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億桶原油在海上游蕩,美國儲油空間告急,中國卻“未卜先知”

過去一週的時間裡,國際原油價格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波動,原油期貨的價格甚至跌至負數,刷新了無數人的認知。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3月份的時候,各大產油國才剛剛達成減產協議。原本以為協議達成,原油價格就能穩定下來,甚至重新上漲。現在看來,當初各國的想法還是太樂觀。更糟糕的是,隨著油價飽受衝擊,國際原油的儲存空間也宣佈告急。

2.5億桶原油在海上游蕩,美國儲油空間告急,中國卻“未卜先知”


據外媒報道,目前美國加州海岸漂浮著不少於30艘的巨型油輪。據瞭解,這些油輪裝載了2000萬桶原油,相當於全球一天耗油量的20%。目前,美國的各大石油生產商都在加緊尋找儲存空間,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儲存空間,那麼這些油輪很有可能面臨長期遊弋在大海上的處境。

最新消息顯示,美國業界已經打算將輸油管道轉成儲油設備。據美媒4月27日的報道,美國管道行業巨頭Energy Transfer對媒體表示,目前已經向德克薩斯州鐵路委員會發出申請,要求其准許將德克薩斯州閒置的兩條管道轉換成儲油設備。不過,上述這兩條管道的儲油規模只有200萬桶左右,仍然解決不了美國當下儲油空間告急的問題。

2.5億桶原油在海上游蕩,美國儲油空間告急,中國卻“未卜先知”


據澎湃新聞報道,全球航運巨頭Clarksons Platou在4月21日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目前全球儲存在海上的石油已經增至2.5億桶。看到這,想必很多讀者心裡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各大產油國不停止開採原油?開採出來賣不出去,不是更賠本嗎?其實,不是各大產油國不願意停止開採,而是停止開採的代價更高,因為機器和人工停下來在啟動的成本要遠遠大於目前的虧損。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後,我們再來看另一個問題,我們中國的儲油空間夠嗎?

2.5億桶原油在海上游蕩,美國儲油空間告急,中國卻“未卜先知”


據悉,在國際原油價格大跌之後,我國也在加大原油的購買規模。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國進口原油1.3億噸,同比增加5%。令據華夏時報的報道顯示,早在2016年初的時候,我們國家就建成了8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這8個基地的原油儲備能力可以達到3197萬噸。到了2020年,中國國家石油儲備能力已經提升到了8500萬噸。

除了國家級的儲備基地外,我國還在大力發展商業儲油基地。據悉,浙江舟山已經發布規劃,計劃在2020年形成4000萬噸油品儲備規模,到2030年形成1億噸油品儲備規模。看完上述這些數據,我相信大家都不會再質疑中國的原油儲備能力。

2.5億桶原油在海上游蕩,美國儲油空間告急,中國卻“未卜先知”

其實,我們中國不僅原油儲備能力強,煉油能力也是非常的出色。要知道,現在全球多個國家仍然處於停工的狀態,但是我們中國已經復工復產好多天了。所以我們不僅能儲存原油,還能儘快煉化原油投入市場。綜上所述,我們國家的原油儲備能力是很強的,所以不排除那些在海上游弋的油輪會駛向中國港口。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