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退休老人的退休費如何計算?看看我們的養老金計算公式

很多人可能一些養老概念沒有搞清楚。退休費(退休金)實際上已經是老概念

了,實施養老保險制度以後,大家養老領取的待遇叫做養老金。

退休費,是國家1957年實施退休制度時明確的退休待遇的名稱。相應的退休待遇,一般是由用人單位承擔。退休費的計發是根據職工檔案中的工齡,確定退休前本人標準工資的一定比例,一般是70%~90%。

2021年退休老人的退休費如何計算?看看我們的養老金計算公式

1991年我國實施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養老待遇就成為了養老金。2014年10月,國家對於機關事業單位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領取的待遇也叫作養老金了。

2005年,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明確了現在我們使用的養老金計發辦法。退休領取的基本養老金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

2021年退休老人的退休費如何計算?看看我們的養老金計算公式

基礎養老金是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和本人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一年發給1%。

這種計算模式,實際上是國家提出的減少社會收入分配差距的一種方案。

本人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實際上是本人平均繳費檔次乘以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如果說我們始終平均按照100%的社平工資繳費,那麼平均繳費檔次就是100%。本人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就是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100%。如果始終按照60%基數繳費,相應的繳費工資也就是60%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由於我們在計算養老金的時候,使用的是社平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數,實際上就是對繳費基數較低的人群拉一把,讓他們計算的養老金向社會平均工資靠一靠。對於繳費基數較高的人群限一下

,也要向社會平均工資降一點

按照60%基數繳費12個月,退休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按照100%基數繳費12個月,退休可以領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如果是300%基數繳費,只能領取2%的社平工資。

2021年退休老人的退休費如何計算?看看我們的養老金計算公式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的餘額是怎麼形成的呢?每月按照繳費基數的8%記入個人賬戶,然後每年按照國家統一的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計算利息。2005年以前記入比例一般是11%,不過當時的養老金計發方式也跟現在不同。

2016年開始相應的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由人社部統一公佈,一般比較高。這幾年一般在6%~8%以上。

個人賬戶的餘額雖然形成非常複雜,但是我們都可以通過社保系統的有關信息進行查詢,比較直觀。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計發月數2005年公佈以後沒有變化。當時是根據200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平均壽命,以及4%左右的個人賬戶逾期收益率推算而來,理論上應當每一段時間修訂一次。目前60歲退休是139個月,55歲退休是170個月,50歲是195個月。如果65歲退休,計發月數是101個月。

如果個人賬戶餘額有5萬元,60歲退休每月可以領取360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

除了上述兩部分養老金待遇以外,個別參加工作較早,在實施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以前參保繳費的職工,和有視同繳費年限的職工,會額外計算

過渡性養老金。其實主要還是由於之前的年限,缺少了個人賬戶養老金和企業年金待遇。

另外,機關事業單位2014年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為了保障新辦法和老辦法退休待遇的平穩過渡,國家規定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為10年過渡期。過渡期內要進行新老辦法退休待遇比較,以此確定發放養老金數額。

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計算大體就是這個樣子。但是這只是開始,國家每年會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社會平均工資增長情況以及物價上漲情況,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進行適時調整。2021年養老金將是第17年連漲,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的養老金增加了3~4倍老人們的養老金還是會越來越高的。所以,參加養老保險非常划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