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教育”坑了多少孩子,父母必知的早教三大误区,避坑要趁早

Hello,我是家庭教育指导师Matt,提倡体验式家庭教育,倡导科学育儿、理性育儿。

今天和大家聊的话题是:超前教育的三大误区

“我儿子今年3岁,已经可以认字。”,“我闺女5岁了,认识1000个汉字”,这些家长疯了吗?

关于几岁认字,先告诉大家一个结论。

耶鲁大学格塞尔儿童发展研究所的创始人、心理学家阿诺德·格塞尔博士说:“从长远角度来看,孩子从三岁、四岁、五岁、六岁甚至七岁开始认字,将来都没有任何不同!”

打脸吗?脸疼吗?

为什么呢?5岁之前单纯识字没有意义,因为语言的能力重要阶段是在6岁以后,所谓语言能力其实就是掌控文字的能力,如果孩子只认字但不识意,不仅没用,那孩子并不会比别人有多优秀。

家长干吗都这么着急去给孩子灌输一些本不应该学的内容?有些家长坚定地认为,不超前就一定会落后,由此产生了焦虑,焦虑的情绪让家长盲目进入教育误区。

“超前教育”坑了多少孩子,父母必知的早教三大误区,避坑要趁早

Matt老师能够理解家长的这种焦虑,的确,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如果你不优秀,真的很容易就被淘汰,所以,在这种为了培养孩子更加优秀前提下,家长反而更容易掉进教育误区。

关于教育误区,通过不同的角度也都讲过很多次,今天,Matt老师围绕“超前”总结三大教育误区。

“超前教育”坑了多少孩子,父母必知的早教三大误区,避坑要趁早

第一,只能赢不能输。

家长之所以要超前,是希望孩子赢,是因为不敢输,也输不起。所以,家长会要求孩子在任何方面都不能落后于人,不能拿第一,也要进前三,否则上纲上线的话就来了。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教育误区,因为家长固执地认为,只有第一才算是优秀,只有第一才能立足未来,认为自己很普通,但不接受孩子也同样普通。在这种极端的观念下,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其结果是怎么样,不用举例子,身边太多了。

家长要懂得一个道理,输并不可怕,可怕是输不起,天底下没有常胜将军,如果一个人没有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那他最终不会赢,但一定会输得很惨。

“超前教育”坑了多少孩子,父母必知的早教三大误区,避坑要趁早

第二,只看别人不看自己。

这些家长的特点是,眼睛里只会盯着别人的成绩,然后去比自己孩子的成绩,只会拿别人的优点去比自己孩子的缺点。嘴里总是说在,看看人家那孩子。这时候是不是回怼一句,那你给他当妈去吧。是不是很拽。

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都是不同的,作为家长更应该去挖掘、放大孩子身上那些优点,哪怕是看上去很不起眼的一点,而不是总盯着缺点不放。这些家长们有没有换个角度想过,当你去真正挖掘出孩子身上的特长并尽可能去推动后,那些你本来关注的缺点,逐渐都消失了。

“超前教育”坑了多少孩子,父母必知的早教三大误区,避坑要趁早

第三,只看结果不要过程。

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只顾低头走路的人,永远领略不到沿途的风光,生命不在于结果而在于历程!这是在描绘人生,这更是一种人生观。放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有着特别的启发。孩子的任何成绩都只是一种阶段性小结,学习的目的是掌握知识和技能、是培养兴趣,以及塑造完整的人设与思想,而这个目的是要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如果家长只看重结果,就会导致忽视了过程的重要,试想,如果把重心放在过程里,那结果会不会自然而来呢?有时候,父母看问题的角度会直接影响对孩子的教育、培养。

教育的误区太多、坑太多,一不留神可能就会掉进去,不过,没关系,重点是在于,家长要经常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坑,另外,焦虑心情对于教育孩子没有益处,所以,放松心态,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是Matt老师,感谢大家关注,欢迎留言评论。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