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悲填柳絮詞,陳曉旭濡墨柳絮詩

在《紅樓夢》第七十回中,由史湘雲提議,林黛玉拍板,邀請薛寶釵、薛寶琴、賈探春和賈寶玉共六人齊聚,以柳絮為題,不填慢詞寫小令,詞牌各異,燃香定時,完後再評點優劣。湘雲先前已寫好,眾人稱讚了一番,黛玉、寶釵和寶琴按時完成作業。探春拈得《南柯子》,只寫出上半首。寶玉拈得《蝶戀花》,一句未得。看看香將燃盡,突然來了靈感,抓過探春的素箋,提筆續完下半首,意境不錯,但仍遭到大家嘲諷:“正經你份內的又不能,這卻偏有了。“眾人一致推寶釵填寫的《臨江仙》為尊。對黛玉的評點是:纏綿悲慼,讓瀟湘妃子。

林黛玉一一《唐多令》

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對成毯。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

草木也知愁,韶華競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詞作借詠柳,感懷自已的身世,抒發孤寂悲愁之情。柳絮如楊花一樣,隨風飄飛,一團團一簇簇散去,落在草上,落在地下,落在水裡,落在樓旁。花落香殞,東風無情,春天不管,誰會把我挽留!哪裡才是奴的歸宿?真個無奈,聽天由命吧。託物感懷,物我交融,纏綿悲極。

紅劇導演王扶林在全國物色扮演林黛玉這一主要角色,費盡心血。林黛玉毛遂自薦,給王扶林導演寫了一封自薦信,並附上十四歲時所寫柳絮詩一首:

我是一朵柳絮,

長大在美麗的春天裡。

因為父母過早地把我遺棄,

我便和春風結成了知己。

我是一朵柳絮,

不要問我的家在哪裡。

願春風把我吹到天涯海角,

我要給大地的角落帶去春的消息。

我是一朵柳絮,

生來無憂又無慮。

我的爸爸是廣闊的天空,

我的媽媽是無垠的大地。

自由詩一百零九字,清新明快,簡潔淺近,借柳絮直抒胸臆,一個豆蒄年華少女躍然紙上。她讚美春天,識春風為知己。她好想當春天的形象大使,與春風一道到世界各地傳遞春的信息。她心地敞亮,視爸媽為天地。

兩相較,大相庭徑,意境截然不同。一個說悲苦,一個是讚美,一個多愁善感,一個純良天真。陳曉旭扮演林黛玉,已十八歲,亭亭玉立,不是當年那個小女生,心智已發生重大變化。隨著拍攝的推進,她一步步進入角色,自已就是林妹妹,從此再也無法走出來。如果此時讓她再寫一首詩或詞,一定不是原來的樣子,一定是情切切、意綿綿和愁苦不堪的,字字血,聲聲淚,緣由是入戲太深!我也許武斷了一些,或許不是那樣。

得了癌症為了形象,“質本潔來還潔去“,拒絕治療。後乾脆出家,不久就逝世了,令人唏噓。八七版《紅樓夢》劇是經典,無法超越,世上再無陳曉旭。

林黛玉悲填柳絮詞,陳曉旭濡墨柳絮詩


林黛玉悲填柳絮詞,陳曉旭濡墨柳絮詩


林黛玉悲填柳絮詞,陳曉旭濡墨柳絮詩

“寶哥哥“歐陽奮強現在是國家一級導演,執導過多部電視劇,曾獲得中宣部兩個“五一工程獎“和六個全國“飛天獎“。前段時問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播出了由他執導的31集電視劇《一諾無悔》,該劇熱情謳歌了優秀縣委書記、《時代楷模》廖俊波的先進事蹟。現在歐陽奮強57歲,頭髮花白,育有一女。

"寶姐姐“張莉已55歲,定居加拿大多倫多,至今未婚,孑然一身。1992年在國外拍了一部電影“浮雲“後便從文藝界退出,搞起了房地產,收穫頗豐,擁有自已的豪宅。發在網上的本人照片優雅清新,和在紅劇中的寶釵有了很大差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