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醫學名家:漢末張仲景事狀考略,兼談長沙太守辨析

前言

說起古代名醫,有三個人的成就最為突出。他們分別是

神醫華佗、醫聖張仲景與藥王孫思邈。這三位先輩,都為古代醫藥學事業的發展,做出過突出貢獻。

巧合的是,華佗與張仲景,還是同一時代的人物,他們成名伊始,都在漢末三國之際。可令人叫屈的是,張仲景與華佗的歷史地位,卻截然不同。

被遺忘的醫學名家:漢末張仲景事狀考略,兼談長沙太守辨析

外科鼻祖華佗,有神醫之稱

陳壽在《三國志·方技傳》中,毫不吝嗇筆墨記載了華佗的生平事蹟;而在范曄《後漢書》中,華佗同樣有過出場。反觀張仲景,這個本該享有同華佗一樣歷史地位的醫聖,卻被正史給遺忘了。

既然如此,張仲景又是怎麼被歷史憶起的呢?

一、張仲景是否真實存在?

張仲景被後人發現,離不開一個人的幫助。此人,便是張仲景的頭號“粉絲”王叔和。

作為魏晉名醫,王叔和的貢獻之一,便是整理了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經過王氏整理,張仲景原作被拆解為《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從而對後世醫學發展產生了指導性作用。

在《傷寒論》的前言,王叔和便這般說道:

“漢長沙太守南陽張機仲景述”

這簡單十幾字,便概括了張仲景的一生。由此可知,張仲景名機,字仲景,荊州南陽人氏,還曾擔任過長沙太守。

被遺忘的醫學名家:漢末張仲景事狀考略,兼談長沙太守辨析

醫聖張仲景雕像

在筆者看來:張仲景的歷史存在性,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同時期另一位醫學名家皇甫謐,也曾在《針灸甲乙經》開篇提到過張仲景:

“漢有華佗、張仲景。其他奇方異治,施世者多,亦不能盡記其本末。”

皇甫謐與王叔和,都是同時代較為出色的醫學家。他們沒有必要、也沒有任何動機憑空塑造一個不存在的歷史人物。對此,只能說明一點:張仲景憑藉一手過人的醫術,使自己在醫壇中的名望頗高,就連同行人物都對他頗為讚歎。

這就是張仲景,一個被正史遺忘,卻又能憑藉自己強大的專業能力翻身,從而再度走向大眾視野的奇人。

二、張仲景是否為長沙太守?

張仲景的存在性已經確定,不妨再看看他的身份。關於王叔和的記述,宋人也表示贊同。宋代大臣孫奇、林億奉旨矯正醫書。他們在向宋仁宗彙報成果時,曾這般說道:

“張仲景,漢書無傳,見名醫錄雲,南陽人,名機,仲景乃其字也,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

按理來說,臣子向皇帝進言,自然不是亂扯一通。他們既然敢在仁宗皇帝面前這樣說,應當是有一定把握的。否則的話,豈不是欺君之罪?

被遺忘的醫學名家:漢末張仲景事狀考略,兼談長沙太守辨析

《清平樂》宋仁宗劇照

按照這個說法,倘若張仲景真的是長沙太守,他又是如何走到這個高位的呢?在筆者看來,有三種說法值得一提。

01、張仲景是張羨

據《三國志·劉表傳》等史料記載,當時有個長沙太守,叫做張羨。因此有人便懷疑:張仲景與張羨是同一個人。這個說法,顯然經不起推敲。

且不提張仲景有明確的名字,叫做張機。單從二人生平來看,他們之間的重合度也實在太少。張羨死後三四年,張仲景依舊活躍在荊州,便是最好的佐證。

而根據章太炎先生的說法,張羨與張仲景,應該都出身於南陽張氏這個大族。

先生在《張仲景守長沙考》中提到:

“南陽張氏,自延慰釋之以來,世為家族,故《廣韻》列張氏十四望,南陽次於清河,仲景《自序》言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則其支裔小小者耳。”

這種說法不無道理。南陽張氏根深蒂固,張羨能被劉表任命為長沙太守,說明他這一支的家族勢力,在地方有一定影響力,甚至有可能就是嫡脈。

被遺忘的醫學名家:漢末張仲景事狀考略,兼談長沙太守辨析

荊州各郡圖示

反觀張仲景,出身在一個二百餘口的小家族中,應該屬於張氏的一個支脈罷了。也正因如此,劉表在世之時,張仲景才名聲不顯。原因很簡單:他一無出身,二沒有才名,所以很難在荊州揚名。

02、王粲舉薦說

同樣是章太炎先生,他在《張仲景事狀考》一文中提出:張仲景之所以能擔任長沙太守,離不開好友王仲宣的舉薦。而這裡提到的王仲宣,正是建安七子之首王粲。

據相關史料分析,長沙太守這個職位,曾經出現過兩次空白期。一次是張懌和韓玄之間,另一次是韓玄和廖立之間。所以說,張仲景想要擔任長沙太守,只能在這兩段時期內。

張羨死後,其子張懌承襲長沙太守。而章太炎先生認為:張仲景是在張懌之後,才擔任的長沙太守。而他的論據,則來自於皇甫謐《針灸甲乙經》中的序言。

被遺忘的醫學名家:漢末張仲景事狀考略,兼談長沙太守辨析

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影印版

原文提到:張仲景與王粲是好友,他還為後者診斷過病症。按照兩漢文人之間的交遊情況,王粲舉薦張仲景接替張懌的職位,是很有可能的。

但仔細分析,這個說法又存在明顯的漏洞。王粲能舉薦張仲景,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他在當時需要有足夠重的話語權。

依照當時的情況,王粲只可能向兩個人舉薦。一個是劉表,一個是曹操,此二人在這段時間內執掌過荊州。但無論哪個人執政,王粲的舉薦行為都不可能成功。

其一,劉表執政期間,王粲不得重用。據《三國志·王粲傳》記載:

“表以粲貌寢而體弱通侻,不甚重也。表卒,粲勸表子琮,使歸曹操。”

就連王粲自己,都不受劉表重視,更別提他舉薦的張仲景了。也正因如此,當曹操南下時,王粲才會勸說劉琮歸降。曹操得荊州,大喜,遂“

闢粲為丞相掾,賜爵關內侯”。

被遺忘的醫學名家:漢末張仲景事狀考略,兼談長沙太守辨析

王粲雕像,曹丕曾推其為建安七子之冠冕

其二,雖然王粲受曹操重視,可實際上,曹操就算下達任命給張仲景,等後者前去赴任之時,荊州的形勢以及發生驚人逆轉了。赤壁之戰後,曹操已經失去對長沙四郡的掌控權,談何再任命張仲景?

由此,可得出結論:張仲景擔任長沙太守,不應當在韓玄之前,而是在他之後,同時也在廖立接任長沙太守之前。

03、攻克瘟疫說

既然確定了張仲景的在位時間,便很容易再推敲他的上位過程了。以筆者觀點:張仲景擔任長沙太守,極有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名氣與本事。

按照當時的時間,孫劉聯軍擊敗曹操之後,劉備與孫權達成平分荊州的協議。劉備當時以左將軍身份領荊州牧,並平了江南四郡。劉備既為新主,自然要拿著一些重要手段來施恩,以籠絡民心。

被遺忘的醫學名家:漢末張仲景事狀考略,兼談長沙太守辨析

漢昭烈帝劉備畫像

此時的張仲景,應該也在劉備的治下。至於其中過程,不外乎兩種可能。一是曹操敗退時,南陽等地民心不穩,發生大規模人口遷徙行為。

根據《後漢書·劉焉傳》的記載,益州牧劉焉手下的東州兵,便是南陽、三輔地區的百姓逃難而來。可見張仲景為躲避戰亂,帶領家族遷移到長沙等江南地區,是極有可能的。畢竟,這一片地方鮮少受到戰亂影響。

另外一種可能,是慕名而來。劉備在荊州多年,積累了相當的人脈與威望。曹操來襲之時,劉備奔走當陽,期間有十萬軍民相隨,張仲景也很有可能在其中。

被遺忘的醫學名家:漢末張仲景事狀考略,兼談長沙太守辨析

《三國》劉備劇照

當時的張仲景,因為長期與疫病做鬥爭,已經頗有心得了。他曾經在《傷寒論》自序中談及:

“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時居其七。”

正是因為疫病對於家族的巨大傷亡,讓張仲景不得不下定決心,要攻克這種可怕的疾病。不僅如此,張仲景來到長沙以後,還開設醫館為百姓治病,此事見於《長沙市志》:

“建安十三年,是年長沙瘟疫流行,太守張仲景醫術,坐公堂為庶民義診,活人甚眾。”

張仲景此舉,也說明他是歷史上首個坐堂的醫生,後來的醫館多以“堂”為名,便是受此影響。隨著張仲景的不斷積累,他對疫病的研究也愈發深刻,醫術也因此變得更加高明。在活人無數後,張仲景的名氣也越來越響亮。

被遺忘的醫學名家:漢末張仲景事狀考略,兼談長沙太守辨析

方回春堂,“堂”來自張仲景坐堂之說

響亮到,連劉備都聽說了張仲景。關於赤壁一戰的結果,有一個說法認為:曹操的大軍受到了瘟疫的影響。據《三國志·武帝紀》記載:

“十二月,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

同樣是建安十三年(208年),瘟疫不僅席捲了長沙等江南地區,也間接影響了赤壁戰局,曹操大軍因此損失慘重。同樣道理:難道只許曹軍染上瘟疫,不許孫劉聯軍染上嗎?

被遺忘的醫學名家:漢末張仲景事狀考略,兼談長沙太守辨析

三國赤壁古戰場遺址

答案是否定的,從這場瘟疫的情況來看,它具有高爆發性流傳性廣的特點。如此一來,便不難解釋了。劉備的大軍中,也有人染上瘟疫,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他請出了張仲景。

後者圓滿完成任務後,劉備大喜,直接委派張仲景為長沙太守。一方面,張仲景本人在長沙很受歡迎;而另一方面,也能凸顯出劉備唯才是舉的用人思想。抓住張仲景,也有利於他更好地掌管長沙郡。

三、張仲景為何不見於正史?

就這樣,經過劉備任命,張仲景成了名正言順的長沙太守。

換言之,此時的張仲景,已經算是蜀國官員了。按照這個邏輯,張仲景不見於史書記載,也是情有可原的。

首先,張仲景的政績不出色。張仲景的拿手本領是治病救人,讓他管理一個長沙郡,最好的結果便是無為而治。所以他的政績,是平淡無奇的。

按照陳壽治史的習慣,他傾向於政治史,而張仲景在位時間不長,又沒有突出政績,自然很容易被《三國志》所遺漏。

被遺忘的醫學名家:漢末張仲景事狀考略,兼談長沙太守辨析

《三國志》影印版

其次,蜀國史料匱乏。據《三國志·後主傳》記載:

“國不置史,註記無官,是以行事多遺,災異靡書。”

造成蜀國史料缺乏的原因,要麼是蜀國不設立史官,要麼是蜀國曾有史官,但史料遭到大規模損壞。這兩種情況,都導致一些蜀國重臣的史料過多遺漏。

比如蜀國名臣王連、廖化等人的傳記,不過百餘字而已;如柳隱、董闕等人,乃蜀國後期重臣,其生平記載更是少的可憐。

被遺忘的醫學名家:漢末張仲景事狀考略,兼談長沙太守辨析

醫聖張仲景畫像

與他們相比,張仲景都不算正式的蜀國官員。因此他的事蹟不見於史料,也就不難理解了。

參考書籍:《三國志》、《後漢書》、《長沙市志》、《傷寒論》、《針灸甲乙經》、《張仲景事狀考》

文:古老的小鹿 / 圖:來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