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5年CBA選秀之路,歷屆狀元表現如何,中國籃球出路在哪

方君磊,首屆CBA狀元

CBA選秀開始於2015年,可惜因為諸多原因,那一年許多球員並沒有被選上,只有方君磊一人被北控男籃選為狀元秀,由此CBA第一個狀元便誕生了,但是方君磊的CBA生涯並不順利,首個賽季僅僅出場了1場,僅僅出場了2.3分鐘,拿到2分1助攻,此後便沒有被獲得出場機會。

淺談5年CBA選秀之路,歷屆狀元表現如何,中國籃球出路在哪

方君磊

郭凱,2016年CBA選秀狀元

2016年CBA選秀大會上,郭凱被廣州龍獅隊選為CBA狀元,司職中鋒,來自北京大學,身高2.04米,體重104kg,參選年紀24歲,菜鳥賽季總共出場18場,場均11.5分鐘,拿到1.8分1.5籃板0.4助攻的數據,PER綜合表現值為3.6。本賽季19-20賽季是郭凱的第4個賽季,可惜在11月8日與北控男籃的比賽中不幸受傷,賽後被診斷為右腳腳底筋膜撕裂,無法參加球隊剩餘比賽,本賽季僅僅出場3場,場均出場23.7分鐘,砍下8.7分4.7籃板1.7助攻2.3搶斷1.7蓋帽。

淺談5年CBA選秀之路,歷屆狀元表現如何,中國籃球出路在哪

郭凱

郭凱是廣州龍獅不可缺少的主力球員,儘管進攻端表現一般,但是防守端擁有積極的防守態度,經常帶動隊友,傳遞正能量,而且在對抗一下國字號球員的時候,表現的很強硬,並沒有畏頭畏尾,場均2.3個搶斷便足以證明。郭凱目前27歲,正值職業巔峰時期,可不幸的受傷給他帶來很大的打擊,希望等他歸來,依舊那個血氣方剛、渾身充滿正能量的郭凱。

陳盈駿,2017年CBA選秀狀元

2017年CBA選秀大會上,八一男籃雖擁有狀元籤,但是最終還是選擇放棄選秀,因為他們並沒有看中本屆參加選秀的球員。因此廣州龍獅隊繼承狀元籤,隨後將陳盈駿選為CBA狀元,司職控球后衛,來自臺灣,身高1.82米,體重89kg,參選年紀25歲,菜鳥賽季總共出場23場,場均30.4分鐘,拿到10.2分2.7籃板1.9助攻的數據,PER綜合表現值為11,表現堪稱驚豔。賽季結束後,陳盈駿作為CBA選秀開始後的第一個場均10分的球員,頓時被媒體、球迷追捧。目前兩個賽季過後,19-20賽季也已經進行了大半個賽季,他的表現又如何呢?

淺談5年CBA選秀之路,歷屆狀元表現如何,中國籃球出路在哪

陳盈駿

本賽季陳盈駿場均出場35.2分鐘,砍下13.9分3.0籃板4.3助攻1.0搶斷,PER綜合表現值為9.2,。他是廣州龍獅隊目前的本土當家球星,進攻端突破速度快,高球商視野寬闊,傳球富有創造性,防守端也有富有激情,去年也獲得11月度的最佳星銳球員。總的來說,陳盈駿目前26歲,由於身高的侷限性,想要有更高的成就就需要加倍的努力,加強三分投籃能力,希望打出更好的表現吧。

姜宇星,2018年CBA選秀狀元


淺談5年CBA選秀之路,歷屆狀元表現如何,中國籃球出路在哪

姜宇星

2018年CBA選秀大會上,姜宇星被吉林男籃選為CBA狀元,來自NBL河南隊,身高1.93米,體重88kg,參選年紀24歲,菜鳥賽季總共出場48場,場均32.2分鐘,拿到7.9分4.4籃板2.2助攻的數據,PER綜合表現值為11.6,這一表現雖然不及上賽季陳盈駿的表現,但是他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本賽季是他的個人第2個賽季,總的來說表現更為出色,場均出場34.3分鐘,砍下11.5分4籃板2.2助攻1.9搶斷,投籃命中率高達64%,全聯賽第一。不可否認,姜宇星本賽季更為出色,漸漸進步了,目前25歲,仍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希望他在CBA聯賽好好磨練自己,將來能有更出色的成就。

王少傑,2019年CBA選秀狀元

淺談5年CBA選秀之路,歷屆狀元表現如何,中國籃球出路在哪

王少傑

2019年CBA選秀大會上,王少傑毫無疑問的當選本屆CBA狀元,被北控男籃選中,來自北京大學,身高2.08米,體重105kg,參選年紀23歲,本賽季總共出場30場,場場首發,不僅深得主教練馬布裡信任,而且王少傑也是被媒體、球迷一致認為是CBA選秀中最有天賦的球員。目前場均24.3分鐘,拿到8.3分4.8籃板0.2助攻1.1搶斷的數據,PER綜合表現值為10。

值得一提的是,上賽季北控男籃是CBA倒數第一的球隊,而本賽季球隊戰績已經蛻變為CBA前八行列,不得不說,北控男籃的進步很大,這也多少跟CBA狀元王少傑的加盟有關,其次還有孫悅的迴歸,外援的變動有關。

淺談5年CBA選秀之路,歷屆狀元表現如何,中國籃球出路在哪

19-20賽季歷屆狀元數據對比

總結:CBA聯賽目前正在快速的發展當中,從近幾年的CBA選秀中可以看出,CBA選秀狀元都有不錯的表現,只不過好像除了狀元之外,似乎並沒有很多選秀球員可以發展的很好。目前除了CBA選秀為CBA輸送精英外,很多的潛力新星都來自各家球隊的青訓,不管怎麼說,他們都在為中國籃球事業源源不斷的輸送一大批有潛力、有天賦的後起之秀,不過單單這些是不夠的,個人認為中國籃協可以適當地增加參加“雛鷹計劃”的人選,希望中國籃球快速發展起來吧,中國男籃加油!

(文/宇文侃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