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葷不素,笑死人不償命。笑話10則

1、妙處難學

有個人對兒子說:“你的一言一行,都要學習老師的所作所為。”兒子答應遵囑。一天,兒子陪老師吃飯。老師怎麼吃,他就怎麼吃;老師怎麼喝,他就怎麼喝;老師轉轉身,他也轉轉身。老師看看學生的模仿,不覺暗暗發笑,一笑,打了個噴嚏。學生也想打噴嚏,可怎麼也打不出來。沒法,便對老師深深鞠了一躬,內疚地說:“老師的妙處,實在難學啊!”

2、直走橫行

一個罪犯到服役的地方,監管的軍官想勒索他的錢財,故意讓他在前面走路。罪犯遵令走在前面,軍官罵道:“這麼走,我成了你的隨從了。”又叫罪犯到他身後去跟隨保護,罪犯又遵令走在後面,軍官又罵道:“這麼走,是我給你開路了。”罪犯不知所措,只得跪下請教:“我該怎麼走才對呢?”軍官道:“你如果每月送我些銀錢,直走橫行,都隨你便!”

3、僱秋蟬好

有個富翁,對待僕人很刻薄,從不讓他們吃飽穿暖。一天,他在花園裡飲酒吟詩,知了在樹上鳴叫。僕人故意問:“老爺,樹上是啥東西呀?”主人不耐煩地答道:“這也不懂?秋蟬!”問:“秋蟬吃什麼?”回答說:“餐風飲露。”又問:“秋蟬要穿衣服嗎?”答:“用不著!”僕人說:“那好,讓秋蟬來侍候老爺,可比僱用我們省開銷!”

4、屍體賣錢

一個富翁病了很久,只因他視錢如命,便撐著不肯請醫服藥,眼看就要死了。彌留之際,對妻子說:“我一生想方設法積錢,好容易才攢下這點錢。我死後,可把我的皮賣給皮匠,肉賣給屠夫,骨灰賣給漆店,你要記住呀”說完,眼睛一閉,死過去了。忽然,又微微張開眼睛,用盡最後的力氣,斷斷續續說:“現在,現在的人,都不能相信,千萬不能賒賬,一定要——要現錢!”

5、怕汪公公

明朝有個宦官叫汪直,權勢很大。皇帝以下的人,個個都怕他。一天,皇帝看戲。演員演完戲,又扮成醉鬼,在街上搖來晃去,大罵朝廷裡的一些大官。別人警告他道:“你不要亂來,某王公來了,某閣老來了。”演員理也不理,照舊罵著。有人便喊:“汪太監來了!”這一喊真靈,演員馬上恐懼地跪在地上,喃喃說道:“在這世上,我只知有汪公公,別的隨便哪個我都不怕。”

6、井中短魚

店主招待客人,每次吃飯總要做魚,但就是隻見頭尾,很少有中間的肉段。客人問道:“店主啊,您的魚都是從哪裡弄來的呀?”主人答:“都是池塘裡養的。”客人說:“恐怕是井中養的吧,不然這魚怎麼長得這麼短?”

7、不識書禮

海濱有個平庸的書生,因家事告狀,見縣官時冒稱是名儒弟子。縣官看他禮儀極差,就斥責說:“你既為儒門弟子,為何不識禮?”這人說:“我生長在海濱,豈會連“鯉”都不識?鯉有北斗七星,信奉道教的人忌食。”縣官說:“我講書中之禮,誰問你鯉魚了!”生氣地要鞭打書生。書生又認“書”為“須”,急忙辯解說:“大人搞錯了,有須的是鯰魚,不是鯉魚啊!”

8、詠詩相嘲

某學究教某東家子弟,東家給他的待遇很差。他即作詩譏道:“今年到此是我差,吊死須尋大樹丫,東道家家窮似蝨,學生個個懶如蛇。三餐薄粥稱供飯,四季清湯當茶點。如此教兒能長進,滿村都是做官家。”東家反嘲說:“今歲請師是我差,吟詩恰似口生丫,道是畫虎反成狗,子弟成龍又變蛇。不識天文與地理,只貪盞酒與杯茶,之乎者也行行錯,誤了多多少少家。”

9、不識平仄

某人宴請私塾先生,這先生豪飲不歇,主家的妻子看了急起來了,就關照侍者故意在客人面前斜側著拿酒瓶,以示酒已盡,讓他自己停下不喝。這私塾先生酒興正濃,絲毫不覺,主家妻子急不可耐,在內室中大聲呼叫了起來:“快休請此先生了,連瓶側(與平仄音近)都不識。”

10、開了藥鋪

某人外出,多年後歸家,其妻已生得三個兒子。丈夫正在驚訝妻子怎麼沒夫會懷胎,妻子卻先開了口:“您外出這許多年,害得我朝朝想您,夜夜思您,思想至極生得三子,所以我把他們的名字都起得很有深意:長子叫‘遠志’,想您遠在它鄉;次子叫‘當歸’,想您歸來;小子叫‘茴香’,想您回家鄉。”丈夫苦笑說:“我若再做幾年他鄉客,家裡定能開個新藥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