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剑论治疫得失】“围点打散”思路对了 方法措施失当了


2020年的春节,注定载入史册。一场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从武汉席卷全国,蔓延国外,留下了惨痛的经验教训。

观察本次治疫举措,整体上可以概括为“围点打散”。这是思路很对,可惜方法措施失当了,尤其是“打散”做得不太好。

疫情从武汉暴发,武汉就那个是“点”,疫情暴发前在武汉工作生活的群众是“散”。在武汉封城通知发出在前,生效在后,这个时差扩散了太多得人出去,这个“散”没有全国协同控制好,所以导致后面全国就真的全“散”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怎么做?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即时“封城”,不要留出了近10个小时的空窗期,锁定人员流动性。其次不要像现在那样“封死”不动,而应该分批启动定向“送客”,有序返送原籍,因为武汉承载不了那么大的暴发式医疗需求。这是现在一切矛盾的根本症结所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全国要精准“接客”,返送原籍的群众由各省分层到县进行消化,不能回家,下车之后全部接送到定点区域,统一隔离观察。

“即时封城、定向送客、精准接客”,是一套组合拳,全程要精准控制,这样武汉疫区人员就化整为零进行隔离观察,由全国消化,并且没有系统性扰动其他省市区居民生产生活秩序,而现在等于是全民仓皇失措、风声鹤唳。现在的全国疫情,有点大散乱了。

好在全国上下亡羊补牢,深度纠偏,严格控制流动性,许多村落、小区都是实施“不进不出”的静态防控策划。在疫情“拐点”过后,相信胜利即将到来。经过这场疫情的洗礼,可能我们整个社会将会有新的成长蜕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