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軍用車輛的迷彩

關於軍用車輛的迷彩

興起一戰時,隨著觀測氣球和飛機投入實戰,軍用車輛的偽裝也隨之變化。由平面偽裝變為立體偽裝,特別是不具備戰場空中優勢的一方,為防止敵軍的空中偵察,軍用車輛除車身側面需要偽裝外,頂部也開始進行偽裝。這種偽裝方式一直沿用到二戰。

為了讓偽裝工作變得更加方便,偽裝網成為了作戰部隊的標準裝備。偽裝技術除用於隱藏外,二戰時還被用作欺騙敵軍的手段之一。二戰期間,盟軍還成立了專門的偽裝戰部隊,例如603偽裝工程營,專門利用充氣式坦克,在戰場上佈置從不存在的裝甲部隊,來欺騙德軍的空中偵察。

除了大規模使用偽裝以實施欺騙戰外,軍還在一-些偽裝技術細節上取得長足進步。例如著名的"螢火蟲"坦克(換裝英制17磅反坦克炮的M4"謝爾曼"坦克),由於其是當時唯一-有可能擊穿德軍"虎"式和"豹"式坦克裝甲的盟軍坦克,因此被德軍列為交戰時的重點目標。為了迷惑德軍的遠距離觀測,使長身管的17磅主炮不易被發現,盟軍在炮管的下半部深上了深淺兩色的波浪色塊,或者在炮身中段再加上一段套管.以此增強偽裝效果。

關於軍用車輛的迷彩

標準化

二戰結束後,各國的軍用車輛恢復列單一的墨綠色迷彩,只有在進入作戰區城時,才會根據當地情況,採用簡易迷彩塗裝。以美軍為例,由於美軍通常能在戰區保持空中優勢,特別是在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期間,所有美軍的軍用車輛都以墨綠色為主要塗裝,並未採用其他迷彩塗裝。

關於軍用車輛的迷彩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75年,美陸軍才開始採用四色迷彩作為標準迷彩,在1975年和1976年都推出了專門的《軍用、工程和運輸車輛偽裝迷彩作業手冊》,將陸軍使用的車輛進行了較為完整的規劃,有16種基本色,配合任務地區環境,搭配4種不同顏色和圖案。上世紀80年代後期,這套迷彩被另一套三色迷彩所取代。

關於軍用車輛的迷彩

從1985年起,美軍開始在軍用車輛上使用抗化學劑塗料。該塗料對化學物質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同時還有良好的防水和抗酸性液體能力,另外還能降低車體本身的紅外特徵。通過同類型車輛對比,塗有該種塗料的裝甲車,更不容易被敵方紅外傳感器探測。

沙漠迷彩

目前,使用頻率較高的車輛迷彩中除了為配合歐洲作戰環境的三色林地迷彩外,當屬沙漠迷彩了。一片黃沙的背景看似很容易偽裝,但除車身的"沙漠黃"迷彩外同色的偽裝網也是必不可少的。除常見的"沙漠黃"外,英國特別空勤團還曾使用過粉紅色作為車輛偽裝色。美軍的四色迷彩和北約的三色迷彩都有沙漠迷彩的版本,但在1991年的"沙漠風暴"行動中、運抵戰區的美軍車輛除部分塗有三色沙漠迷彩外,大部分車輛都需要重新塗裝。除了塗料存貨不足和時間緊張外,美軍通過觀察沙特皇家陸軍坦克的塗裝,發現在當地的沙漠環境下,單一"沙漠黃"的偽裝效果要強於原先的"三色迷彩色塊",後來便將"沙漠黃"一直沿用至今。

關於軍用車輛的迷彩

關於軍用車輛的迷彩

其實,不論使用哪種沙漠迷彩,車輛只要在沙漠中行駛一段時間, 都會被沙塵覆蓋,上.如何掩藏車身的外形輪廓,反而成為了沙漠偽裝的一大挑戰。

城市迷彩與數碼迷彩

大部分車輛迷彩都是以野戰使用為主,有一種新型迷彩是專為城市戰環境設計的,年來深受各國陸軍的重視。

關於軍用車輛的迷彩

研究發現,當時英軍的綠、黑迷彩,城市環境中並不具備偽裝效果,城市中的建築物輪廓和顏色很難與坦克的綠、黑迷彩相融合。經過深入研究後,從皇家海軍在一戰時使用的"眩暈"偽裝迷彩中找到了靈感。戰艦採用"眩暈"迷彩的目的。不僅能隱藏艦艇的實際位置。還能產生視覺誤導效果,利用艦身上的斑馬狀平行色塊,可以扭曲艦艇的外形輪廓。即使艦艇被敵艦觀測員發現,敵方也很難判斷艦艇的實際航向、航速甚至距離。一戰時,測距雷達還未問世,當時只能使用光學瞄準儀或光學測距裝置為火炮提供射擊參數。使用這些裝置進行觀測。很像用傳統照相機的光圈進行對焦,如果被照的物體一直在運動中,是很難準確對焦的。與之相似,雙方戰艦都在運動時,本方觀測員眼中的敵艦如果忽遠忽近,造成誤判的話,戰艦主炮是很難命中敵艦的。通過多次試驗,發現除黑、白色外,還可以加入城市中常見的灰色和褐色,利用大小不同的方形色塊,甚至可以在一定距離外,讓英軍的"酋長"坦克"消失在街道背景中。


關於軍用車輛的迷彩

近年來,流行的數碼迷彩軍服和塗裝所採用的迷彩技術,實際早在1978年駐歐美軍第2裝甲騎兵團的軍用車輛上就曾使用過,當時稱為"雙紋理迷彩"但此後被北約的三色迷彩(黑褐綠)取代了。數碼迷彩的設計理論認為,大塊的色塊迷彩使用不同顏色的色塊相互接觸時,其接觸面形成的線條過於銳利,反而容易被敵方辨認出來。數碼迷彩用連續的不同顏色的小色塊,反而不容易被辨認出來。根捉《雙紋理迷彩"的發明人一奧 尼爾少橋的試驗證明,使用"雙紋理迷彩"的車輛與使用北約三色迷彩的車輛相比,可減少50%的被發現概率。從1990年開始,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採用數碼迷彩軍服車輛數碼迷彩也陸續被各國所採用。

新型迷彩

隨著高性能紅外傳感器的普及化。單靠迷彩塗裝,軍用車輛已無法達到偽裝的目的。2011年9月,英國BAE系統公司公佈了其瑞典分公司研發的一種名為Adaptiv的新型反應式紅外隱身系統。該系統可以讓一-輛坦克的紅外信號,在紅外傳感器看來變為只有一輛豐田皮卡大小,甚至還能與背景中的樹叢融為一體。該系統由許多塊六角"變溫瓷磚"(簡稱"瓷磚")組成,每個六角"瓷磚"都有獨立的半導體,既可以製冷,也可以制然。通過電腦設定,系統可以分別調節不同產生"瓷磚"的溫度,有的產生熱源,有的廣低溫,通過資料庫中的數據,模擬備種少同車輛或自然物體的紅外特徵。比外,該系統還具有"複製"功能可複製車輛四達到周的紅外影像,並投射到車體上,隱身"的目的。該系統還具有自主診斷中能,發生故障的"瓷磚"還具有防禦敵書輕武器的防彈能力。而且其對電力需我不高,不會對坦克級別的裝甲車輛構,成太多負擔,特別是在靜止狀態時。除紅外隱身外,車輛還可利用"瓷磚"產生電磁波的特性能力,產生識別用的電子信號。減少戰時的友軍誤傷。Adaptiv還可成用到飛機、戰艦或建築物.上。以色列Eltics公司發展的"黑 狐"紅外隱身系統,與Adaptiv頗為類似,但工作原理有所不同。該系統是利用朝向車後的熱成像儀,收集周圍紅外信號的數據,然後將相關數據經過電腦,複製在位於車身兩側和前後方的低溫電熱板上。這樣在敵軍的熱成像儀中只會出現與車輛周圍環境相同的紅外影像,可以使車輛完全"隱形"。該公司已利用一輛改裝的"路虎"吉普車進行了試驗,結果十分成功。Eltics公司還與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IMI)合作,將"黑狐"隱身技術同IMI的反應裝甲模塊相結合,研製出了名為"隱身反應裝甲防護系統"的新型隱身系統,可以廣泛應用在各種裝甲車上。通過控制電熱板上的熱量分佈,"黑狐"還能將假的紅外特徵信號顯示在面板上,欺騙敵軍的紅外傳感器。目前,該系統可使用的最大電熱板面積為80平方米,可以裝在大型車輛上,可覆蓋的紅外波長範圍包括3至5微米或8至12微米波長的熱成像傳感器。"黑狐"的另一種功能類似BAE的Adaptiv隱身系統,可改變車輛自身的紅外特徵信號。該系統除用於偽裝外,還可用於紅外欺騙戰,比如在"悍馬" 上安裝"黑狐"系統,將自身紅外特徵偽裝為坦克,在夜晚機動,吸引敵軍生意力,而真正的坦克部隊可趁機轉移全其他區域。目前,Eltics 公司的發展目標是要將"黑狐"的電熱板改進為透明式,這樣就可以安裝在車輛的風擋玻璃上,,實現"全車隱身"。

美國ArmorWorks公司於2011年推出了一種名為TactiCam的3D戰術偽裝套件,可以安裝在各種現役裝甲車上,該套件可以同時降低被紅外傳感器、雷達或光學器材探測到的幾率。這種套件的偽裝面板可呈現不規則的塊狀立體圖形,這些圖形具有不同的高度,徹底改變了傳統裝甲板的平面外形。上文在介紹"眩暈"迷彩時曾提到,光學觀測系統如果不能正確對焦,就無法完成測距。因此面對使用這種3D偽裝套件的車輛,敵軍很難在第-時間發現它。偽裝面板由樹脂材料製成,不僅重量輕,而且很容易固定在裝甲車輛的外側,其表面也可噴塗反紅外或雷達吸波塗料,進-步降低被敵方探測到的概率。

BAE系統公司正在開發一種名為"電子墨水顯影"的主動迷彩偽裝系統,可以將車輛周圍的環境圖像,顯示到裝甲車的車身.上。這套系統利用安裝在車身.上的電子顯示器,掃描車輛的周圍環境,然後利用"電子墨水"將車體顏色和輪廓轉變為與周圍環境完全一致,隨著車輛移動,車身的外部顏色也會像變色龍一樣,根據周圍環境發生變化。BAE計劃在4年內完成這種迷彩系統的原型。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紅色警戒2》遊戲中設想的"幻影坦克"就會成為現實,前一秒還是一棵樹,下一秒就突然變成一輛坦克, 殺敵人個措及。


關於軍用車輛的迷彩

國之重器-東風快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