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藝洲的演藝之路:貼標籤改戲路又何妨?演員混口飯吃不容易

導讀:雖日前他在《諜戰深海之驚蟄》中有著非常出色的表現,但在生活中,“呂子喬”這個標籤似乎從來沒有離開過孫藝洲。

孫藝洲因吹不滅生日蛋糕上了熱搜,他在個人微博賬號上吐槽自己嘴不是打火機,令不少網友哭笑不得,這條微博也讓大家想起明星們與蛋糕之間的“恩恩怨怨”。

而孫藝洲這條微博給人一種“呂子喬”既視感,又勾起了大家對這個角色的調侃。

孫藝洲的演藝之路:貼標籤改戲路又何妨?演員混口飯吃不容易

孫藝洲的演藝之路:貼標籤改戲路又何妨?演員混口飯吃不容易

《愛情公寓》系列算是不少人的青春回憶,雖然這部劇的黑點不少,但由於劇中的主演們都各有特色,因此還是收穫了不少粉絲,但一個角色給人的印象太深,對於演員自身來說卻不是什麼好事。早前宣佈不再參演該系列的王傳君以及金世佳,在更多好作品的覆蓋下,才讓“關穀神奇”、“陸展博”的標籤不再被提起。

孫藝洲的演藝之路:貼標籤改戲路又何妨?演員混口飯吃不容易

雖說孫藝洲沒有退出《愛情公寓》,但在劇集外努力撕掉標籤的態度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之前在《廢材兄弟》發佈會上,孫藝洲曾小心翼翼的詢問過自己身上是否還有“呂子喬”的影子。影視圈內除了老戲骨以外,大多數演員都有屬於自己的定位,孫藝洲被網友稱之為

“黃渤接班人”,且是喜劇界最帥帥哥里最會演喜劇的

對此孫藝洲態度一向低調,大多時候都是將讚譽留給了合作好友,在公眾和媒體面前保持謙虛謹慎。

孫藝洲的演藝之路:貼標籤改戲路又何妨?演員混口飯吃不容易

孫藝洲的演藝之路:貼標籤改戲路又何妨?演員混口飯吃不容易

翻看近年來孫藝洲所出演的作品,質量參差不齊口碑好壞參半,《怒江之戰》更是被各路網友吐槽,接這樣的作品也不免讓人認為他失去了演員的初衷,直到《諜戰深海之驚蟄》他的努力才重新被認可。

1983年出生的孫藝洲,因《愛情公寓》系列走紅,一路來的事業算平穩,但“平穩”也意味著毫無起色,因此在演員這個身份上,他得比別人更努力,但他又的確是一個慢熱型的演員,即便被貼上標籤也心有餘而力不足。

孫藝洲的演藝之路:貼標籤改戲路又何妨?演員混口飯吃不容易

孫藝洲的演藝之路:貼標籤改戲路又何妨?演員混口飯吃不容易

孫藝洲的演藝之路:貼標籤改戲路又何妨?演員混口飯吃不容易

一、從來沒有等爆紅,只想踏實演好角色

說起孫藝洲必定要提起《愛情公寓》系列,往往觀眾只記住“呂子喬”的搞怪瀟灑,卻沒多少人真正花時間瞭解孫藝洲這個演員。2009年孫藝洲出演《愛情公寓》時,科班出身的他還是有些不適應,當時整個劇組的知名度並不高,資金的短缺也讓整個作品呈現出草臺班子的感覺。

孫藝洲安慰自己:不可能一畢業就接到大導演大製作的戲。於是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拿下了呂子喬這個和他本人反差極大的角色。但令他沒想到的是,這部低成本的電視劇卻在第二季收視率爆發。

孫藝洲的演藝之路:貼標籤改戲路又何妨?演員混口飯吃不容易

呂子喬的人設是花花公子,與當時小鮮肉形象的孫藝洲十分吻合,前兩季爆紅後,劇組趁熱打鐵推出了後幾季以及大電影,這部劇和“呂子喬”這個角色的走紅,對他來說更多的還是運氣成分。學生時代的他,無論老師還是自己,都認為他將來的戲路是走正劇或者悲情路線的

孫藝洲的演藝之路:貼標籤改戲路又何妨?演員混口飯吃不容易

《愛情公寓》除了給他貼上標籤外,也改變了他的戲路。當然喜劇演員並非不需要演技,如何做到不笑場的前提下,將角色的笑點呈現給觀眾,尤其考驗演員的水平。且熟悉《愛情公寓》的粉絲應該都清楚,該劇並非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情景喜劇,劇情還包含古裝戲、動作戲、間諜戲等等。

早前在公眾平臺上有一個花絮備受大眾熱議,是李金銘與孫藝洲的一場扇耳光戲,當時的李金銘沒有控制住力道,實實在在的打到他的臉上,李金銘自然是下意識的停下道歉,而孫藝洲不以為然的表示:“別停啊繼續演啊不然我白捱了!”

孫藝洲的演藝之路:貼標籤改戲路又何妨?演員混口飯吃不容易

孫藝洲的演藝之路:貼標籤改戲路又何妨?演員混口飯吃不容易

可以說呂子喬是系列劇中最為特殊也是最“辛苦”的一個,相比起陸展博、關穀神奇的正直人設,呂子喬這個花花公子形象,總是讓孫藝洲不得不面對女演員的潑酒和打耳光,而這些鏡頭都是“真槍實彈”的上演,光是扇耳光的戲,有時一拍就是二三十條。

從導演的角度來看,他是一個比較鑽牛角尖的演員,即便大眾給他打出100分了,但他還是認為身上有值得再次壓榨的空間。

孫藝洲的演藝之路:貼標籤改戲路又何妨?演員混口飯吃不容易

二、專業態度依舊,接受所有質疑與不看好

1983年出生的孫藝洲已經不能躋身“小鮮肉”行列了,但與大多數“小鮮肉“一樣,他身上依舊還有作為演員非常重要的好奇心以及謙虛,對於能給自己多少分,他保守的打出了75分。對於轉型這個問題,他的觀點犀利且真實:“演員其實混口飯不輕鬆,沒必要特意說不演什麼來把自己的路堵死,有天賦被觀眾認可,善加利用不是更好嗎?”

的確,從圈內不少喜劇演員身上也能看到這點,大鵬以喜劇作品出名,接拍《受益人》這部電影后,讓所有人看到了不那麼大鵬的吳海,但他脫離“吳海”後,仍然能夠重新回到大鵬的身份,何樂而不為?

孫藝洲的演藝之路:貼標籤改戲路又何妨?演員混口飯吃不容易

早前,孫藝洲在微博上發佈了一篇公開聲明《數字先生,滾遠一點》,文章中正面回應了各路網友對他以數字代替臺詞演戲的質疑。這麼“剛”的態度,在有理有據的情況下自然會得到大部分人認同,其實對於不少演員來說,這是一個比較棘手的話題,如果措辭過於針鋒相對,往往會讓網友產生出牴觸心理,

孫藝洲卻不這麼認為:“對於質疑專業的事情可以接受,但是觸及底線的話,一定要百分百認真對待,第一我沒有做過,第二不是我的責任,可以說演得不好演得搞笑,但是花了功夫和精力去做的事情,絕對不背鍋。”

孫藝洲的演藝之路:貼標籤改戲路又何妨?演員混口飯吃不容易

孫藝洲的演藝之路:貼標籤改戲路又何妨?演員混口飯吃不容易

在整個大環境下,立場和原則能夠這麼堅定的演員,不算少但絕對不多。除了自身領悟出了一些道理外,他始終記得前輩們對他的指導和影響,視陳道明為偶像的孫藝洲,一直在努力成為他這樣的演員。何炅曾對他說過:“永遠管好自己中心輻射兩米內的事情就好,其他的不要管也管不過來。”

對於孫藝洲為什麼會接拍觀眾眼中“爛片”的這個問題,可能是為了生計,也可能出於鍛鍊演技的目的,這些我們不得而知,但孫藝洲作為演員的信念還是很明顯的,

有時候能博君一笑,做一個喜劇演員被貼上標籤又何妨,強行撕掉標籤留下的可能是會刺骨的痛,但以更好的作品來撕掉標籤可能才是最佳的處理方式吧。

——END——

原創作者:阿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