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市民餐桌种菜养鸡——爱辉区幸福乡长发村发挥地缘优势助农增收

 “你家的鸡舍可真干净,一点儿臭味儿都没有。”4月12日,记者来到爱辉区幸福乡长发村养殖户赵胜利家,身穿工作服的赵胜利正在给鸡舍消毒,三层鸡架2000多只鸡规规矩矩地等着主人投食喂水。“等条件允许了,我就扩大养殖规模,把鸡舍改造得再现代化一些,安装一套先进的笼养设备,喂食、饮水、通风、排便、出鸡都能自动化处理。”


  近年来,长发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城边村的地缘优势,瞄准市民餐桌,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群众增收致富找路子、谋发展。
  在村民初殿军家蔬菜大棚里,温度达30多摄氏度,48岁的初殿军和爱人正把温室挪出来的生菜、油麦菜苗往地里栽,尽管穿着短袖,汗水还是顺着他们的脸颊往下淌。“我家父辈就会种菜,村党支部鼓励引导我们种植无公害蔬菜,前阶段发生疫情道路封闭,村里还出车帮我们购买菜籽和加温设备。我家今年种了3000多平方米的蔬菜,有西红柿、豆角、西蓝花、小白菜,第一批菜过了‘五一’就能端上城里人的餐桌。”
  “我们村离黑河市区近,我们就琢磨怎么把资源优势与城区需求结合起来,更好地对接城市消费。现在人们吃东西讲安全,我们就想把长发打造成黑河市民的品质大厨房,大力发展无公害生态农业、特色养殖业、城郊旅游餐饮业,让市民吃得更安全更放心。”长发村党支部书记张守江说,目前全村种植棚菜农民有40多户,面积近百亩。
  长发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农户”的抱团发展模式发展产业,把组织优势转化为致富优势,通过村党支部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发挥带动作用,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为了提高农户种植水平,村党支部主动联系市、区农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黑加仑、马铃薯、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业的高产优质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进行指导,制定了有机、绿色、无公害蔬菜肥料和农药使用标准,做到产、供、销、技术指导、信息一条龙服务,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他们还针对人多地少、富余劳力较多、毗邻城郊、信息畅通的实际,鼓励村民发展特色养殖业,长发村的牛奶和鸡蛋源源供应着黑河市民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