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生?别着急,爸爸妈妈应该知道这些

为什么2岁之前的孩子见到陌生人会被吓得哇哇大哭?

孩子怕生?别着急,爸爸妈妈应该知道这些

孩子怕生,只是陌生人焦虑

露露和妈妈正在公园玩耍,一会追蝴蝶,一会追小鸟,一会又摘花朵,一个人玩的不亦乐乎,这时妈妈的同事——张阿姨走过来跟露露妈妈打招呼,还没等张阿姨跟露露打招呼,露露一溜小跑躲在妈妈的身后,无论妈妈怎么叫都不出来,更别提跟张阿姨打招呼了,露露妈妈感觉特别没面子,只能说:我家宝宝有点害羞。

洋洋妈带着洋洋出门逛街,逛到一家服装店,洋洋妈进去试衣服,售货员阿姨逗洋洋,问:宝宝几岁了?阿姨给你糖吃,你要不要?洋洋吓的哇哇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找妈妈,洋洋妈只得说:我家孩子有点怕生。

萍萍妈最近有点郁闷,孩子一岁之前一点都不怕生,见人就笑,还让别人抱。一岁之后的萍萍变了,见到陌生人就躲,要不就是哇哇大哭,好一点的时候就是一直扣手上倒刺,也不说话。萍萍妈就纳闷了,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呢?

其实这不怪孩子,孩子只是有点陌生人焦虑

什么是陌生人焦虑?

孩子怕生?别着急,爸爸妈妈应该知道这些

孩子害羞,怕见陌生人

儿童由于陌生人的出现,而产生的某种程度上的紧张或不安的情绪,其通常发生在儿童出生后6个月左右,8到12个月达到顶峰。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逐渐减弱,但这种陌生人焦虑到两岁三岁四岁,还没有消失,尤其是在陌生环境里接近陌生人时,他们还会表现出来警觉。

宝宝6-12个月时,妈妈们惊奇的发现,以前见谁都自来熟的宝宝开始怕生了,而且变得特别黏自己,其实这种情况就是陌生人焦虑。除了经常照顾自己的爸爸妈妈之外的人,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人,他们的接近或者是逗弄,对孩子来说不是惊喜,而是惊吓。

比如说,妈妈带着孩子在公园里面玩耍,孩子玩得正起劲,突然妈妈的一个朋友走过来,和妈妈打招呼,并且也在问宝宝好。这个人对妈妈是熟悉的人,对宝宝来说却是陌生人。所以宝宝很容易表现出来紧张,躲到妈妈后面拉着妈妈的衣角。甚至有些小朋友会因为陌生人的问候,吓得哇哇大哭。

其实陌生人焦虑也还并不完全是坏事。最起码宝宝区分出来,哪些人对他来说是熟悉的人,哪些人来对他来说是陌生人。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宝宝对陌生人产生排斥,这样也避免了不友好的陌生人对宝宝造成伤害。

当然,陌生人焦虑也有很大的消极作用,尤其是孩子生性胆小或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让孩子对陌生人焦虑越发严重时,它的消极作用就更明显,消极情绪会限制孩子的正常活动和正常的交流,严重阻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为什么会产生陌生人焦虑?

孩子怕生?别着急,爸爸妈妈应该知道这些

教育方式对孩子有很大影响

首先,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有陌生人焦虑,那是

天生的。主要是遗传自爸爸我妈妈的性格。比如,父母当中有一方不善于交际,父母就觉得孩子那是像自己,遗传的。

其次,有后天的原因。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被欺负。过度的保护孩子,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和同伴互动的空间。导致孩子和同龄人之间的交流较少,进而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去交流。

再次,还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当孩子与父母在一个陌生环境时,又有陌生人来打招呼,孩子就会很害怕。他除了紧紧的依赖着父母,他没有办法排解自己心中的那份不安全感。如果是在熟悉的环境中,又有熟悉的人相伴,孩子的陌生人焦虑会减轻很多。

诺诺妈妈开了一家小店儿,当有人过来他家里面买东西的时候,诺诺就显得很大胆,自然招呼来买东西的客人。这时的诺诺显得很自信,一点都不会害羞,也不会怕生。

但是当诺诺妈带诺诺出去的时候,在外面见到生人,诺诺就会变得有些腼腆,一直粘着妈妈要抱抱,不抱就哭,有些紧张和焦虑。

怎么帮助孩子解决陌生人焦虑?

孩子怕生?别着急,爸爸妈妈应该知道这些

孩子要多和同伴交流

首先,家长要有耐心。当孩子表现出来有陌生人焦虑。作为家长,不要把陌生人焦虑当成洪水猛兽。毕竟陌生人焦虑,是孩子心理正常发展所经的一个阶段。作为父母,要积极引导孩子。

当孩子面对陌生人害羞,不敢打招呼,或者哇哇大哭的时候。父母不要觉的没面子打骂孩子。更不要当着陌生人不给孩子面子。你首先可以向孩子介绍,这是某某某,是你的叔叔或者阿姨。叔叔阿姨很喜欢你,你可以跟叔叔阿姨,介绍一下自己吗?记得我们在哪里见过阿姨,那时候阿姨给你还给你糖吃。等等用引导性语言,一步一步消除陌生感,减轻孩子的警惕心理,让孩子和陌生人慢慢熟悉起来。当孩子感觉足够熟悉的话,他就会主动和陌生人打招呼。

第二,不强迫孩子。当遇到陌生人,孩子不想打招呼的时候,父母不要强迫孩子。

不能说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

你如果再这样的话,妈妈生气了。

你如果再这样,妈妈就不要你之类的。

你看人谁谁,多懂礼貌,你就是榆木疙瘩。

妈妈这样做,只会加重孩子的陌生人恐惧,孩子愈发的不知道该怎么做。

孩子怕生?别着急,爸爸妈妈应该知道这些

向孩子传达你爱她

第三,尊重孩子的感觉。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孩子表现出来害怕或紧张的时候。父母要用同理心,去拥抱孩子,或者是慢慢安抚孩子。

告诉孩子:不要怕,妈妈在你身边,妈妈爱你。

妈妈一直在,你随时都可以看到妈妈

安抚孩子内心的不安全感。

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我们在陌生的环境遇到陌生的人,我们是不是也会感觉稍微有点拘谨呢,那么,更何况孩子呢?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孩子。

第四,父母应该多带孩子,去外面走走,多接触一些人,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先让孩子和同龄人学会交流。

罗伯特的在《发展心理学》中说道:有大量和陌生人接触经验的宝宝,会表现出更少的陌生人焦虑。

孩子慢慢的学会放开心中的焦虑和不安,家长然后再慢慢的引导,让孩子和更多的陌生人交流,一步一步消除孩子内心的紧张感,和焦虑感。尽管一开始孩子做得不太好,做父母的要多鼓励孩子,对给孩子打气。不着急,慢慢来。

第五,父母最好能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告诉宝宝,怎么样和陌生人交流。孩子有样学样,慢慢的,他也会跨出和陌生人交流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是给孩子。够的安全感,让孩子建立自信,学会和陌生人交流。

第六,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如果你总是在孩子面前,和陌生人面前说孩子害羞胆小之类的话,孩子无意识的就会把这些记到心中,然后,表现出来的行为,就像你描述中的那样。性格定型之后就特别不容易改变,所以父母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可以说陌生人焦虑症,是大多数孩子都要经历的阶段,如何安然度过这个阶段,大部分取决于父母的态度和方法。顺其自然和强制管教都不是很好的方法,作为父母,我们要积极的引导孩子,让孩子一步一步的去学习,去改变。终有一天孩子可以通过努力战胜陌生人焦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