接下來就跟大家說一說究竟是為什麼。

01

臨床醫學和核保醫學

明明醫生都說沒事了,保險公司卻不買賬,難道保險公司的核保員比醫生更加專業嗎?

其實保險公司的核保員和理賠員,很多都是有醫學背景的,甚至有不少都是醫生轉行過來的。

十步在幾年前就見過安聯的一個核保核賠部的總監,她就是大醫院裡十幾年的教授轉職做保險核保核賠總監的。

但這並不是說,保險公司的核保員,就比醫生更專業,更權威。

事實上,造成這種核保員和醫生對同一疾病結論差異的原因,要從兩個概念談起。

臨床醫學和核保醫學。

醫生都說沒事了,為什麼保險公司不讓買?

1臨床醫學

臨床醫學是指面對病人當下的情況直接實施治療的手段。

要解決的,是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以查明病情及治療為目的。

關注的是疾病本身以及是否需要介入治療,強調的是相對短期的影響

十步給大家舉個例子:

小A去醫院做常規檢查,報告裡顯示他有幾個指標是正常的,那醫生會告訴他,你很健康。

但如果小A檢查出了一個結節,醫生根據臨床經驗,結合超聲結果,反饋的建議常常是:考慮良性可能性較大,沒有必要治療,每年定期複查就可以。

之所以醫生選擇不治療或者不干預,是因為這個問題在當下這個階段沒有發展到影響健康的程度。

醫生只能告訴你,當下你是健康的。

但不代表未來沒有問題,所以醫生讓你做定期複查,說明以後還有病情發展的可能和風險。

那為什麼到了核保老師這裡就這麼嚴格?因為核保老師使用的是核保醫學。

2核保醫學

這是指對被保險人發病率及死亡率的評估、預測,注重長期性。

是為了解決被保人通過什麼方式買到保險,可不可以買的問題。

重點關注的是現在存在的健康異常情況,是否會造成未來出險的可能。注重的是評估未來發生理賠的可能性有多大。

它要預估的是一個人「未來幾十年甚至一生」患病的可能性。

比如小A檢查出來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很多都是由甲狀腺結節演變而來的,現在沒癌變,但不代表10年以後不會癌變。

畢竟保險的保障週期是終身,誰能確保一輩子不癌變呢?

所以考慮到長久的風險性,保險公司會和醫生的結論不同。

造成明明醫生說沒問題,但是保險公司卻不讓買。

02

不能標體承保,怎麼辦?

十步的很多粉絲到了這一步,就糾結上了:

“這款產品,我就看好了,不能標體太吃虧了,怎麼辦?”

十步給大家三條建議:

1嘗試更多的產品,爭取更好的結論

現在的互聯網保險市場,已經有非常多高性價比,健康告知寬鬆的產品。

我們可以嘗試多家核保,在其中選擇最好的產品。

比如說:小A有乙肝小三陽,進行人工核保,3家保險公司的結論是除外承保,2家是拒保,2家是加費承保,只有1家是標準體承保。

那我們可以選擇標準體的產品,如果產品不滿意,也可以在2家加費的產品當中選擇,做最有利於自己的決定。

2暫緩投保,改善健康狀況

這條並不適合所有人,僅僅適合一些特殊情況。

比如小A體重250斤,那他本身選擇的產品就非常少,有很多產品加費或者拒保。

但是這種情況是可逆的,小A可以通過減肥,使自己的體重達到可以買保險的範圍內,再去投保合適的產品。

3理性看待除外、加費承保

很多人會非常執著,這款產品,我就是看好了,如果我不能標準體買,我就不買了。

十步認為這是非常不可取的。

我們買保險的目的是什麼?是規避風險。

如果僅僅因為一個器官除外了,或者加費了,就放棄購買保險,豈不是要裸奔嗎?誰來幫你規避風險?

如果沒有買保險,當時被除外的器官沒有癌變,沒有被除外的器官,卻癌變了,怎麼辦?

這跟因為一棵小樹,就放棄一整片森林,有什麼區別?

保險公司之所以設置除外,加費這樣特殊的方式去購買產品,也是為了維持費率的公平性。

我們存在健康問題,就意味著將來的出險概率就比健康的人高,只有我們在費率和責任上吃點虧,才能和健康的人公攤風險,很公平不是嗎?

加費承保,雖然多花了一點錢,但最起碼保障是完整的

除外承保,雖然責任有一點點缺失,但影響很可能沒那麼大,至少其他的器官和疾病都在保障範圍內。

很多人會因為知道這個器官有異常,更加關注這個器官的健康,定期複查,即使有病情加重的情況,也可以及時干預。

比如十步身邊的一個朋友,2年前就知道自己有乳腺結節2級,今年乳腺結節4A級,直接在門診切掉了乳腺結節,病理也都是良性的。

這種情況下,一個小結節還能發展成原位癌甚至乳腺癌,概率是很小的。

03

總結一下

醫生實際上是很權威的,我們相信醫生是肯定不會出錯的。

但保險公司這樣做也是合理的,畢竟醫生注重的是短期風險,保險注重的是長期風險,兩者之間的風險週期就有很大的差別。

而現如今體檢已經非常普及了,每一次身體檢查出來的異常情況,很可能就成為你買保險的絆腳石。

如果我們已經有了買保險的計劃,一定要趁著身體健康的時候趕緊買,不要拖延,免得一旦檢查出異常情況,失去購買保險的機會。

當我們健康的時候,標準體承保,是皆大歡喜的事情。

當我們出現異常,除外承保,加費承保,只要能買上,也算是不錯的結果了。

但真當我們什麼保險也買不上的時候,我們只能攢錢給自己了。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總之,趁著年輕,趁著健康,儘早投保,既便宜,又能買得到,何樂不為?

如果你對保險還有任何疑問,記得第一時間給我留言,十步會耐心為你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