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瀾將軍從何處開始抗戰軍旅生涯?

戴安瀾將軍從何處開始抗戰軍旅生涯?

民族英雄戴安瀾將軍(1904~1942)

5月26日,戴安瀾將軍殉國日。很多人或許知道,戴安瀾將軍率中國遠征軍所部在緬甸浴血殺敵的事蹟。但是,戴安瀾將軍在何處開始他的抗戰歷程,或許很多人就知道甚少了。那麼,戴安瀾將軍是在何處開始他的抗戰歷程?且往下看。

戴安瀾將軍,原名戴炳陽、字衍功、自號海鷗。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安徽省無為縣仁泉鄉(今洪巷鄉)練溪社區風和自然村。1923年,考入陶行知先生創辦的安徽公學高中部。1924年,投奔國民革命軍,他看到祖國處在危難之中,心中十分難過,為了表達自己鎮狂飈於原野,挽巨瀾於既倒,誓死振興中華的凌雲壯志,正式改名為“安瀾”。1925年,戴安瀾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學習,翌年參加了北伐戰爭。

1933年1月,長城抗戰爆發。2月,國民政府令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軍從安徽奔赴長城抗戰前線——北平古北口馳援。第十七軍以劉戡第八十三師、黃傑第二師、關麟徵第二十五師和騎兵第一旅、炮兵第四團合編重建組成。軍長為徐庭瑤。戴安瀾時任國民革命軍第25師145團團長,奉命率部參加長城古北口抗戰。

古北口位於北京市密雲區東北部,距北京100公里,為歷代兵家 必爭之地。從古至今就是內地通向松遼平原和內蒙古的咽喉要地,有"京師鎖鑰"之稱。

國難當頭,匹夫有責。十七軍愛國將士懷著疆場報國的決心,以高昂的士氣,日夜兼程奔赴前線。先頭部隊第二十五師於3月4日凌晨4時便趕到了古北口。此時的古北口,形勢岌岌可危:擁有優勢兵力和武器裝備的日軍已兵臨古北口關下,正準備全力進攻,守衛古北口的東北軍已全部退入口內。在這種形勢下,二十五師不顧疲勞,立即佔領古北口南城東西兩側高地,修築工事,準備迎頭痛擊來犯之敵。

11日天剛破曉,日機結隊飛來,繼續轟炸中方陣地。接著,大炮小炮齊鳴,成噸的炮彈傾瀉而下,霎時,我方陣地又籠罩在一片硝煙之中。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日軍發起了全線總攻。面對漫山遍野湧來的日軍,中國守軍沉著應戰,放日軍到達前沿時,驟然開火,機槍、步槍、手榴彈織成一道火網罩向敵群,頓時,日軍人仰馬翻,狼狽不堪。但是,日軍異常兇頑,一片倒下去,另一片又湧上來。戰至上午10時,日軍僥倖得手,東北軍防守的正面陣地被突破。更加猖狂的日軍又集中主力攻擊我方右翼的防守要地龍兒峪。在此陣地上,十七軍第二十五師一四五團受敵兩翼夾攻,形勢危急,面對強敵,在戴安瀾團長指揮下,戰士們堅守不退。

戴安瀾將軍從何處開始抗戰軍旅生涯?

古北口長城抗戰七勇士紀念碑

12日,中國守軍又連續擊退了日軍3次大規模進攻。戰至中午,由於傷亡過大,古北口城又被日軍裝甲車突入,只得且戰且退,撤出古北口,南移至南天門陣地。當時,戴安瀾團派出的一個軍士哨因沒接到撤退命令,7名士兵攜帶一挺輕機槍依然據守在一座小山頭上,封鎖著日軍前進的必經之路。日軍以數百人的兵力反覆強攻,每一次都被7名勇士擊退。日軍前後傷亡100餘人,而7勇士巍然屹立,惱羞成怒的日軍,動用飛機、大炮反覆轟擊。小小的山頭幾乎被削平,陣地成為一片火海,硝煙嗆得他們喘不上氣,烈火燒著了他們的髮膚,但這7名壯士緊握機槍,沒有後退半步,直至全部犧牲。這種血戰到底的精神也使敵人不得不表示敬佩,最後將他們的屍骨合葬在一起,題為"支那七勇士之墓"。

此戰,我方二十五師也傷亡4000餘人,日軍付出傷亡2000餘人的代價。古北口一役被稱為“激戰中之激戰”。

在長城古北口抗戰中,戴安瀾作戰有功,榮獲五等雲麾勳章。

從古北口一役,戴安瀾將軍開始了他為國家、為民族抗擊日本侵略的軍旅征程。

戴安瀾將軍從何處開始抗戰軍旅生涯?

崑崙關戰役遺址。圖為國民革命軍第五軍軍長杜聿明撰寫紀戰碑文

戴安瀾將軍從何處開始抗戰軍旅生涯?

崑崙關抗戰遺址 抗戰碑亭

七七抗戰爆發後,戴安瀾已升任第73旅旅長,先後參加了保定、漕河、臺兒莊、中條山諸役。1938年,在臺兒莊對日作戰中,因戰功晉升為第89師副師長,參加武漢會戰。1939年1月,升任中國第一支機械化部隊——第5軍200師師長。12月奉命參加桂南崑崙關戰役,苦戰一月,斃敵6千,擊斃日軍前線指揮官第 5 師團第12旅團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寫下了抗戰史上輝煌的一頁,各報記者在國內外報刊上報道大戰經過,盛讚戴安瀾師長頗具北宋大將軍狄青的風度。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2年初,中國組建了中國遠征軍開赴緬甸。戴安瀾奉命率200師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赴緬參戰,“揚威國外,藉伸正義”。 取得同古會戰(殲敵五千餘,而日軍兵力4倍於戴部)、收復棠吉等戰功。1942年5月18日,戴安瀾師長在郎科地區指揮突圍戰鬥中負重傷,26日下午5時40分,在緬北茅邦村殉國。享年38歲。

戴安瀾將軍從何處開始抗戰軍旅生涯?

2017年5月,筆者在貴陽戴安瀾將軍墓前行禮誌哀。

蔣中正為紀念戴安瀾將軍賦詩:“虎頭食肉負雄姿,看萬里長征,與敵周旋欣不忝;馬革裹屍酹壯志,惜大勳未集,虛予期望痛何如?”

1943年3月,毛澤東為紀念戴安瀾將軍賦詩《海鷗將軍千古》:“外侮需人御,將軍賦采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

周恩來題寫了輓詞:“黃埔之英,民族之雄。”

戴安瀾去世後,美國政府為表彰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出的巨大貢獻,1942年10月29日向其頒授懋績勳章一枚,戴安瀾將軍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鬥爭中第一位獲得美國勳章的中國軍人。美國總統羅斯福簽署的命令中說:“中華民國陸軍第200師師長戴安瀾將軍於1942年同盟國緬甸戰場協同援英抗日時期,作戰英勇,指揮卓越,圓滿完成所負任務,實為我同盟國軍人之優良楷模”。

史迪威評價戴安瀾:立功異域揚大漢聲威的第一人。

“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長弓射夕陽。”抗日名將戴安瀾與長城共存,巍然屹立在人民心中。

明天是抗日名將戴安瀾將軍殉國76週年,謹寫此文以表緬懷崇敬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