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牛奶”事件背後,選秀節目亂象叢生,平臺和廣告商誰該負責?

“倒牛奶”事件背後,選秀節目亂象叢生,平臺和廣告商誰該負責?

文 | AI財經社 駱華生 邵藍潔 周享玥

編輯 | 宋函


5月5日凌晨1點,北京市廣播電視局責令愛奇藝暫停《青春有你》第三季節目錄制,成為這個“五一”假期中的熱門話題。


此事源於之前在網上熱傳的“倒牛奶”事件。在一段長達10餘秒的視頻裡,幾位受僱的中年人圍坐在溝渠邊,身邊擺放著一箱箱牛奶,他們一邊說笑,一邊撕開手裡的牛奶包裝,奶蓋留下,瓶身扔在旁邊,牛奶倒進了溝裡。


這些人如此誇張的舉動,核心原因在於,粉絲們為了獲得奶製品瓶身上的二維碼投票,瘋狂購買贊助商的產品,在投完票後反而把喝不掉的牛奶大量倒掉。


品牌贊助商為了推廣,搞出各種千奇百怪的營銷手段並不新鮮。但這次他們把二維碼印在瓶蓋內,為了讓粉絲投票,不惜浪費掉牛奶,讓所有觀看的人為之震驚。


但其實,在一些綜藝平臺搞的選秀節目中,“倒牛奶”並不是第一次出現,類似亂象早該管管了。


選秀節目背後的金主


飲料品牌與選秀比賽結緣於2005年。當時蒙牛正在為其新產品乳酸菌飲料“酸酸乳”做推廣,同期市場上已經有更具知名度的同類品牌,比如太子奶,但所有人沒想到,蒙牛能通過冠名“超級女聲”一戰成名。


那時候,粉絲的力量就非常強大了。“超級女聲”投票的方式是,通過手機發送短信的方式投票支持選手,一票一塊錢,每個號碼最多發15條,為了能投更多的票,粉絲自發上街拉票、去運營商營業廳拉票。


當時的投票規則還並未與產品關聯,與產品綁定的環節也很少,只在賽後舉辦了“超女訓練營”,只要購買酸酸乳的女孩就有機會參加。但蒙牛酸酸乳藉助這檔大熱的選秀節目大獲成功,銷售額從2004年的7億一下子飆升到2005年底的25億,酸酸乳的品牌力和市場佔有率迅速攀升成為乳飲料第一品牌。


2007年,蒙牛以200億營收超過伊利,並在隨後拉開了其與選秀綜藝聯姻的大幕。而此後連續多年在選秀爆款上的成功押注,也讓蒙牛成為名副其實的選秀最大金主。


“倒牛奶”事件背後,選秀節目亂象叢生,平臺和廣告商誰該負責?

圖/視覺中國


其中,僅選秀鼻祖湖南衛視,跟蒙牛就有著維繫多年的合作。2005年《超級女聲》落幕後,蒙牛又先後贊助了2006屆《超級女聲》、2013屆《中國最強音》、2016屆《快樂女聲》。蒙牛旗下品牌特侖蘇也先後贊助了湖南衛視的《聲入人心》第一季、第二季。2018年愛奇藝、騰訊視頻先後推出兩檔選秀節目後,蒙牛也加入其中,在2019年成為兩檔節目的最大金主。


這些節目的共同點是,作為選秀類節目,足夠年輕化,對於對沖當時臨近天花板的傳統乳業產品侷限,能起到品牌教育和快速打開市場的作用。僅以2005年《超級女聲》為例,其帶動的全民熱潮,按照數據量化為900萬短信選票。當時,依靠產品包裝印有《超級女聲》、設立《超級女聲》夏令營、啟用人氣選手作為代言人,蒙牛酸酸乳這款新品就贏得了23億營收,而當年整個蒙牛的半年營收也才不過47億。


在蒙牛的路徑走通後,許多飲料品牌也複製了蒙牛的成功。例如上市後一度將創始人捧為首富的農夫山泉。2018年,由於贊助《偶像練習生》,農夫山泉旗下的維他命水線上銷售額就翻了500倍。


“倒牛奶”事件背後,選秀節目亂象叢生,平臺和廣告商誰該負責?

圖/偶像練習生官方微博


2018年前後,韓國選秀節目《Produce 101》的興起,讓內地視頻平臺看到新內容形態的機會。此前,國內經過日韓偶像文化的薰陶,具備消費力的年輕人群已經形成,但可供後者消費的產品並不多。而渴望形成平臺忠誠度的視頻平臺,亟需選秀節目吸引年輕人,同時,產出的新人也可以作用於平臺後續的內容佈局,完成流量反哺。


騰訊視頻稱之為“新偶像戰略”,愛奇藝打造“偶像養成”,本質上都是基於這一邏輯。在這條產業鏈上,平臺搭建舞臺,藝人聚合流量,而平臺和後端品牌收割流量變現。


2018年至2019年期間,肯德基、歐萊雅和寶潔等快消品牌就曾因此支撐起中國業績快速增長,當時,這些品牌以“批發代言人”著稱,即批量邀請流量藝人擔任推廣大使,號召粉絲購物刷榜,以解鎖偶像福利。


從2018年開始,從“越努力,越幸運”到“逆風翻盤,向陽而生”,粉絲們也越來越將偶像的商業價值與其個人前程掛鉤。但這種模式久而久之,就產生出一些副作用。


選秀節目與粉圈文化


三年多來,愛奇藝、騰訊視頻等平臺一直試圖灌輸的邏輯是:粉絲作為青春製作人,通過投票,擁有對偶像是否出道的最終決定權。


但由於比賽本身的不確定性,最終結果並不絕對,從第一次公演到決賽,粉絲必須全程戒備,支付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成本,才能確保偶像獲得出道位。


而在一年一度選秀、100多人的高強度淘汰中,這套玩法強化了“銷量即價值”的敘事邏輯。一位蔡徐坤的粉絲就曾向AI財經社表示,偶像就像剛上初中的學生,需要報培訓班和買各種輔導資料,“粉絲需要一個具象化的數據,去確保偶像的熱度和商業價值。”


最開始,冠名商與選秀比賽的合作方式分為賽時和賽後兩種,其中多數為代言或推廣合作,包括比賽拍攝中插廣告,或提供地廣等戶外營銷資源。而出道選手可以成為品牌代言人,延續品牌合作。


但很快,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玩法,這種方式比之前的合作來得更具誘惑力。


2016年,蒙牛再次冠名《超級女聲》,玩法已經跟十年前明顯不一樣。節目組將二維碼印在有超級女聲LOGO的蒙牛酸酸乳go暢包裝盒上,粉絲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得超級幣,才可以為選手投票。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超5000萬人次掃描蒙牛酸酸乳超級二維碼,超級幣掃出15.4億個。公開數據顯示,go暢品牌1-5月銷量遠超預期,成為蒙牛集團單月銷量最高的新品。這也催生了一個新詞——奶票。


之後,蒙牛用同樣的“套路”冠名了《青春有你2》和《創造營3》,並且推出了“真果粒青春福粒社”和“純甄小蠻腰”官方小程序,將投票行為分別以助“粒”和“撐腰”命名,購買指定產品才可以獲得投票機會。


“倒牛奶”事件背後,選秀節目亂象叢生,平臺和廣告商誰該負責?

圖/創造營官方微博


蒙牛越來越熱衷於冠名選秀類綜藝節目,因為這樣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選秀類節目的通常賽制是,節目競賽+明星導師培訓+粉絲投票,最終獲得高粉絲支持度的成員出道。整個過程中,成員能否出道,選擇權被放在了粉絲手裡。從贊助商來看,選秀的最大優勢就是產品和粉絲的深度綁定,有粉絲就有銷量。


某種程度上,奶票、水票等於為焦慮的粉絲提供了證明偶像藝人商業價值的捷徑,也為贊助品牌提供了快速回籠資金的通道。比如,早在2018年時,農夫山泉贊助《偶像練習生》期間,只要在官方旗艦店購買一箱農夫山泉維他命水或者天然水,粉絲就能獲得48次額外投票權利。


同樣是在2018年,蒙牛相繼攬走兩檔選秀節目的冠名後,也先後針對多款產品發起過類似營銷。


2021年推出的黃桃藜麥小蠻腰小哥哥金句瓶,裝載了90名練習生的簽名+金句,以每箱撐腰機會達到50次作為賣點,向粉絲兜售。根據其公佈的數據,在4月2日京東首發當日,部分區域一搶而空,客單價比普通品提升71%,品牌成交金額環比增長1046%,成交金額為日均的10倍。


以瓶身二維碼或瓶蓋二維碼作為可追加的投票額,也由此成為粉絲比拼的重點。雖然官網通常會限制同一ID的下單數量,但實際上,通過黃牛或其餘渠道購買奶票並不新奇。去年選秀期間,還曾有媒體報道稱,在許多線下超市及部分電商渠道,許多印在產品瓶身的二維碼奶票已被事先割去,其通過打包賣給粉絲,規模甚至已經形成產業鏈。


失去投票的利用價值後,剩餘的飲料流向渠道則比較複雜。此前,有人為此推出過“代喝服務”,不過,隨著奶量的水漲船高,代喝很快也招架不住——即使是18元代喝10瓶的價格,也鮮有人問津。還有人通過低價在閒魚、拼多多上甩賣。但總體來說,仍然不及找黃牛買奶票來得方便快捷。


從往屆選秀節目來看,快消飲品品牌對這類型節目最為忠誠,一方面,兩者的目標群體都是年輕人,另外,快消品單價便宜消耗快,可以反覆購買。這讓選秀類節目成為每年快消新品的重要推廣方式,每一檔選秀節目身後都有一個飲品金主。


有統計顯示,2018年開始偶像選秀類節目的“大爆”,除了《創造101》的冠名贊助商是手機品牌OPPO,其餘每一季的主流偶像選秀節目的冠名贊助商全部都是飲品巨頭。蒙牛和伊利這兩個乳業巨頭幾乎瓜分了每年最熱門的綜藝節目。2019年與2020年的《青春有你》和《創造營》系列都是由蒙牛冠名贊助。


到了2020年,品牌營銷預算普遍縮水,綜藝電視劇招商困難,但選秀節目依然搶手,從飲品到洗護、美妝再到服飾,單2020年上半年就有50多家品牌贊助了選秀節目。市場看好偶像選秀這一類型節目,其實是看好偶像市場背後的粉絲經濟,那些為選手瘋狂的年輕人,正是快消品牌眼中一茬又一茬的“韭菜”。


選秀節目的亂象


事實上,選秀節目衍生出來的亂象遠不止這次的“粉絲為打投偶像倒奶”事件,粉絲“集資”也是被頻繁提及的問題。


“集資”即為粉絲們口中的“集中資金辦大事”,大多由後援會、粉絲站等具有一定話語權的組織發起,並將其用於打投、應援、買燈牌等廣告位、為偶像買禮物、證明偶像的粉絲購買力等。早在2018年,《偶像練習生》就曾以粉絲集資超2000萬元、決賽門票最高炒至1.8萬元的消息震驚業界。


在僅僅2個月多後,騰訊的一檔《創造101》,又以超4000萬元、幾乎翻倍的驚人數據,再次刷新粉絲集資金額紀錄。與此同時,根據《創造101》的投票規則,粉絲還可以在節目播出平臺花錢買票——在視頻會員每天可為11名選手各投11票的前提下,一張30元的定製卡可額外為自己心儀的選手再投121票。


然而,粉絲集資持續升溫的同時,後援會“攜款潛逃”的劇情也在反覆上演。早在2018年,《創造101》結束當晚,就有消息稱,某選手粉頭捲款跑路,“喜提海景房”。


為了規範粉絲應援,2020年2月,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曾在廣電總局網絡司的指導下,發佈《網絡綜藝節目內容審核標準細則》。其中明確規定,“節目中不得出現設置‘花錢買投票’環節,刻意引導、鼓勵網民採取購物、充會員等物質化手段為選手投票、助力。”


但粉絲集資、打榜投票與商品掛鉤等亂象並未就此熄火。數據顯示,2020年《青春有你2》播出時,粉絲集資總額超過8900萬元;其中,單一選手的粉絲集資總額就超1498萬元。


“倒牛奶”事件背後,選秀節目亂象叢生,平臺和廣告商誰該負責?

圖/視覺中國


而在2021年3月14日,《創造營2021》和《青春有你3》的多位選手開啟“限時集資”比賽時,短短5個小時內超600餘萬元現金的集資數則一度讓專注打榜投票的交易平臺“桃叭”崩掉,後者創立不過2年,卻已經成功收割200萬用戶,佔據著約90%的市場份額。其中,《創造營2021》愛豆劉宇的粉絲更是創下了5小時集資344萬元的逆天紀錄。


如果這次不是“倒牛奶”的短視頻被曝光,也許人們永遠不知道,一檔選秀節目會白白浪費掉這麼多牛奶,而這種現象,其實是節目製作平臺、品牌贊助商以及粉絲文化“合謀”的結果。


此事之所以破圈,還有一個背景,4月29日,我國反食品浪費法正式開始施行,此後再出現買奶不喝、直接倒掉的行為,就是違法行為。


“選秀節目的這種打投模式在整個發展過程中,確實存在著畸形發展的一些趨勢,這次的倒奶事件其實也是長期積累下的一個必然結果,不發生這個問題,也可能發生其他的問題。”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卜希霆告訴AI財經社。


卜希霆還表示,“但這次倒奶事件發展到了一個極端,也說明我們在治理這方面,沒有治本,可能還是存在著懲罰的力度和機制不夠的問題,才使得這種現象愈演愈烈。”


事實上,在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發佈的暫停《青春有你》第三季節目錄制通報中,已經提到,“第一時間約談了愛奇藝相關負責人,要求該平臺嚴格落實廣電行政部門有關管理規定,切實履行網絡視聽平臺主體責任,完善節目管理制度,認真核查並整改存在的問題。”


很顯然,針對選秀節目亂象的整治已經開始了。


本文由《財經天下》週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