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藝匯•西安】郎窯紅釉,連乾隆帝都為之讚歎的名瓷

國藝匯文化

【國藝匯•西安】郎窯紅釉,連乾隆帝都為之讚歎的名瓷


GUOYIHUI AUCTION

【國藝匯•西安】郎窯紅釉,連乾隆帝都為之讚歎的名瓷


“暈如雨後霽霞紅,出火帶加微炙工。世上硃砂非所擬,西方寶石致難同。插花應使花羞色,比盡翻嗤畫是空。”——《詠郎窯紅》

這首詩,是乾隆較為出彩的一首,尤其是後面四句,廣為傳誦。乾隆在詩中盛讚的“硃砂難以比擬,西方寶石也和它不一樣,插花使得花黯然失色,比盡所有嘲笑畫的虛空”的瓷器就是清朝康熙年間復燒成功的郎窯紅。

【國藝匯•西安】郎窯紅釉,連乾隆帝都為之讚歎的名瓷


郎窯紅,是我國名貴的傳統紅釉之一,也是銅紅釉中色彩最鮮豔的一種。其初創於明代,在清代時有較大發展。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社會經濟比較繁榮,制瓷工藝達到我國曆史高峰。凡是明代已有的品種不僅都能燒造,而且大多有所提高或創新。因其始產於清朝督陶宮郎廷極所督燒的郎窯,故稱“郎窯紅”美人醉釉。又稱粉紅釉、孩兒臉釉、 豇豆紅釉、桃花片釉等。

【國藝匯•西安】郎窯紅釉,連乾隆帝都為之讚歎的名瓷


郎窯紅的特點是色彩絢麗,紅豔鮮明,且具有一種強烈的玻璃光澤。由於釉汁厚,在高溫下產生流淌,所以成品的郎紅往往於口沿露出白胎,呈現出旋狀白線,俗稱“燈草邊”。而底部邊緣釉汁流垂凝聚,近於黑紅色。為了流釉不過底足,工匠用刮刀在圈足外側刮出一個二層臺,阻擋流釉淌下來,這是郎窯紅瓷器製作過程中一個獨特的技法,世有“脫口垂足郎不流”之稱。

【國藝匯•西安】郎窯紅釉,連乾隆帝都為之讚歎的名瓷


郎窯紅釉釉色似初凝牛血,紅而鮮豔,晶瑩光亮,器物內外有較大的龜裂紋理。朗窯紅為我國名貴的傳統紅釉之一,是銅紅釉中最鮮豔的一種。因其於十八世紀始產於清朝督陶宮郎廷極所督燒的郎窯,故稱“郎窯紅”美人醉釉。又稱粉紅釉、孩兒臉釉、 豇豆紅釉、桃花片釉等,初創於明代,清代有很大發展。相傳,明代有一皇帝正與貴妃飲酒作樂時,有人呈上一件景德鎮剛創出的淡紅色瓷器,其釉酷似貴紀醉酒後臉部泛出的紅潤膚色,皇帝觸景生情,當即以“美人醉”命之。該釉色調淡雅,柔和悅目,給人以含蓄的美感。有“其明如鏡、其潤如玉、其赤如血”的特點。

【國藝匯•西安】郎窯紅釉,連乾隆帝都為之讚歎的名瓷


由於乾隆皇帝酷愛藝術,在他的倡導下,郎紅器比康熙更成熟和多有極精的產品問世。另有,乾隆時期郎紅中的薄釉器,色如雞血,稱為“雞血紅”;釉層較厚,色彩深豔,猶如初凝的牛血,稱為“牛血紅”。郎紅釉是以銅為著色劑,用1300℃高溫燒成。由於對燒成的氣氛、溫度要求很嚴,燒製一件成功的產品非常困難。因此當時有民諺說:“若要窮,燒郎紅。”所以郎紅器在當時就很昂貴。紅釉之所以難燒,一是因為配方,二是因為它要用銅作為著色劑,而要讓銅還原成鮮豔的紅色需要1300度的高溫,古代窯裡很難達到這個溫度,故成品量不多。再加上歷經朝代更替、戰爭損毀,現存於世的已極為少有,一般在館藏中供展覽,或是在文物相關拍賣會上會出現其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