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這個既古老又“年輕”的疾病——消化性潰瘍病

來源:中國社區醫師雜誌


消化性潰瘍病是一種既古老又“年輕”的疾病。


揭秘這個既古老又“年輕”的疾病——消化性潰瘍病


考古學家解剖古埃及木乃伊時,曾經在乾屍中發現過潰瘍病的痕跡,所以說此病不可謂不“古老”。


說它“年輕”,是因為對潰瘍病的研究,直到最近10多年才有了許多新的發現和進展,例如甲氰咪呱和奧美拉唑等新藥物的開發,使80%的潰瘍病病人在4~8周內就可以治癒,這與過去漫長的治療過程相比,可謂神速、神效。


說消化性潰瘍病“年輕”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患上此病。


據相關統計,在過去的10年裡,我國的消化性潰瘍病患者的平均年齡年輕了4~6歲,尤其是十二指腸潰瘍病人。


在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出現這樣的趨勢,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發病原因


通俗地講,消化性潰瘍病就是從食管到直腸的胃腸道內層(黏膜)缺損了一塊,很像我們平時常見的口腔潰瘍,不過要深得多。


根據其所在部位,分別稱為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直腸潰瘍等等,但以前二者,特別是十二指腸潰瘍多見。因為都和自身消化有關,所以正確的名稱應為消化性潰瘍病。


消化性潰瘍病是為何發生的,還未完全清楚,但近十年來有許多新的觀點:在某些遺傳背景和環境因素前提下,病人感染上幽門螺桿菌,從口進入體內的這種特殊細菌,緊緊貼附在胃腸黏膜表面,因為它鑽進粘液層的下面,本身又不斷產生鹼性的“氨”,猶如雲彩把它包住而免遭胃酸的殺害。


另一方面,它不斷放出多種毒素破壞原來完整無縫的胃腸黏膜細胞,黏膜的完整性被破壞了,隨著細菌及毒素這些“不速之客”的入侵,身體的保衛系統奮起抗敵,這時黏膜就出現了炎症,久而久之,胃腸腺體遭到破壞就成了我們常說的萎縮性胃炎了。


胃腸黏膜一旦出現了“漏洞”,胃內鹽酸(濃度高達0.1%)和消化蛋白質的多種酶類便會被破壞,就會消化病人自己的胃腸黏膜(因為人的腸黏膜也是可消化的蛋白質,只是健康時無縫可擊),正像已有滲漏的大堤面對滔滔洪水一樣,滲漏會變成缺口,這缺口就像潰瘍一樣。


如要論罪,幽門螺桿菌是“元兇”,而胃酸、蛋白酶類則是殺手,這也是潰瘍病的科學名稱為什麼叫消化性潰瘍病的原因。


然而,事情並非如此簡單,還有多種因素可能參與潰瘍病的發生,如遺傳背景等。據醫學專家們研究報告,父母一方有潰瘍病者,其子女患病的可能性就會高於其他人;孿生子(雙胞胎)大多可同時有潰瘍病。


西醫治療


一般說來,潰瘍病雖然還不足以致命,但惱人煩人,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合理的治療有以下幾個方面:


1、抑制胃酸:消化性潰瘍病人最常見的症狀(腹痛、反酸、燒心等)都和胃酸的刺激有關,潰瘍的修復癒合也直接和胃內酸度減低及低酸維持的時間有關。


目前常用的有效抑酸藥有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一般每晚服一片即可;而起效更快、更強、持續時間更久的有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津托拉唑等,每晨空腹一片。這類藥物一般要服4~6周,視潰瘍種類及病情而定。有緊急情況還可用其注射劑。


2、優化潰瘍癒合質量:如果把潰瘍的癒合比喻成為防洪堤缺口的修復,潰瘍癒合的質量就好比修復工程的質量,不同的潰瘍治療藥物在這方面的作用有高低之分。癒合情況好的潰瘍,能較好地抵抗胃酸的腐蝕,復發也少。


常用藥品硫糖鋁、膠態鉍、麥滋林等就有這種特殊效應,可以與抑酸劑配用,具體服用應參照說明或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3、根除幽門螺桿菌:目前的研究已經證明,根治“元兇”幽門螺桿菌後,潰瘍復發的幾率會大大下降,同時,潰瘍出血這一最常見的併發症也會明顯減少。


臨床經驗報告:消滅幽門螺桿菌後,幽門梗阻的發生也會隨之下降。


根治幽門螺桿菌目前還是採用口服藥物的方法,原則上是抑酸劑加一種或數種抗生素,或者鉍劑,即所謂二(或三,或四)聯療法。常用抗生素有克拉黴素、羥氨苄青黴素、甲硝唑、洛塞克、痢特靈等。


中醫治療


中醫藥治療潰瘍病,主要以和胃、理氣、解鬱為主;證屬於肝鬱氣滯,治宜疏肝和胃,理氣解鬱;證屬於脾胃虛寒的,治宜溫中運脾,補虛緩急。若胃寒較甚,則佐以散寒止痛;夾有血瘀或見出血者,又當配以止血化瘀等藥。


1、肝鬱氣滯型:臨床常見脘腹脹痛,有時牽引背脅,情緒不好時痛甚,或發於就餐之後,時時噯氣,或泛酸水,食慾不振,苔薄白,脈弦細。


治宜疏肝理氣,調和營衛;方用柴胡疏肝飲加減:柴胡5克、枳殼6克、白芍9克、炙甘草3克、香附9克、玄胡6克、煨川楝子9克、陳皮5克,水煎服,1日1劑,7天為1個療程。


加減:脹痛較甚者加甘松6克,青木香5克;痛處固定而甚,加五靈脂6克(包煎),降香6克;泛酸嘈雜較甚加烏賊骨15克、吳茱萸2克;若氣鬱化火,舌紅少苔,加蒲公英15克、鮮蘆根15克;夾有食滯,伴見吞酸噯腐,加焦山楂10克、雞內金6克。


2、脾胃虛寒型:臨床常見脘腹隱痛,發於飢餓時,局部有冷感,泛吐清水,得食則痛緩解,喜溫喜按,倦怠無力,大便溏軟,舌淡苔薄,脈細無力等。


治宜溫脾健胃、散寒止痛;方用黃芪建中湯或附子理中湯加減:黃芪10克、黨參12克、桂枝3克、白芍12克、白朮9克、煅瓦楞殼12克(杵碎)、乾薑3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1日1劑,7天為1個療程。


加減:畏寒肢冷較甚加附片6克;若便黑,大便隱白去桂枝,乾薑改為炮姜炭;若由風寒而起,疼痛較甚者可改用高良薑6克,制香附9克,蘇葉5克,肉桂3克,甘草5克。


另用丁桂散,每服2克,溫開水調服。待寒痛緩解後,仍按上法治療。


飲食原則


不管是什麼病,得了之後首先注意的就是飲食禁忌。因為人們本身的病都是從口入的,尤其是消化性潰瘍,這種情況下改善飲食對治療效果是有很大幫助的。


一般飲食原則注意以下幾點:


1、飲食要有規律,宜少食多餐,這樣可避免胃過於擴張而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又可使胃內經常保持適量的食物以中和胃酸,不會直接刺激到潰瘍創面,對癒合有利。


2、飲食清淡而少刺激性,所謂刺激性包括化學的、物理的刺激,如過酸、過甜、過鹹、過冷、過燙及過硬的食物均屬禁忌範圍;能刺激胃酸分泌的香料、辣椒、咖喱、味精等也應避免食用,酒和濃茶更應禁忌。


3、消化性潰瘍病與吸菸有很大關係,吸菸者患病幾率比不吸菸者高,潰瘍癒合得也更慢。這主要是因為,長期吸菸能使腸壁細胞增生和胃酸分泌增多,產生自身消化而患潰瘍。另外,菸草中的尼古丁也會輕度損傷胃黏膜。所以,胃潰瘍患者應儘早戒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