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識珍 | 銅鼓的多重“角色”

最早出現“銅鼓”這個詞的文獻是《後漢書·馬援傳》:“(馬援)好騎,善別名馬,於交趾得駱越銅鼓,乃鑄為馬式,還,上之。”[1]看來,在漢代,銅鼓給人的印象就是“銅做的鼓”。銅鼓真的只是大家眼中“用來敲打的樂器”嗎?如果不只是鼓,那它還扮演過什麼“角色”?

博物識珍 | 銅鼓的多重“角色”

第一個角色:炊器

20世紀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雲南省萬家壩墓葬群發現一批春秋時期的銅鼓,它們常常與銅釜伴出。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銅鼓和銅釜的區別,從形制上看,銅釜是由圓底腹部和敞口沿兩部分組成,一般口沿附耳,腹部比較深,口沿部分則比較窄;而銅鼓則明顯分為三部分,即鼓面鼓胸(對應銅釜的底和“腹部”)、鼓腰和鼓足,銅鼓的耳則移至中部“胸腰”分界處。有的銅鼓鼓面上有煙燻的痕跡,把早期銅鼓開口一面朝上放置,儼然就是一口“鍋”,而且有的紋飾就裝飾在銅鼓內壁上,明顯是封閉的一面朝下,開放的一面朝上放置以便能讓人欣賞到花紋。因此,大部分專家認為,銅鼓起源於銅釜,也就是說,銅鼓是由炊器銅釜演變而來,這也是銅鼓誕生之初的“角色”。

博物識珍 | 銅鼓的多重“角色”

銅鼓內壁花紋

(梁燕理攝於雲南省博物館)

博物識珍 | 銅鼓的多重“角色”

釜鼓演變圖

(採自廣西民族博物館銅鼓展廳)

第二個角色:樂器

從炊器演變成樂器,銅鼓完成了歷史上一個華麗的轉身,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銅鼓的樂器“角色”一直伴隨。兩千多年前的花山岩畫中就有銅鼓與羊角鈕鐘的形象,銅鼓在當時有可能與羊角鈕鍾配合演奏;雲南省出土的貯貝器蓋上有銅鼓與淳于配合使用的雕塑;在廣州博物館館藏的一面銅鼓上有四面銅鼓組成“編鼓”並由一人演奏的立體裝飾。歷朝歷代的史書、詩歌更不乏“銅鼓”伴以為樂的記錄。

博物識珍 | 銅鼓的多重“角色”

花山岩畫上羊角鈕鍾和銅鼓(朱秋平攝)

如三國時期萬震的《南州異物志》記載:“交、廣之界,民曰烏滸。……出得人,歸家合聚鄰里,懸死人當中,四面向坐,擊銅鼓,歌舞飲酒,稍就割食之。”[2]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有詩曰:“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一擊文身踴”,再現了驃國使臣進貢時銅鼓演奏的盛大場面和獨特風情。

博物識珍 | 銅鼓的多重“角色”

貯貝器上銅鼓與淳于配合使用的雕塑

(採自蔣廷瑜:《古代銅鼓通論》)

直到今天,我國南方的壯、瑤、苗、彝、水、布依等少數民族仍以銅鼓為樂,或擊之為節奏,或輔以木腔皮鼓、鑼、號角或蘆笙等其他樂器,可以說銅鼓的樂器“角色”是最廣泛和持久的。

博物識珍 | 銅鼓的多重“角色”

銅鼓上演奏“編鼓”的立體裝飾

(採自蔣廷瑜:《古代銅鼓通論》)

第三個角色:葬器

除了作為樂器,銅鼓還曾作為葬器、陪葬品,用於喪葬。雲南省楚雄萬家壩23號墓就出土四面陪葬銅鼓,分別墊於木棺下四個角。廣西貴縣羅泊灣漢墓也陪葬著精美的石寨山型銅鼓。

博物識珍 | 銅鼓的多重“角色”

楚雄萬家壩23號墓場景複製

(梁燕理攝於雲南省博物館)

廣西西林普陀屯漢墓更是出土了四面大小不一、相互套合的石寨山型銅鼓,大鼓在外,小鼓在內形成“銅鼓墓”,銅鼓盛殮骸骨,周圍散佈著無數細如粟粒的松綠石珠和殘絹片,推測原是“珠襦”裹骨,有可能是句町族首領。[3]

博物識珍 | 銅鼓的多重“角色”

廣西西林“銅鼓墓”示意圖

(採自《中國古代銅鼓研究通訊》第11期)

在越南、泰國和柬埔寨也發現多個“銅鼓墓”,只是東南亞的“銅鼓墓”大多是單個銅鼓盛殮屍骨。這種以銅鼓直接盛殮屍骨的葬式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漢代以後幾乎不見這種葬式了。

博物識珍 | 銅鼓的多重“角色”

越南東山遺址明器鼓

(採自《在越南的東山鼓》)

此外,在越南東山遺址出土了很多明器鼓,即仿造銅鼓的造型紋飾製作的用於陪葬的小銅鼓,大多隻有幾釐米大小。近現代以來,大多數使用銅鼓的民族都不用銅鼓盛殮屍骨或直接陪葬了,但東南亞仍有部分民族用銅鼓陪葬,如泰老邊界的卡拉梅族,若銅鼓主人沒有後嗣,則死後銅鼓隨葬主人,若有後嗣則從銅鼓上敲一小片下來進行陪葬。[4]

第四個角色:祭祀禮器和戰鼓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歷史上,銅鼓作為祭祀禮器與傳訊工具參與了眾多軍國大事。古老的花山岩畫上描繪了古人或高舉銅鼓以祭祀的宏大場面。唐代溫庭筠作《河瀆神·銅鼓賽神來》:“銅鼓賽神來,滿庭幡蓋徘徊。”滿庭的幡蓋與震天的鼓聲交相輝映,一展銅鼓作為祭祀禮器用於競渡賽神的風采。在古代南方的戰爭中,銅鼓是傳訊的工具,《隋書·地理志》載:“俗好相殺,多構讎怨,欲相攻則鳴此鼓,到者如雲。”[5]陸游的《老學庵筆記》載:“銅鼓南蠻至今用之於戰陣、祭享”。我們還能從宋代陶弼的《安城即事》中一窺銅鼓作為戰鼓的颯爽英姿:“金鼓聲闌戰戟收,使君回上雅歌樓。樽前一闕清商曲,銷盡窮邊萬里愁。”擊鼓而收戟,又或一鼓而作氣。

博物識珍 | 銅鼓的多重“角色”

花山岩畫上的銅鼓祭祀

(採自《百里巖畫駱越神工》)

第五個角色:國之重器

既然參與了軍國大事,銅鼓自然也就是國之重器,王權的象徵。《隋書·地理志》載:“有鼓者號為都老,群情推服。”[6]《明史·劉顯傳》載:“得鼓二三,便可僭號稱王。”[7]與同樣由炊器演變的“鼎”一樣,銅鼓在古代中國南方是一個國家存亡的標誌,鼓失,則蠻運終矣。廣西民族博物館館藏101號西漢時期雲雷紋大銅鼓因體型碩大被譽為“銅鼓王”,這也體現了古代南方民族首領對於王權的追求達到了巔峰。

博物識珍 | 銅鼓的多重“角色”

廣西民族博物館館藏101號銅鼓

其他角色:財富象徵與神器

銅鼓也是貴重財產,過去可直接用於商品交換,現今緬甸、柬埔寨等銅鼓使用民族依舊用銅鼓來交換牛。銅鼓甚至是比金錢還貴重的寶物,《晉書·食貨志》載:“廣州夷人寶貴銅鼓,而州境素不出銅,聞官私賈人皆於此下,貪比輪錢斤兩差重,以入廣州,貨與夷人,鑄敗作鼓。其重為禁制,得者科罪。”[8]把大銅錢熔化以鑄銅鼓,可見銅鼓比錢還寶貴。銅鼓還是“聚寶盆”,雲南省出土的戰國至漢代的青銅貯貝器中就有部分是銅鼓形狀,有的甚至是銅鼓直接改裝而成,以藏寶聚寶,國之重器也是財富的象徵。

博物識珍 | 銅鼓的多重“角色”博物識珍 | 銅鼓的多重“角色”

銅鼓形貯貝器

(梁燕理攝於雲南省博物館)

銅鼓還是能降妖伏魔、治病救人的神器。廣西西林縣馬蚌平寨壯族傳說,原來他們有兩面銅鼓,有一年山洪暴發,農田被淹,有一面銅鼓自己跑到河裡去同海龍搏鬥,打敗海龍,使洪水退去,從此這面銅鼓就沒有回來了,只剩下一面銅鼓,故有些地方就用繩子拴住鼓耳,以防銅鼓自己跑了。老撾的克木族若家裡有人生病就宰殺一隻雞,用雞毛和雞血擦拭銅鼓,並用棉線拴在鼓耳和鼓面青蛙立飾上,主人先敲打一個小時左右,把村裡人聚集起來做儀式以驅邪治病。[9]銅鼓承載著人們對於消災祛病、平安順遂的美好願望。

博物識珍 | 銅鼓的多重“角色”

老撾克木人敲鼓祛病

(採自李富強:《中國-東南亞銅鼓老撾卷》)

炊器、樂器、葬器、禮器、重器、神器,銅鼓是鼓非鼓,從古至今“一鼓分飾多角”,廣泛而深刻地融入我國南方和東南亞地區民族歷史文化的血脈中。它的“角色”豐富而厚重,它的“故事”動人且精彩,它展示了先人的智慧,文化的多樣,文明的燦爛,並將我們緊密相連,激勵著我們一鼓作氣,勇往直前。

參考文獻

[1] [2]轉引自蔣廷瑜.廣西銅鼓文獻彙編及銅鼓聞見記[M].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3]蔣廷瑜.西林銅鼓墓與漢代句町國[J].考古,1982(2).

[4](泰)清·尤地.銅鼓[J].考古期刊,1969(4).

[5][6](唐)魏徵.隋書·地理志[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97.

[7](清)張廷玉.明史·卷二百十二列傳第一百[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4.

[8]陳連慶.晉書·食貨志校注、魏書·食貨志校注[M].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

[9]李富強.中國-東南亞銅鼓老撾卷[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16.

信息來源:廣西民族博物館

13667745535(微信同號,非景區電話)

博物識珍 | 銅鼓的多重“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