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富翁到"負翁"!原油寶事件,給我們帶來了什麼警示?

  自從進入新一輪的十年之後,每過一個時間節點,我們都能見證"新的歷史"。歷經美股多次熔斷之後,誰能想到被譽為"黑色黃金"的石油,其價值可以跌成負數?誰又能想到,在充當"石油背後誰才是贏家"的吃瓜群眾時,被"資本"當成韭菜收割的群體,居然是國內的投資者。

從富翁到

  從富翁到"負翁"

  "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一句再正常不過的理財警示語,但將此語放在虧損嚴重的原油寶上,一切都顯得那麼可怕。常說收益與風險是成正比的,而按照以往的風險邏輯來說,在理財道路上需要承受的最壞結果,無非就是本金全部虧損。

  然而,在原油寶上發生的虧損事件,卻刷新了大眾對於理財的認知,你以為虧掉的只是全部本金,但由於情況特殊,你還得倒欠中行一筆高於本金的外債。

  據數據顯示,5月期貨的最終結算價為每桶-37.63美元;而在具體的虧損比例上,從網上傳出的數據顯示,某用戶在原油寶上的本金總額為388.46萬元,在遭遇穿倉之後,本金由正轉負倒欠銀行532.24萬元,債務加上本金總體虧損達920.7萬元。

從富翁到

  以上虧損力度,單從數字上的差異來看,確實太大。這就好比:一天前自己還是身家百萬的中產,一覺醒來反倒成了欠銀行幾百萬的窮人;這種發生在財富上的巨大落差,不僅讓人難以用常理去看待,甚至多數人根本承受不起。你以為交上了全款,但現實卻告訴你:這只是首付。

  爭議的背後,是水平的不專業

  自原油寶虧損事件爆發之後,中行後續的操作,不僅讓多數儲戶心中對其產生了嚴重的不信任感,更讓儲戶嗤之以鼻。而在事件後續上,用戶圍繞中行的爭議點大致分為三類:

  一是原油寶這個產品本身存在存在缺陷,比如用戶經常反饋在關鍵節點掉鏈子;二是在宣傳上,中行是否向用戶做好了相關的風險提示;據數據顯示,原油寶上的投資者屬性九成為新手;三是在關鍵時期,中行是否向用戶警示風險。

從富翁到

  以上三個爭議點,我們不做過多評價,因為本身對原油寶這個產品並不清楚,不敢亂說;而在原油寶用戶身上,也不去過多揣摩他們持有的抄底心理。就整個事件的本質原由來看,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中行相關的工作人員,在金融市場上展現出了極不專業的操作水平。因為在對比下,四大行中,其他三家都能逃,就算以表面視角看來,當中本身就存在問題。

  更像資本推動的一場陰謀

  期貨價格由正變負的原因,有人說是疫情下各國經濟停擺,產生的石油供需問題,最終導致石油跌至負數。但在我看來,此次事件更像是"資本"精心準備的韭菜收割佈局。

從富翁到

  疑點有兩個:

  一:為什麼能在關鍵節點內,油價可以跌到負數?如果你說當中沒有多方的精心準備,這顯然說不過去。而在結算之後,油價由負轉正的走勢,就能說明很多問題。

  二:早在15日,芝商所就修改了規則,允許負油價。這一點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都是擺在檯面上的陽謀。

  給我們帶來的警示

  對於原油寶的用戶而言,這次事件給他們帶去了嚴重的負擔,其影響不僅僅只是表現在生活上;對於普通人而言,此次事件是一次很好的投資風險教育;對於正在開放金融的國家而言,也能從中發現自己的不足。

從富翁到

​  從內向外看,這是一個警鐘。普通人選擇理財產品不應盲目而為,不要僅憑一面之詞的宣傳或是銀行的信譽,完全放開信任投入進去,要學會質疑、要學會多去了解。畢竟就算是大銀行,也難免會有個別的缺陷在,做什麼都要弄清楚產品的本身性質,再來作決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