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避開這些誤區,光有廖彩杏書單也只能事倍功半

這年頭,凡是關注英語啟蒙的家長應該都知道廖彩杏吧!與汪培珽、吳敏蘭一起,並稱臺灣英文啟蒙界三大咖。

不避開這些誤區,光有廖彩杏書單也只能事倍功半

廖大咖本身是英語老師出身,但卻在她的《用有聲書輕鬆聽出英語力》中強調:不必先認單字、不必先學音標、不必先學文法、不必中文翻譯,沒有抽問考試”的“四不一沒有”原則。僅僅需要準備有聲書,按下播放鍵,書勾小勾勾,三步驟,只要一年的灌溉,孩子的英文種子就能萌芽,自然而然愛上英文,說上一口字正腔圓的好英文。

相較於汪培珽、吳敏蘭的書單,廖彩杏的英文有聲書學習法是最接地氣,最簡單易行的英文啟蒙方式,因此也備受寶媽界追捧。

坦白說,我自己也是廖粉一枚!

廖彩杏書單有幾點是我比較認可的:


1、繪本是其主要材料

前兩天一個專業英語機構的人跟我聊如何做繪本精讀的話題時,我才發現從事多年這個領域的人也是分級閱讀與繪本傻傻分不清楚。

大家都知道,我近期在做分級閱讀分享營,但是我一直認為,繪本才是學齡前孩子的“主食”。因為繪本對於激發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思維力、想象力是分級閱讀不可比擬的。

雖然說,孩子讀分級閱讀輸出更快,但是長期效果來看,繪本是不可被取代的。

這也是我比較推崇廖單的重要原因。


2、注重韻律感的培養

廖單中很注重韻律感的培養,比如第一階段鵝媽媽童謠、押韻繪本居多。

不避開這些誤區,光有廖彩杏書單也只能事倍功半

韻律感對於將來英文學習以及閱讀的重要性,在我之前的文章《哈佛教授給我的啟發:啟蒙階段這件事不難,卻可能拉開孩子閱讀能力上的差距》中強調過,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標題,看到相關文章。


3、書的內容、音頻都很棒

廖大咖說過,好的故事書不止是一本書,更可以是一場遊戲。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不避開這些誤區,光有廖彩杏書單也只能事倍功半

就說《Go Away, Mr. Wolf !》這本書,不僅書特別棒,音頻也非常非常有感染力!

Go Away, Mr Wolf來自WE親子繪本悅讀00:0003:21

如此有感染力的音頻,特別能夠吸引娃兒的關注!我跟Eric就一起演繹了不下五次這個故事。

好了,言歸正傳!今天其實是想說說,因為我自己以及身邊很多人都在用廖單,在大家交流中我發現的幾個誤區, 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啟蒙效果,所以特地今天拿出來跟大家說叨說叨,希望我們在英語啟蒙的路上都能避開!


光聽書不看書

聽故事而不是一起讀繪本,我發現還不只是個別家庭現象。

曾有人說過,“繪本,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座美術館。”

對於這一點,深以為然。

對於低幼的孩子需要靠畫面來幫助理解繪本,圖畫書能夠幫助孩子在腦海當中建立起畫面感,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提高孩子的藝術修養。

這點在我之前的文章《關於繪本閱讀的這些坑,90% 家庭都入了!》中也有提到。


點讀筆替代音頻與共讀

這也是非常多家庭存在的現象。

很多寶媽擔心自己發音不標準,所以每到讀繪本,就要拿出點讀筆,每次買書,必須問有沒有點讀包。

看過廖彩杏書的小夥伴應該也留意到,廖大咖說到要讓孩子讀音頻時,特別提了句不是點讀的那種。

熟悉我的小夥伴也知道,我家有三隻點讀筆,但我們用的頻率確實很低!

不是說不能用點讀筆,而是不能用點讀筆替代親子共讀以及妨礙親子共讀!

以我的經驗,如果點讀筆替代親子共讀或在親子互動過程中過多依賴點讀筆,孩子啟發、觀察、思考、互動的過程就會受影響

同為臺灣英文啟蒙界三大咖之一的吳敏蘭也曾說過,“親子共讀,讀的是一個氣氛,一個溫暖,一個回憶”。

所以,當然也會影響親子共讀的這個氣氛哦!

而聽連續性的音頻的過程,更能夠有助於在大腦中建立相應的畫面,同時孩子也能夠更專注。


嚴格按照書單

很多人更關注的是廖彩杏書單,而不是書單背後的理念。

確實,按照書單來讀,省去了很多家長選書的時間。

但我更認為廖彩杏提供的是方法,是選擇繪本的方法,閱讀繪本的方法。

廖單裡多數是繪本,就很難像分級閱讀那樣,難易程度分的那麼的清晰,確實也存在偏難的內容在前面的階段的現象。

那麼,在用書單的過程中,如果有的書小朋友當下確實是不太感冒,就建議先放一放,可先讀下一本書。甚至放下廖單,先讀讀其他孩子感興趣的繪本。

另外,既然廖大咖提供的是方法,我們在選親子閱讀的書時,也可以參考廖單的書,比如在插畫上、趣味性上、重複句上、以及音頻音效上多維度進行判斷與選擇。這些更是我在廖彩杏書上收穫的有價值的建議。


根據生理年齡來選書

我發現很多人有一個比較奇怪的認知,就是年齡大一點的孩子似乎就理所應當比年齡小一點的孩子更厲害一些才是合理的。

那麼,在閱讀上,很多人也會認為年齡大一些就必須比年齡小一些的讀的更難一些才行。

這一點我一直是存在質疑的。

所以在給身邊的朋友推薦書的時候,我不太習慣說這本書適合多大年齡的孩子,因為這需要看這個孩子的閱讀積累,接觸英語的時間長短等方面。

這在廖彩杏的書裡我也看到同樣的觀點。她提出生理年齡與英語年齡的概念。

廖彩杏在書中認為:

生理年齡與英文年齡是不一樣的,孩子的年齡或許是五歲、十歲,但若無法用流利的英文掌握一本適合三歲幼兒閱讀的英文童書的內容,我會認為他們的英文年齡都是零歲。既然英文年齡是零歲,那就得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從最基本的開始,請他們把自己當初嗷嗷待哺的「英文嬰兒」,把英語當成母語來學。

所以,家長在為孩子選書的時候,不能只參考孩子的生理年齡,這樣很可能你選的書不合適,孩子也就不那麼感興趣了!


閱讀過程一定不翻譯中文

這個問題也是很多小夥伴在問的。

關於這個問題廖彩杏觀點是“沒有母語翻譯,孩子也有能力在自己的摸索下,看懂和聽懂英文故事”。

但汪培珽則建議對於中文非常強勢的孩子,為怕一開始就排斥英文故事,可以一句英文一句中文,但等到孩子對故事熟悉了,就可以不用逐字翻譯,直接念英文。

其實這兩個觀點不矛盾。總體來說,以不抹殺孩子興趣為核心就對了。

比如,有的孩子很小就開始接觸英文或者有一定的英文年齡,那麼完全可以按照廖彩杏的說法來做。但有的孩子可能到了五六歲才開始英文閱讀,這時候中文已經非常強勢了,如果孩子要求翻譯的話,就可以按照汪培珽的建議來做。

父母無需執拗於必須翻譯或者必須不翻譯的條條框框,一切以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來靈活應變,才是真理!

光學其形而會錯意

廖彩杏強調反覆聽,這個效果確實很好!

但是,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家庭在操作上過於刻板照搬。

比如有的虎媽為了反覆聽,即使孩子反感不想聽了,依然要求今天必須聽完,否則就別想睡!

這樣可就大大違背了廖彩杏的核心觀點:激發孩子的興趣。

很多孩子大了,興趣點多了,自然注意力更容易被分散。有時是會出現不想繼續讀、繼續聽的情況。那麼,就根據孩子當下的興趣,去選擇他感興趣的事情去做就好了。

最後,彩蛋環節!

我給大家蒐羅到了廖彩杏全套資源,包括廖彩杏《用有聲書輕鬆聽出英語力》的電子書+第1周到第52周全套書(電子資源/音頻/視頻)+計劃實施表格!

應該說從理論到方法到素材到實踐該需要的東西都一應俱全啦!

有需要的親可以在公眾號WE親子繪本悅讀後臺輸入關鍵詞“廖彩杏”,獲得全套資源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