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03日九江新闻

2020年5月03日九江新闻

今日要闻:

•德安:四个聚焦打好脱贫攻坚战

•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首片T梁完成浇筑

•长江大保护项目彭泽污水厂提标工程投入运行

•市交管支队一大队:规划停车位 方便市民出行

•共青城市在九江率先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改革

•朱大明:把真情献给扶贫事业 五一”小长假 近郊采摘受欢迎

今日简讯:

•湖口县一季度签约项目14个 总投资82.4亿元

•九江市八个重大项目能评报告获得批复

•一季度共青城基金小镇完成纳税3.8亿元

•柴桑区做好“五一”期间森林防火工作

详细内容:

◆德安:四个聚焦打好脱贫攻坚战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德安县始终聚焦问题整改促提升、聚焦“两不愁”助发展、聚焦“三保障”补短板、聚焦夯实基础提质量,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记者 扈影】:我现在是在德安县聂桥镇永丰村的永丰茶场,我身后这一片茶厂占地面积大概有300亩。目前,茶农们正在进行采摘的是望庐茶也就是咱们平时经常喝的庐山云雾茶,那么茶厂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都会优先选择附近的贫困户(到厂务工),来提升大家的生活条件。

【德安县聂桥镇永丰村村民 邹金枝】:有空的时候,我就到这茶场里,带我们小孩都在这来采一点茶,一天大概搞七八十块钱。

【德安县商务局驻聂桥镇永丰村第一书记 郭恒林】:在那个采茶期,有将近40%的贫困户可以在这里采茶,每户可以增加到将近2000块钱的收入。

发展产业既是带动群众就业、促进群众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更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最可靠最有力的支撑。德安县聂桥镇永丰村通过茶产业助农增收;在聂桥镇梓坊村,当地则大力发展葡萄产业,通过村委会领办,党员、群众和贫困户共同参与的模式,提高贫困户收入。

【德安县聂桥镇驻梓坊村第一书记 蔡龙龙】:他们以前是在自己家种葡萄,年收入人均1万元左右。参加了我们的葡萄合作社,平均年收入超过了12000元。

为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让更多的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德安县还在各贫困村开办扶贫车间。目前,扶贫车间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记者 扈影】:我现在是在德安县吴山镇蔡河村的医用辅料加工扶贫车间。那么原先这个扶贫车间是进行中草药加工的。受今年疫情的影响,该车间立马投入到了医用敷料加工的队伍,那么吸纳了众多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近就业。

【德安县吴山镇蔡河村村民 刘华荣】:这个疫情情况,又不能出去找事做,政府领导把我安排这里来(做事),(大概三月份的话有多少收入),2600左右。

【德安县吴山镇副镇长 宋晓喆】:通过我们这个一个月的加工,大概每个人可以达到3000元钱左右的工资收入。

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德安县坚持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扶贫,并成立了脱贫攻坚“十大扶贫工程”领导小组,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行因户施策、精准施策。同时,严格按照攻坚力度、帮扶力量、投入保障、政策举措“四个不减”,全面落实脱贫成果回查监测、脱贫人口增收发展、防止致贫返贫保险保障、扶贫项目运维管护、志智双扶激励约束“五大机制”,确保脱贫攻坚成色足、可持续。

【德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甘姝】:我们全县省“十三五”的贫困村有4个,已经全部出列了,全县贫困人口是3322户9152人。目前,已经有3104户,8754人全部脱贫了,贫困发生率目前已经降到了0.23%。今年大概还有218户358人,我们打算6月中旬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首片T梁完成浇筑

近日,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首片T梁完成浇筑,为项目后续施工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效保障。

【记者 汤雅芬】:这里是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制梁场,在身后可以看到,工人们正在将混凝土倒入到这个T梁模板当中,三天后T梁将会完全成形,经过质量认真之后,这个T梁将会被运用到城西港区特大桥的上部结构当中。

T型梁是指横截面形式为T型的梁,既可以节约混凝土,又可以减轻构件的自重,并提高跨越能力,在桥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去年11月份开始,项目部就着手T梁制造的准备工作,但受雨期、疫情等因素的影响,项目进展缓慢。

【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 赵飞】:疫情的影响,模板那个厂家无法到现场来指导我们这个拼装,还有它这个里面预埋件还比较多,好多小的构架、开孔位置可能都要受影响。

首片T梁预制的顺利浇筑也预示着制梁场的认证工作正式启动,项目部将准备12片T梁进行国家级认证,预计6月下旬可完成这项工作。

【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 赵飞】:这个国家级的认证完成之后,我们就可以大批量的生产T梁,我们计划在年内将这个T梁预制和架设同步完成,保证明年铁路专用线的顺利通车。

◆长江大保护项目彭泽污水厂提标工程投入运行

由三峡集团投资建设的彭泽县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日前顺利通过竣工环保验收,正式投入运行。这也是长江大保护江西区域首个运行的污水处理项目。

彭泽县污水处理厂承担着彭泽城区生活污水处理任务,原日污水处理规模1.5万吨,出水水质为一级B标准。在这次提标过程中,项目部克服施工点分散、工期紧以及疫情影响,发挥技术优势,科学合理组织施工,确保了污水处理厂按时投入运行。

【长江环保集团彭泽污水处理厂负责人 李响兵】:我们采用了新的工艺,增加了高效沉淀池和精密过滤器,从而使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从原来的一级B提升到现在的一级A,为长江水生态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提标工程的完工,彭泽县随即启动了污水处理厂扩建工作,积极应城镇化进程。

【彭泽县住建局副局长 周烨】:在原有1.5万吨日处理能力的基础上,再次扩建0.75万吨的日处理能力,满足了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的要求,改善了城区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据了解,彭泽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工程是长江最美岸线(彭泽段)示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示范项目总投资约14.50亿元,它的建设,对整个长江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市交管支队一大队:规划停车位 方便市民出行

在开展交通陋习综合整治攻坚战行动中,市交管支队一大队通过给两轮非机动车、三轮车等车辆规划停车位的方式,让辖区内交通明显改善,居民出行更加方便。

在湓浦路龙开河农贸市场路段记者看到,虽然马路不宽、只允许机动车自东向西单向行驶,但所有两轮非机动车、摩托车还有三轮车都在规定的白色停车区域内有序停放,一切井然有序,丝毫不显拥堵。而在交通路建设银行门口,摩托车、电瓶车也是按照规定停在白色停车区域内,道路较以前通畅了许多。

【市交管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 李俊】:在我们中心城区包括浔阳路,环城路,还有学校的一些门口,都施划了两轮电动车、摩托车停车位,还有汽车的熊猫停车位。

李俊告诉记者,浔阳区是老城区,商业中心、医疗教育机构集中,因此车多人多,而两轮车等车辆的乱停乱放严重影响道路通行、市容市貌,还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为强力推进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规范辖区内的两轮非机动车、摩托车及三轮车的乱停乱放行为,还路于民,市交管支队一大队在辖区内的环城北路、甘棠南路、湓浦路、大中路及农贸市场、学校等40余处区域新增划定两轮停车位、熊猫停车位,方便市民出行。

同时,一大队还在辖区内的各大路口增加了多名志愿者对行人、摩托车闯红灯以及行人不走斑马线等交通陋习行为进行制止,引导市民文明出行。

◆共青城市在九江率先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改革

2019年,共青城在全市率先启动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试点工作,通过跨校竞聘、选派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等方式,进一步优化师资均衡配置,提升人事管理效能,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

在共青城市东湖小学,值班老师胡单燕正在用手机批改学生的作业。在来到东湖小学之前,胡单燕一直在共青城市金湖乡小学任教。去年暑假,通过跨校竞聘,她成为东湖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

【共青城市东湖小学教师 胡单燕】:“如果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我们老师也就形成了一个共享教师,那么共享教师就打破了各个学校之间的壁垒,实现了教师的流动,//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那么对于我来说,有了更大的学习平台。”

跨校竞聘是共青城市推行县管校聘走的第一步棋,2019年,共青城市积极引导教师从超编、超岗学校向空编、空岗学校流动,均衡配置各学校学科教师。通过竞聘,当地39名富余学科教师流动到学科不合理、数量偏少的岗位上。同时,选派了8名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进行支教。

市教育局表示,下一步,将认真总结共青城的改革试点经验,继续在统筹教师管理、完善教师队伍、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推进改革,进而在全市全面推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工作。

◆(致敬劳动者)朱大明:把真情献给扶贫事业

驻村扶贫干部不仅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员”、产业发展的“指导员”,更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的《致敬劳动者》系列报道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位年近花甲的驻村扶贫干部朱大明。

【直播现场】:大家好,我是驻址坊村第一书记,今天给大家带来我们产业基地生产的山楂干,金银花,豆条。

朱大明是柴桑区工信局派驻新合镇址坊村的第一书记,驻村已经有三个年头了。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址坊村农副产品很难销售出去,为了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朱大明开通了网上直播,并化身“网红”在线上带货。

农村土话说,“人不懒,地就不会穷。”对于农户而言,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土地。虽然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纯粹的粮食种植回报率很低,但是通过套种树苗、果树以及其他经济作物,土地收益还是很可观的。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朱大明便把扶贫工作重心放在了发展扶贫产业上。

【柴桑区工信局驻新合镇址坊村第一书记 朱大明】:我们现在来到的这个地方就是我们址坊的产业基地,中草药种植合作社,主要是带动当地贫困户就业、务工,覆盖率是百分之百,等到五月份金银花全部开遍的时候,欢迎大家来赏花旅游。

【朱大明配音】:这是我们新合镇豆条厂,别看我们豆条厂规模不大,但是在我们九江周边地区老百姓的餐桌上都是常见的,这个厂生产的豆条在央视《远方的家》栏目也亮过相,作为第一书记,今年我们准备把这个豆条厂做大做强,扩大生产,做出影响。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朱大明一直记着习总书记说过的这句话。今年,朱大明虽然年近花甲,但作为扶贫一线的一名老兵,能够帮扶困难群众脱贫,他倍感自豪,并表示将继续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为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一”小长假 近郊采摘受欢迎

五一小长假,瓜果飘香,不少市民走进乡村田野,体验采摘乐趣。

“殷红莫问何因染,桑果铺成满地诗。” 在庐山市玉京村和濂溪区姑塘镇广桥村的桑葚园里,一簇簇桑葚挂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吸引不少市民前来采摘;大家手提小篮,在桑树下来回穿梭,边摘边吃,不亦乐乎。

【游客 吴女士】:这里果子又大又甜又黑,感觉这蛮好吃的,而且这个天气也适合摘桑葚。

据了解,桑葚成熟期一般在4月底到5月底,采摘期为一个月,五一前后正是最佳采摘期。

修水县山口镇石口源村覆盆子基地迎来了丰收采摘期,100多亩的覆盆子树挂满了橙红的果子,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

【游客】:体验很开心,这个覆盆子很红也很甜,这段时间在家里呆了很久,今天出来走走散散心踏踏青。

【游客】:觉得这里真的挺好玩的,空气也非常清新特别有意思。

修水山口镇石口源村覆盆子基地约有150亩,5月1日正式开园,游客购买门票进园不仅可以体验采摘乐趣,还可以享受免费午餐并获赠送一盒覆盆子。

◆湖口县一季度签约项目14个 总投资82.4亿元

今年一季度,湖口县共签约项目14个,总投资82.4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3个。这些项目不仅符合沿江产业布局要求,而且成长性好,有利于当地产业延链、壮链、补链。

◆九江市八个重大项目能评报告获得批复

日前,省发改委批复了我市的九江石化89万吨/年芳烃及系统配套等8个项目能评报告,项目总投资共计162.8亿元,共解决用能指标277.5万吨标准煤,为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季度共青城基金小镇完成纳税3.8亿元

共青城私募基金持续、快速壮大。截至3月,基金小镇注册企业已达4793家,认缴规模达到3288.49亿元,入驻基金对外投资项目3643个,其中投入九江的项目145个,资金规模31.91亿。1-3月,基金小镇完成税收3.8亿元,同比增长42.85%。

◆柴桑区做好“五一”期间森林防火工作

为做好“五一”期间森林防火工作,柴桑区采取流动巡查与定点守卡相结合,把人员落实到林区、落实到路口、落实到山头,切实加强火源管控和火灾隐患排查;同时积极开展灭火救援拉动演练,不断提升森林消防队伍综合应急应战能力。

审核:付必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