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與出路!先進工作者年過45歲職場沉浮,折射基層員工真實狀況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有人工作的地方就是職場,職場上擁有最多的人群就是基層員工。

說到“職場”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穿著得體、舉止斯文在高樓林立的辦公大廈裡打著電腦喝著咖啡,中午的時候一起八卦下明星緋聞、足球或NBA,晚上常常加班的白領們,其實這只是職場中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工廠、商場、醫院、礦山等包含一切辦公場所。

由於職場組織的寶塔型架構,註定佔絕大部分比例的職場中人都為基層員工,他們幾十年幹著一件工作,有的還未必有什麼工作含金量,靠著吃苦耐勞維持著一家老小的生計。年過45歲後他們中大多數都將無法勝任現有的工作,面臨著隨時被淘汰的境遇,在他們身上更多的體現出焦灼與無奈,職場中年焦慮症在他們這群人是最悲哀的。

困境與出路!先進工作者年過45歲職場沉浮,折射基層員工真實狀況

一個職場中普通基層員工年過45歲的遭遇:

肖衛剛就是在46歲的時候失去了礦場採礦組組長的工作,他除了帶領工人下礦採礦一輩子沒有做過其它工作,十年前的一次事故中他還曾拼命救出了他所在採礦小組的同事,榮獲過先進工作者的稱號,這是他一生中最榮耀的時刻,可他在46歲的時候依然因礦產裁員而被辭退。

一輩子沒有服過軟掉過淚肖衛剛哭了,整個人像灘泥一樣,長期礦區的工作落下一身病痛,初中畢業後再沒有進過一天學校,今後的日子還怎麼過?被社會的拋棄感讓他深深地無助與絕望。

最後鬧也鬧過吵也吵過,把先進工作者的榮譽證書當著領導的面撕個稀爛,還是解決不了他的失業問題。她的姐姐也就是我家的保姆把這件事告訴我的時候也是憤憤不已。

年過45歲的基層員工,命運好像對他們是如此的無情,一輩子的辛苦勞作說抹去就抹去,像是個隨時可以被拋棄的破抹布。難道這個年齡段的基層員工只能靠惶恐或麻木去走完他們職業生涯的最後一段路程嗎?

困境與出路!先進工作者年過45歲職場沉浮,折射基層員工真實狀況

就這個問題我查過很多國外年過45歲職場工作的報道,有不少還是官方公佈的數據:美國目前50%以上的財險代理人都是45歲以上的人士。儘管在硅谷高科技企業,年過45歲的老員工在裁員時常常躺槍,但金融、零售、醫療及醫療輔助和服務性行業45歲以上的員工卻是主力軍。

我們現在大批年過45歲的基層員工,他們的出路在哪裡?

一、轉行服務性行業:

在九幾年我第一次去香港和日本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他們那裡的士司機很多都是老年人,六七十歲了依然心情愉快精神抖擻地開著的士滿大街的跑,對待客人態度非常親和。

我個人建議:出租車行業、商場服務員、康復理療員、家政、醫院護工、家庭陪伴、養老院員工、街道居委會的調解人員、社會公益組織的工作人員等都可以聘請年過45歲的員工重新再就業。

原因:所需學歷、專業技能都不算高,但社會需求龐大。針對年過45歲的員工他們有著比年輕人更好的耐性與親和性,豐富的人生閱歷讓他們能換位思考地體諒僱主的需求,在體能上這些工作他們也能勝任。

二、轉行彈性工作制的行業:

年過45歲很多人困於家庭家務事的壓力,無法象年輕人那樣無所顧忌地全身心投入工作,彈性工作制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適宜的,這樣既能安排好家人們生活也能在職場工作時無所掛記。

我個人建議:保險經紀、膳食營養師、心靈理療師、計件制代加工、私人教師(鋼琴、繪畫、烹飪、烘焙、工藝等)、室內軟裝潢設計、衣櫥整理師、飾品包袋設計師等。

原因:對於有一技之長卻又被家務瑣碎牽絆的人,彈性制工作最適合他們調節家庭與工作的關係。以前豐富的工作經歷又能為他們攢下人脈資源,只要他們的專業水準足夠的高,不愁沒有客戶和訂單。

困境與出路!先進工作者年過45歲職場沉浮,折射基層員工真實狀況

三、轉行私營小業主,自己當老闆:

年過45歲的很多基層員工中不少都是技術能手,在各自工作中都有獨門秘訣。對於這樣的人來說充分利用自身技術特長自主創業,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如果真材實料地真本事能被人賞識的話,也可以引來創業投資基金,現在各基層政府再就業辦也有不少用來扶植再就業創業基金的低息貸款,只要項目可行性被認可後很容易申請到。

我個人建議:食品加工業、餐廳、個人私服定製、新奇特色日用品製造業、寵物產品及服務業、個人鞋業包袋定製、特色模具廠等

原因:本來就有專長的人不如扶植他們成立個人工作室,滿足社會多層面的需求,尤其是私人高端定製,雖然是小眾化,但小而美卻是買與賣都各取所需各盡所能。現在社會的市場越來越趨向於精細化的劃分。

四、轉行社會功能輔助性行業:

國家的公務員都是有一定編制的,但隨著現在流動人口每年鉅額的增加,就更需要大量的輔工去幫助維持正常的社會機制運轉和治安穩定。

我個人建議:小區/ 寫字樓的保安、保潔、環衛公司的工人、市場監管員、城管員、交通樞紐區的各類工作人員、物業管理員等

原因:社會需要就是這些崗位存在的必需性,年過45歲的人相對心思比較穩定,比較珍惜再就業的機會,會更盡責些,尤其以前從較規範的大企業裁撤下來的員工。

肖衛剛就是我在他姐姐處知道詳情後,安排在公司當保安工作,雖說和他下礦時的工資相差不少,但一份還過得去的工資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在他求告無門的時候送到他面前,他還是非常感恩的,因此在之後幾年的工作一直非常盡職,也加過幾次工資,學了不少保安工作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重新成為部門內非常倚重的員工。

五、轉行自媒體從業者:

自媒體這兩年迅速崛起,同時入行又無需門檻,這對有一定基礎一定愛好一定特長的45歲以上的員工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網紅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屬,只要你能有足夠的獨特性,隨時都有可能取得成功。

我個人建議:美食、生活小技巧、攝影、才藝、旅行、園藝都可以入手,只要是自己有與眾不同的特長都可以盡情嘗試。

原因:自媒體的公平在於一個公眾平臺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打破原來所有的條條框框的束縛,大家都有機會面對網絡後面億萬觀眾對話,誰的對話能抓住觀眾的心誰就能勝出。

困境與出路!先進工作者年過45歲職場沉浮,折射基層員工真實狀況

年過45歲的職場基層員工如何能做到這些轉變呢?

首先,轉變思路;

現在社會在急變,新思路、新觀點層出不窮,這就要求我們年過45歲的基層員工也要轉變觀念接受新思路,早接受轉變早實現45歲後的再就業。

其次,重新學習;

思路要轉變學習要跟上,這樣才能跟上時代改變的節奏。肖衛剛就是在保安崗位上重新拿起書本學習保安的專業知識,還去專門培訓保安的學校學習專業的技能,現在早已是保安部的主管了,直接向保安部經理彙報。

最後,結合自身所長;

年過45歲的基層員工在過去長期工作中積累了不少工作的經驗和才能,再就業的時候一定要尋找能充分發揮自身所長的工作,這樣才能在未來的工作中穩步持續地發展。

總之,在職場中年過45歲的基層員工與其在惶恐和焦慮中折磨自己,不如破釜沉舟為自己之後十幾年的職業生涯重新再學習,結合自己的特長,規劃下個十年的職業目標,重新燃起工作的激情與興趣,為自己這一生的職場生活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困境與出路!先進工作者年過45歲職場沉浮,折射基層員工真實狀況

作為一個在職場努力工作了20多年的職場老人,我非常願意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職場經驗與案例,幫助大家走出職場困惑。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各自的職場心得和疑惑,我也會將盡力解答大家的疑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