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劉暢 帶領公司市值增長200% 二代接班的典範

民企二代接班的問題,通常會成為社會的關注熱點。來自父輩的財富如何傳承下去,是依靠“富二代”還是職業經理人?6年時間,劉永好攜其女劉暢提供了一個樣板。

進入2019年歲尾,新希望六和董事長劉暢好事連連。

老爸劉永好在財經會議上難掩對女兒的滿意,直言:我女兒劉暢很能幹,將一家市值不到300億的公司做到市值超900億。

最新發布的《2019胡潤女企業家榜》顯示,劉暢以265億身價排名第18位,也是她26歲時身價的10倍。

10月31日,安永將“安永企業家獎2019中國”獎項頒發給了劉暢,以表彰她不斷突破超越,以創新驅動戰略,帶動企業發展,併為社會可持續發展積極地貢獻力量。

新希望劉暢 帶領公司市值增長200%  二代接班的典範

評選團認為,劉暢女士致力於企業的基業長青,打造百年新希望。她有這樣的雄心和格局,也有這樣的決心和行動力。她以自己的蛻變、進取、革新、成長、歷練,為企業帶來新的活力,引領團隊和企業邁入新的加速擴張的道路。

我是一位守業者 也是一位創業者

出生於1980年的劉暢,有著典型的富二代特徵——留過學,擁有MBA學歷,有過短暫創業的歷史,而對於接手父輩留下來的龐大產業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劉永好非常心疼女兒,他曾說“確實難為她了,讓一個在城市裡長大熱愛時尚的女孩去做農業和食品,跟養雞養豬打交道,確實很多人都不願意。”

2013年5月22日,劉永好宣佈女兒劉暢接棒成為新希望集團下屬上市公司新希望六和的董事長。那一年,劉暢33歲,帶著新希望六和走上了轉型變革之路。

“我是一位守業者,也是一位創業者。”這是劉暢對自己身份與責任的最佳寫照。

新希望劉暢 帶領公司市值增長200%  二代接班的典範

劉暢接下來的表現沒有讓父親失望。她積極變革,提出將六和從一個簡單的飼料供應商轉型成為食品與農牧業領域的綜合服務商。

為了激發企業活力,劉暢推出 “新機制、新青年、新科技、新賽道和新的責任” 五新變革。不斷進行組織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讓新希望重新煥發活力,回到了高速發展的賽車道。

在用人方面,她提出“三得人才”觀念。劉暢攜曾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宣講會上表示,新希望希望能找到沉得下去的人,豁得出去的人,拎得起來的人。

公司在2018年底進行了組織架構優化調整,改變了自2011年重組上市以來為保證平穩過渡而採用的區域主導型架構,轉變為業務主導型架構,組建了飼料、禽產業、豬產業委員會、食品事業群、海外特區五大戰略業務單元。

通過變革的實施集團出現了可喜的變化。市值突破900億,兩千多名30歲左右的中層管理幹部走上管理崗位,400多位合夥人以企業為家全身心地投到戰鬥中。同時公司在科技領域的探索也收穫頗豐,榮獲了六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已經掌握了人造肉相關的全套技術和方案。新希望各個業務板塊內部在相互比拼,形成了良好的競爭關係,與資本市場的溝通也越來越開放。

我的潛力還很大,你們不要太早來評價我

目前,新希望六和多元板塊清晰佈局,“做強飼料、做大養豬、做精肉禽、做優食品、做深海外”。

飼料作為基石業務,龍頭地位強化。公司在飼料領域多年保持市場份額第一,18 年飼料銷量1704 萬噸,禽料全國第一,豬料、水產料及反芻料也位列全國三甲,目標22 年銷量突破2500 萬噸。

養豬業務作為發展戰略中最核心的發動機,發展迅猛。公司自2016年起加大對養豬業務的投入,到2018年度,公司生豬銷售量達255萬頭,同比增長49%。在2018年年報中,公司表示要在2022年衝擊2500萬頭生豬出欄。截至2018年底,新希望在全國實現與儲備了約2500萬頭的產能佈局。以生豬出欄數估算,公司可以排在全國養豬上市公司前4位的位置。

新希望劉暢 帶領公司市值增長200%  二代接班的典範

在禽肉板塊,公司為國內第一大父母代鴨苗,第二大商品代雞苗、鴨苗供應商;18 年商品代養殖總量約2.6 億隻,白羽肉禽行業第一,白羽肉雞約6%的市場份額、白羽肉鴨約15%的市場份額;禽肉屠宰每年約8 億隻、約200 萬噸禽肉銷量排名第一。

新希望食品業務板塊體量位列第三,2018年其食品業務實現營收54億元(佔比約7.9%)。在劉暢看來,食品業務可能成為新希望未來的一個增長“爆點”,新希望適合做食品板塊。目前,新希望旗下食品業務包括畜屠宰、肉製品深加工、中央廚房等細分領域。相比屠宰環節,肉製品深加工和中央廚房產品具有更高的毛利率,增長空間也更為明顯。

回顧六年的經歷,劉暢表示,特別感恩這個平臺,新希望是一個足夠大的平臺,讓我有機會去練各種本領,然後看到不一樣的自己。“這6年,我個人和團隊經歷了非常不容易,我們不斷應對挑戰,不斷自我變革,讓我們對未來更有信心。”

“我的潛力還很大,你們不要太早來評價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