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以前的冬至放三天假

大家好

過兩天就是冬至了

冬至來,天漸寒

老祖宗對於這個日子可是格外重視

早年間就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

從漢至清官民休假三天


聽說,以前的冬至放三天假


所以為什麼冬至能在眾多節氣裡

獨得大家恩寵呢

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

代表著下一個循環的開始

被認為是大吉之日

聽說,以前的冬至放三天假

在漢武帝採用農曆之前

享受的可是春節的待遇

雖然漢朝時

冬至不再被認為是一年之始

但慶祝往來、祭祀先祖

人們的重視程度還是有增無減的

而我們唯一將冬至沿襲至今的傳統

可能就是為了慶祝冬至

咱們好好地搓一頓

聽說,以前的冬至放三天假

那冬至吃什麼

這個話題成了繼

“甜豆腐腦好吃還是鹹豆腐腦好吃”

之後又一個南北爭議很大的問題

傳說呢

北方的朋友會吃餃子

聽說,以前的冬至放三天假

南方的朋友會燜上一份赤豆糯米飯

聽說,以前的冬至放三天假

所以真的是

北方人吃餃子餛飩

南方人吃湯圓糯米飯嗎

我僅代表南方人表示

聽說,以前的冬至放三天假

南方人在冬至可以吃的東西可太太太太多了

而廣東人素來有啥啥啥都能吃

連福建人都不放過的稱號

這一次同步君邀請請大家圍觀

一年一度的全國冬至吃什麼話題大賽

廣東各地區的人都在吃什麼吧

聽說,以前的冬至放三天假

煲湯圓殺雞鴨

“冬大過年”、“肥冬瘦年”

是廣州人從小聽到大的諺語

廣州人過冬至

通常會煲湯圓、殺雞殺鴨

跟家人一起圍坐著吃頓豐盛大餐


聽說,以前的冬至放三天假

蒸“鬆糕”。

鬆糕有高升大發的好意頭

鬆軟可口老少皆宜

來廣東喝早茶的朋友們

一定要嚐嚐


聽說,以前的冬至放三天假

打邊爐

就是圍著紅泥小爐打火鍋

在順德

一家人圍坐打邊爐過冬至

寄託著團團圓圓、暖暖和和

過好這個冬的期許

聽說,以前的冬至放三天假

食水欖

中山的“湯圓”並不圓,像橄欖的形狀

所以叫“水欖”

餡料通常是蓮蓉或綠豆沙

再撒一些菊花肉作裝飾

聽說,以前的冬至放三天假

鹹湯圓

和普通湯圓不一樣

鹹湯圓是餡兒在外頭

先放湯裡煮開

聞到香味後

再放製作的小粒湯圓和餡兒一起煮


聽說,以前的冬至放三天假

煮羊肉酒

客家人稱冬至為“過冬”

認為在冬至時節食用對身體大有裨益

煮羊肉酒以山羊肉為主料

配上當歸、黨參、北芪、紅棗、枸杞等藥材

再加上客家娘酒進行熬製

熬出來的羊肉酒一點羶味都沒有

柔和爽口回甜生津

聽說,以前的冬至放三天假

做“冬團”

冬團由糯米皮和餡兩部分組成

冬團的餡通常以眉豆為主要原料

還會加入花生等材料

分甜鹹兩種口味

聽說,以前的冬至放三天假

艾角

艾角多是鹹料

傳統用料多為蘿蔔絲、豬油渣、蝦頭、五香粉等

蒸熟即可食用

聽說,以前的冬至放三天假

冬節鴿

冬節鴿又稱冬節蛤、冬節粿

一般到冬至節時家家戶戶都會做

因其形狀與蛤蜊的肉相似

故取名為”冬節蛤“

又由於方言的”蛤“和”鴿“同音

而後部分不清楚的以為是”鴿“

所以又叫冬節鴿

聽說,以前的冬至放三天假

冬節圓

潮汕地區民諺雲

“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

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

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

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

潮汕人都很看重冬至

把冬至當作團圓節

所以稱之為“冬節圓”

聽說,以前的冬至放三天假

煮姜飯

湛江吳川吃煮姜飯

姜飯製作方法是

先將鍋燒紅放入少許食油

然後倒入搗碎的薑末,炒片刻

加入水、鹽以及大米(糯米、梗米均可)燜熟

聽說,以前的冬至放三天假

蘿蔔粄

將蘿蔔切絲

和臘肉、香菇、蝦米、花生米、蔥等配料做成餡

包進糯米糰裡

一般是把糯米糰捏成餃子形狀

聽說,以前的冬至放三天假

菜包籺

菜包籺餡料和煮籺是相同的

不過包成球形的包子狀

然後用乾淨燙熟的大片生菜葉包住

再放進籺籃蒸熟

無須用湯煮

蒸熟後有韌性的籺身包在柔軟的菜葉裡


聽說,以前的冬至放三天假

我一點也不餓

為什麼我要在上班時間

聊這麼一大堆吃的

看了以上廣東各地冬至的美食後

快跟同步君分享下

聽說,以前的冬至放三天假

改天讓我做個全國各地冬至吃啥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