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蝗灾的爆发是极端气候现象导致的结果之一

春节后,随着疫情的影响,有一条新闻隔一周多点就要冒个泡,防止大家忘记他。身边不少朋友时不时都要讨论一下,那就是目前在巴基斯坦停下来产卵的蝗灾。

世界级蝗灾的爆发是极端气候现象导致的结果之一

(图片来自Wikipedia /Christiaan Kooyman) ▲

关于这个新闻,来自各个方面的声音都有。有人称浙江的十万鸭军已经集合完毕,即将赴巴铁灭蝗;有的人担心蝗灾会从云南腾冲进入中国,对我国农业造成影响;也有人认为此事件是投资的良机,准备购买或加大有关方面的股票;甚至有人调侃道,这蝗灾来的正是时候,现在桌子上正缺盘高蛋白佳肴。


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视角让人我们对蝗灾产生了一个疑问,蝗灾从哪里来的?怎么会发展成世界级的虫灾?它有哪些防治措施?


持续追踪蝗灾新闻一个月,笔者注意到这些资讯和讨论都围绕着如何消灭蝗灾和未来的预警措施。但笔者在《国家地理》杂志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以下简称:粮农组织)官网上看到的文章,点醒了笔者。现在全球面临的这场蝗灾,绝不仅仅只是一场蝗灾,它其实是一场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在最近几年持续升级带来的一个极端结果。


本文中笔者将结合粮农组织、《国家地理》、《蝗虫过境》纪录片及一些论文和你聊聊,为什么气候变化会是蝗灾的罪魁祸首。


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目前2月份蝗灾的分布情况。


世界级蝗灾的爆发是极端气候现象导致的结果之一

(图片来自:粮农组织每月情况报告)▲原稿图

笔者整理了一份从2018年5月到2020年3月的时间表,先来看看这张表中,蝗灾是如何从无到有,到现在的爆发状态。


世界级蝗灾的爆发是极端气候现象导致的结果之一

(图片来自:http://www.fao.org/emergencies/crisis/desertlocust/en/)▲原稿图


在看完这张图之后,可能你对于这次蝗灾造成的影响还没有概念,笔者简单的和你介绍一下。


世界级蝗灾的爆发是极端气候现象导致的结果之一

(图片来自:http://www.fao.org/emergencies/crisis/desertlocust/en/)▲原稿图

从粮农组织官网实时更新的数据(见上图)中可以看到,现在有2020万人处于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态,而粮农组织要求1.38亿美元用于快速反应和预期行动等等,据最新报道称,目前已收到部分款项并用于蝗群的控制和救助中;对于蝗虫来说,1平方公里的蝗群1天可以吃到相当于3.5万人的口粮;现在受灾地区蝗群进入到繁殖季节,部分地区若虫已经孵化,东非和西南亚已经爆发了蝗灾,粮农组织官网数据显示:“如果危机不加控制,蝗虫数量将增加400倍”。


早在2月11日,粮农组织就向全球进行了预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备,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粮农组织表示,这次非洲蝗灾的波及范围,达到了26万多公顷。


这次蝗灾的影响目前无法估量。对于非洲的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来说,这是25年来最严重的蝗灾,而对于受灾更严重的肯尼亚,上次遇到这种烈度的蝗灾,还得追溯到二战时期。


因而这次蝗灾造成的影响,让人无法诉说。那为什么《国家地理》杂志会说:“气候变化才是这次蝗灾的幕后推手呢?”


据《国家地理》分析,造成这次蝗灾的重要原因,就是印度洋偶极出现了剧烈的变化。

早在2018年的时候,印度洋就处于正偶极状态,即西侧海面的温度高于正常温度。到了去年秋天,正偶极已经达到了1870年以来第二高的水平。


因印度洋偶极的极端表现,在印度洋的两头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印度洋东侧的澳大利亚,因海水温度偏低,导致季风运动不明显,使得澳大利亚去年迎来了严重的干旱。就在去年,澳大利亚夏季的降水量,不到平均值的一半,直接导致其持续数月的大火。


同时,印度洋的西侧,本次蝗灾泛滥的阿拉伯半岛和索马里地区,海水温度不断升高,带来了异常潮湿的天气。阿拉伯半岛原本很干燥,但是在2018年却发生了两次罕见的气旋风暴。而2019年的情况,《国家地理》杂志更是用“extreme”,极端这个词来形容。而也正是这些罕见的气候现象,符合了沙漠蝗虫生存繁衍的必要条件,成为蝗灾的导火索。


依据《国家地理》杂志梳理了这次蝗灾爆发的三个阶段,笔者整理了时间表,一一告诉你,这气候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了。

接下来出现的地名可能有点多,你可以一边看下面这张图,一边回顾蝗灾发展的这三个阶段。


世界级蝗灾的爆发是极端气候现象导致的结果之一

(图片来源:得到《邵恒头条》为什么要从全球视角看蝗虫?)▲原稿图

具体的文字在这里就不赘述了,详细的见参考资料中,已有作者将形成原因详细解释了。

世界级蝗灾的爆发是极端气候现象导致的结果之一

(图片来自:笔者依据多方面信息资讯整理,因英文水平有限,如有错,请告知以便修改,拜谢)▲原稿图


在今年2月初这次蝗灾进入到爆发期,非洲的蝗虫到达了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亚洲则从伊朗迁徙至印度和巴基斯坦,据中国农业农村部10日消息,今年以来,沙漠蝗在东非、西南亚暴发,对当地粮食和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农业农村部将于3月中旬向东非有关国家派出应急蝗灾防控工作组,与非方共同研究制定防控举措。并应非方要求,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和物资支持。

首先这里先和大家简单说说,蝗灾最佳的治疗时期。

世界级蝗灾的爆发是极端气候现象导致的结果之一

(图片来自http://www.fao.org/emergencies/crisis/desertlocust/en/)▲

世界级蝗灾的爆发是极端气候现象导致的结果之一

(图片来自:2004年《蝗虫过境》的纪录片)▲

世界级蝗灾的爆发是极端气候现象导致的结果之一

(图片来自:2004年《蝗虫过境》的纪录片)▲

根据以往灭蝗经验得知:蝗虫消灭最佳的时候是在卵期(还未孵化的时期),但卵期对农药不起作用,且藏于土里难以发现;当蝗虫孵化后爬出土来,此阶段的蝗虫成为若虫期,也是灭蝗的最佳时期。因此时的蝗虫既没有对农作物构成严重危害,易被发现且易被消灭(喷洒农药、生物治理等手段)。


世界级蝗灾的爆发是极端气候现象导致的结果之一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中国山东省植保总站副站长 王同伟:这个(沙漠蝗虫)个体,就要比东亚飞蝗要大、要壮,我感觉它要比东亚飞蝗要凶猛些,昨天它还咬我。

世界级蝗灾的爆发是极端气候现象导致的结果之一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据巴基斯坦当地植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则表示,交配产卵季节是治理蝗虫的关键节点,如果让蝗虫顺利完成繁殖,成长起来的下一代幼虫将带来更大灾害。


世界级蝗灾的爆发是极端气候现象导致的结果之一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卡拉奇食品安全部植保中心主任 塔拉奇:实际上,在此阶段迁徙的成虫并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但是当虫卵孵化并形成幼虫时,由于它们无法飞行,情况将非常令人担忧。它们将留在这些农作物附近,啃食这些农作物,它们将在几天内就吃光一片地。


据了解,早在2月16日,巴基斯坦初步统计显示,蝗灾已经造成了8万公顷的农作物被毁;而印度政府预测警告称,印度可能在今年6月,迎来更严重的蝗虫袭击。有学者甚至预测,再次来袭的蝗灾可能会导致印度粮食减产三分之一,甚至可能会减产一半。


世界级蝗灾的爆发是极端气候现象导致的结果之一

图片来源:粮农组织 ▲

在非洲和亚洲这两个地区造成的影响已经非常大了。现在东非和西南亚蝗灾已经爆发,而巴基斯坦即将进入到灭蝗的最佳时期,随着北半球气候的变换,新一轮的消灭蝗灾的工作已经开始。

到现在,可能大家产生了一个疑问,既然蝗灾是可控可预防的,每年都会发生零星的小规模蝗灾,为何频繁出现极端气候,使这小规模蝗灾有了天然的“育儿所”,最终形成世界级的蝗灾,直接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威胁人类生存?

在长达近两年的时间里,难道没有没有一个国家或组织来进行有效防控?数千年来,人类历史上无数次发生蝗灾,人们早已积攒了不少防御和预警机制,这些难道都没有用吗?


有的,但这次蝗灾的始发地,不在联合国设立的蝗虫监控网络范围之内,联合国高级蝗虫预测官Keith Cressman说:“没有人知道南部沙漠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偏远的地方,没有道路、没有基础设施、没有Facebook,只有一个个和摩天大楼一样高的沙丘。”。


所以,这次世界级蝗灾发源地十分偏僻,打了人们一个措手不及。在蝗虫开始迁徙爆发之处,受灾地区的国家由于各自种种原因,连最基本的防御措施也没有。在亚洲蝗灾最早侵袭的也门地区。因国家常年战乱,使他没有余力去训练专业人员;而非洲,则因经济等原因,能投入的灭蝗设备及其有限,对于这场蝗灾来说,仅是杯水车薪,用处不大。

世界级蝗灾的爆发是极端气候现象导致的结果之一

目前阶段来说,因蝗灾波及的范围太广,只能依靠国际合作来解决。日前,联合国拨出1000万美元来资助抗灾。而联合国的粮农组织也向国际社会请求帮助,希望能筹集到7600万美元的赈灾款,迄今为止,粮农组织收到或承付的3300万美元。

但——

随着蝗虫继续在整个非洲东部地区蔓延,有关受灾地区需求的更多细节更新了,行动成本已经翻了一番,达到1.38亿美元。在接下来的四个月中,粮农组织迫切需要这笔资金,以帮助政府控制这些毁灭性害虫。毋庸置疑,蝗虫对仍在努力应对长期粮食不安全国家的潜在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世界级蝗灾的爆发是极端气候现象导致的结果之一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官网 ▲


日前,我国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国家林草局三部门联合制定印发《沙漠蝗及国内蝗虫监测防控预案》,《预案》中指出,虽专家分析认为,沙漠蝗迁飞入侵我国的几率很小,但仍须从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出发,统筹做好境内外蝗虫防治工作。


看到铺天盖地的蝗群影像和图片,笔者会持续关注,第一时间和你分享最新的蝗虫迁徙或爆发情况。下一篇文章将为你探秘解读《蝗虫的食用菜谱》,期待与你在下一篇文章中见面。


现在总结一下,文中提到的蝗灾发生及爆发的原因:全球变暖、极端气候现象、干旱等等,导致这些日常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事,竟是同根同源。同样也领悟到了,信息公开和相互帮助在面对自然灾难时,能获得更多的生存下去的概率。


参考资料(本文成文过程比较艰难,阅读文章及资讯挑选比较合适的贴于下方):

  1. 《国家地理》杂志之 今年发生蝗灾的原因
  2. 《蝗虫不能吃,无有效灭杀手段,国家地理提供权威蝗灾知识》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270049/
  3. 《这次蝗灾,真的很凶》 https://xw.qq.com/cmsid/20200219A0C2ZM00
  4. 《为什么你要从全球视野看蝗灾?》
  5. 《东非蝗虫:与时间赛跑》
  6. 《 2019年蝗虫防控技术方案》 http://www.moa.gov.cn/gk/nszd_1/2019/201904/t20190428_6248325.htm 
    《如果蝗灾发生在现在的中国,我国会怎样应对?》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028471/answer/1023227041
  7. 《蝗群重回阿拉伯半岛 让多国陷入紧急状态的蝗灾将如何搅动市场》 http://finance.ifeng.com/c/7uI4tTU9ETA
  8. 《三部门联合制定预案 科学有效应对境内外蝗虫威胁》 http://www.moa.gov.cn/xw/zwdt/202003/t20200309_6338485.htm
  9. 《【世界地理】四分钟了解世纪大蝗灾,就算拥有青藏高原,也不能保证绝对安全》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9707512?from=search&seid=84549785684290666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