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雄安“未來之城”的智慧能源樣板

今年年初,《國務院關於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的批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指導意見》相繼發佈,這標誌著雄安新區的規劃藍圖已經繪就,這座“未來之城”將從頂層設計階段轉入實質性建設階段。雄安新區作為打造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建設智慧、便捷、高效的能源網,對其至關重要。兩年多來,國家電網公司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積極服務雄安新區建設,統籌推進堅強智能電網和泛在電力物聯網落地建設,為這座“未來之城”的綠色智慧發展提供堅強的能源支撐。

打造雄安“未來之城”的智慧能源樣板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是雄安新區設立後建設的首個大型城建工程,主要承擔政務服務、規劃展示、會議舉辦、企業辦公等多項功能。無論是建設過程中還是投入使用後,雄安市民服務中心都探索形成了國內建築的創新“試驗田”和未來城市的“樣板示範區”。

行走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處處都能感受到“智慧城市”的縮影。京東無人超市、百度無人駕駛汽車、透水的植草磚……這其中,電力作為基本支撐,也具備著“智慧”的基因。

在這座總建築面積9.96萬平方米的園區內,國網雄安新區供電公司在園區內佈局了51口地源熱泵、2座能源站、200多個充電樁等,為園區提供綜合能源服務。其中,地源熱泵、冷熱蓄能和汙水餘溫再利用為園區供冷供熱,實現園區內能源的綠色、循環使用。

面對近10萬平方米的園區級綜合能源項目,為統籌好電、熱、冷、水等能源,保障樓宇供能、充電樁運行等安全穩定,國網雄安新區供電公司綜合應用泛在電力物聯網關鍵技術,研發了城市智慧能源管控系統(CIEMS)。這套系統通過在園區內設置的2400餘個能源信息採集點位,自動統籌控制全部能源系統,實現橫向“水、電、氣、熱、冷”多能互補控制,縱向“源—網—荷—儲—人”高效協同。“這個系統應用物聯網、大數據、多能流管理等先進技術,實現能源生產、傳輸、消費、管控等全過程管理應用,是市民服務中心整個能源生態的神經中樞,為市民服務中心提供電、冷、熱、熱水等能源的綜合供給與監測、智慧調控、需求響應、能效分析等綜合服務。”城市智慧能源管控系統研發人員佘家駒解釋說。

“CIEMS就像園區的‘智慧大腦’,我們給它接入了電錶、水錶、冷熱表等設備,可對園區內配電系統、能源站及建築用能進行綜合監測、智慧調控、分析決策、智能運維。從能源生產到消費末端的每一個元素,CIEMS都能管控到。”工作人員介紹說。

此外,CIEMS系統還是園區的“能源衛士”。一旦園區的能源系統出現故障,它不僅能輔助設備運維人員進行故障自動識別、故障原因分析、故障影響分析,自動給出故障處理建議,還能對人員、物資、車輛進行合理的資源調配,實現智能派單。

CIEMS投入使用後,通過對園區內部能源的智能化綜合管理,僅電能一項,每年就可為園區節約10%的運營成本。

除此之外,國網雄安新區供電公司以打造全國首個“泛在電力物聯網綜合應用示範城市”為目標,加快推動城市智慧能源管理系統研發,全力推進CIEMS家族項目研究部署,打造適用於園區、校園、醫院、城市綜合體等多場景的智慧能源管控平臺,為不同客戶提供“量身定製”的能源管理解決方案。

CIEMS系統是國家電網服務雄安新區發展、打造國際一流綠色智能電網的一個縮影。以最先進的理念、最高的標準、最安全環保的技術,科學規劃雄安新區電網建設,供電可靠性和智能化、電氣化水平全球領先,使雄安電網成為國際一流的綠色智能城市電網,是雄安新區未來電網的發展目標。建設高度電氣化的新型能源體系,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泛在電力物聯網將讓雄安變得更智慧、更綠色、更宜居。未來,一批依託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創新項目將陸續落地雄安,為新區智能發展融入國網智慧,提供國網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