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4-11%新生兒舌繫帶都過短。寶寶到底有沒有必要挨一刀?

可可剛生下來就被檢測出來舌繫帶和唇繫帶過短的問題,導致他沒有辦法自然地獲取母乳,而必須要依靠乳盾的幫助。

在他兩個月的時候,我們決定給他做了激光的舌繫帶和唇繫帶手術。

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2017年的文獻顯示,全球的新生兒裡有4-11%都有舌繫帶短的問題,而且影響男孩多餘女孩。

歡迎大家跟著我們一起,聊聊從做手術到痊癒,再到成功哺乳17個月的經歷,看看遇到了舌繫帶問題該怎麼辦。

全球4-11%新生兒舌繫帶都過短。寶寶到底有沒有必要挨一刀?

美國梅奧診所:虛線處就是手術切割的地方

舌繫帶短,問題嚴重嗎?

舌繫帶短最直接的影響是舌頭的活動範圍小,但它有很多衍生影響。

比如口腔閉合不嚴,容易脹氣;影響銜乳姿勢,媽媽會特別疼;抬舌困難,影響說話發音;影響吃輔食和長牙;不利於保持牙齒清潔等問題。

舉一個最直觀的例子,一條絲帶栓在地面上可以四面八方隨風飄動。如果你把它大部分跟地面貼合在一起,只留下一小截,那麼它能活動的範圍也就只有以剩下的一小截為半徑的圓形了。

有的孩子伸出舌頭的時候呈w形狀,就是過短的表現之一。

全球4-11%新生兒舌繫帶都過短。寶寶到底有沒有必要挨一刀?

舌尖兒被繫帶給拴住了,伸不出來

舌繫帶短,就會導致舌頭像絲帶貼住地面那種貼住口腔下部。可可就是3級的短(4級最高),又碰上我剛開始比較凹陷,我們的母乳之路簡直崎嶇。

這種情況下,牙醫建立用手術處理。大家也可以整體評估一下,如果不手術會有哪些風險?家裡有沒有類似的遺傳情況?家人成人後自行恢復的怎麼樣?以便更好地和醫生溝通。

重要的恢復期

因為口腔傷口的特殊溼潤環境,和舌頭自然放鬆狀態下的平鋪形態,剪開的舌頭如果不注意方法非常容易再次粘合在一起。可可的舌繫帶處理比較得當,但是唇繫帶就完全白捱了一刀。

加拿大的口腔醫生給我教的辦法是每三個小時洗乾淨手,把食指伸到他的舌頭下面,來回揉搓整整十幾二十秒。不分晝夜,每天八次,連續一個月。直到創面發白長好,不會再產生黏連。

儘管每次娃都嚎啕大哭,我也只能用身體儘量穩住他的四肢,和他臉對臉距離近到可以聞到他的呼吸。本來奶香奶香的小寶寶,此刻大口喘著血氣。實在是非常痛心,但是沒辦法,為了他可以自如地吃奶我也只能忍住。

所以如果要選擇做手術,就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堅持幫孩子按摩,避免白白受罪或二次開刀。

幫助寶寶重新哺乳

想象一下那些在武俠小說中失去了身體機能的高手,在恢復了之後往往不會馬上上天入地,而是慢慢地練習、熱身,找到活動能力和對身體的控制。

剛做完手術的寶寶也是這樣。

新的舌頭對ta來說是陌生的,甚至是很奇怪的。加上術後的痛苦,讓孩子很難馬上投入到使用新舌頭的角色中。

這個時候可以先用舊的哺乳方式,比如通過乳盾哺乳,或者用奶瓶。在孩子吃上以後可以嘗試過度到直接母乳。

全球4-11%新生兒舌繫帶都過短。寶寶到底有沒有必要挨一刀?

剛開始孩子被打斷了肯定是拒絕的,可以逐漸的增加次數、拉長時間。比如剛開始一天嘗試1-2次,可能ta特別著急,完全不想嘗試新方法,只會哭著要奶喝。

慢慢地可以提高到每天嘗試3-5次,等待時間延遲到半分鐘左右,給ta一些時間去鍛鍊,實在不行再用舊方法。

家長們需要注意,這個“技能習得”的過程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有的孩子很快就能適應,有的則需要好幾個月。

可可算是比較標準的孩子,即便我的條件不是最好的,他在做完手術兩三週後就可以自如得吃母乳了。


希望以上對你有幫助!更多問題歡迎跟我互動交流~


全球4-11%新生兒舌繫帶都過短。寶寶到底有沒有必要挨一刀?

參考文獻: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8284020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tongue-tie/symptoms-causes/syc-2037845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