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檢監察報:再狡猾的狐狸也鬥不過好獵手 徹底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

一封舉報信,讓塵封16年的“湖南新晃操場埋屍案”重見天日,也讓背後的“關係網”浮出水面;一支私人“保安隊”,在山西“柳林首富”陳鴻志的指使下橫行鄉里、巧取豪奪,十幾年後這個近80人的涉黑組織被一網打盡……近日,隨著政論專題片《掃黑除惡——為了國泰民安》的播出,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波瀾壯闊的全景展現在我們面前。網友紛紛點贊:黑惡勢力罪行觸目驚心,掃黑除惡、“打傘破網”大快人心。

從查處的一個個案例中不難發現,不少黑惡勢力的背後,往往有各種各樣的“保護傘”暗中庇護。一些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在金錢、人情和關係的裹挾下,與黑惡勢力沆瀣一氣,為黑惡勢力行便利、開後門,成了黑惡勢力的“幫兇”。遼寧丹東宋氏兄弟在連續兩任市委書記的“保護”下,涉黑組織的產業持續膨脹,總資產達80億元之巨;河南開封“地下賭王”王三慶被舉報不斷,卻始終未被調查,暗中是多名廳、處級幹部為其“撐腰”。正因為“保護傘”的存在,黑惡勢力才長期作惡一方難以根除,而且容易死灰復燃。

徹底打掉“保護傘”,就是徹底斷絕黑惡勢力的藏身之處、發展之機。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強調,要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堅決打擊黑惡勢力及“保護傘”,決不讓其再禍害百姓。打蛇打七寸。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必須堅持標本兼治,做到黑惡勢力和“保護傘”一起打。打掉黑惡勢力賴以生存的“保護傘”,斷掉黑惡勢力賴以維持的“關係網”,推動有黑必掃、除惡務盡。

從案件披露情況看,黑惡勢力的“保護傘”往往具有很強的隱蔽性。他們大多善於偽裝,根據平時表現較難察覺;大多身居幕後,不直接參與違法犯罪行為,甚至不直接接觸黑惡勢力;大多善於鑽法律的空子、制度的漏洞,以合法形式掩蓋違法行為,具有較強的反偵查能力,善於規避查處的“攝像頭”、銷燬有效的“證據鏈”。這些都給“打傘破網”增加了難度。

再狡猾的狐狸也鬥不過好獵手。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總結固化“打傘破網”中積累的寶貴經驗,深刻吸取教訓,準確把握涉黑涉惡和“保護傘”案件的特點規律,讓查處行動更有針對性有效性。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強分析研判,既抓住土地出讓、工程建設、金融等傳統重點領域,又盯住新的經濟業態、新的產業模式,重拳出擊、精準打擊;堅決打好“殲滅戰”,沿著重點線索順藤摸瓜,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不放走任何一個疑點,徹底清除黑惡勢力背後的“大傘”“小傘”和形形色色的“關係網”,做到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建立長效機制,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戰鬥力,紮實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徹底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陳大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