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齊鋰業債務壓力之下 控股股東擬減持4%向上市公司提供資助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梁辰)解除股權質押的同時,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決定減持股份。1月6日晚間,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002466.SZ,以下簡稱“天齊鋰業”)連發兩條公告。

解除股權質押公告稱,控股股東成都天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齊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張靜將此前質押給中信銀行成都分行的合計約1.00億股公司股份解除質押,佔其所持股份的19.22%,佔公司總股本的6.77%。

截至1月6日,天齊集團持股天齊鋰業比例為30.05%,累計質押了佔其所持有股份的61.37%,佔公司總股本18.44%;張靜持股5.19%,已無質押;李斯龍持有2721股,持股比例為0.0002%,無質押股份。

天齊鋰業實際控制人為蔣衛平,其持有天齊集團88.60%的股權,其女蔣安琪持有天齊集團10.00%股權。張靜為蔣衛平配偶,李斯龍為蔣衛平女婿。張靜、蔣安琪和李斯龍均為蔣衛平的一致行動人。

減持公告則顯示,天齊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張靜、李斯龍計劃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減持股份數量不超過2954.2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為2%;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股份數量不超過2954.2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為2%。集中競價與大宗交易減持股份數量相同。

減持完成後,天齊集團持股比例將縮減至約26.59%,張靜持股比例將縮減至4.65%,而李斯龍將不再持股。天齊鋰業披露,本次減持的原因是向天齊鋰業提供財務資助及其他資金需求。

天齊鋰業前身為射洪鋰業,成立於1995年10月,於2010年8月上市交易。該公司集上游鋰資源儲備、開發和中游鋰產品加工為一體的鋰電新能源核心材料供應商。其以成都為管理、貿易和研發中心,在四川射洪、江蘇張家港、重慶銅梁及澳洲奎納納均設有鋰化合物生產基地,同時以西澳大利亞格林布什礦山作為主要原料來源地,以西藏甘孜州的礦產資源作為戰略儲備。主營業務主要由鋰精礦開發與貿易和鋰化工產品的生產兩部分構成。

天齊鋰業曾披露,2019年,在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等不利因素影響下,鋰產品市場進入調整期,產品銷售價格持續下滑,行業面臨多重壓力和巨大挑戰。公司在收購SQM 23.77%股權後,財務負擔沉重,同時公司投資及營運涉及澳大利亞、智利等國家,公司的業務、財務會受所在國家的法律框架及政府政策變化等因素影響。

天齊鋰業指出,特別是在2019年第四季度以後,發生了較多未預見或未能充分預計的情況,從而對公司2019年度經營業績造成重大影響。因此疏解債務困境是公司業績保持健康、穩定增長的重中之重。2020年上半年,天齊鋰業也一直在論證各類融資工具的可行性並積極推進,以期達到降負債、優化債務結構的目的。

由於2019年度業績虧損,如果2020年繼續虧損將導致公司可能*ST。2020年12月的一次投資者關係活動中,該公司對此做出回應,管理層當下目標是竭盡全力做好今年的債務重組工作和進一步與銀行洽談,進一步擴大我們債務重組收益實現的確定性和額度。

2020年10月,天齊鋰業披露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年初至報告期末,營收約為24.27億元,同比下降36.0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約為11.03億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890.95%.。事實上,2020年以來,該公司多次披露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和解除質押和減持股份相關公告。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梁辰 編輯 趙澤 校對 柳寶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