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親子閱讀推廣人:8年時間,見證玉林家長對親子閱讀從不瞭解到重視

玉林親子閱讀推廣人:8年時間,見證玉林家長對親子閱讀從不瞭解到重視

親子閱讀受到越來越多家長的重視

玉林親子閱讀推廣人:8年時間,見證玉林家長對親子閱讀從不瞭解到重視

8年前,朱志高還是一名高中老師,從那時起,朱志高開始給6個月大的兒子念各種繪本,從此接觸親子閱讀,並辭職創辦了玉林首家繪本館。

如今,朱志高成了一名親子閱讀推廣人,繪本館的會員從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數百人,玉林大大小小的繪本館已有七八家。朱志高深刻地感受到,越來越多的玉林家長意識到,要從圖畫書、繪本入手,從小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重要性,並紛紛加入幼兒“陪讀”大軍。在此,朱志高借幾名“陪讀”家長的經歷,分享開展親子閱讀的方法。

孩子“坐不住、聽不久”

她用耐心讓兒子愛上讀書

林女士是一名小學老師,兒子2歲時,她便開始給兒子讀繪本。與許多家長一樣,剛開始親子閱讀時,林女士也面臨著同樣的煩惱:孩子坐不住,沒聽幾頁就四處跑、玩玩具。

為此,林女士多次與朱志高交流,朱志高建議她選擇一個相對固定的空間、時間讀繪本給孩子聽,“只要家長堅持,孩子遲早會養成好的閱讀習慣。”於是,林女士按照朱志高說的方法,堅持每天晚上睡前半小時在床上給孩子讀繪本。儘管孩子在床上坐不住,但林女士依然繪聲繪色地讀著繪本,還時不時就繪本里的內容向孩子發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如此堅持幾個月後,林女士驚喜地發現,兒子開始能安靜地聽完一個簡短的故事。漸漸地,兒子專注地坐在她身邊的時間越來越長,還會沉浸在繪本里,觀察、發現一幅幅圖畫裡的各種細微變化、發展,並且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做互動閱讀

激發孩子對繪本的好奇與興趣

為了讓女兒愛上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女兒一歲半時,楊女士便在繪本館裡辦了一張年卡,每天睡前給女兒讀繪本。她欣喜地發現,“對女兒來說,繪本里的圖畫像一個個神奇的世界,格外有吸引力。有時候她白天工作累了,晚上想偷個懶,但每次女兒都會自己抱著書來讓她讀,而且要一本不落地全都讀完才肯乖乖睡覺。”

楊女士注意到,每次她讀繪本時,孩子都很專注地邊聽邊看。通過觀察、思考圖畫裡的內容,女兒的思維能力變得越來越好。“比如畫中有一排貓頭鷹,只有一個是真的,其餘的都是小孩變的。我還沒注意到它們的區別,女兒就指著畫裡的貓頭鷹說,只有這個貓頭鷹的眼睛是睜著的,其他的都睡著了,所以它才是真正的貓頭鷹。”

不僅如此,聽繪本的過程,女兒還掌握了許多詞彙量,語言表達能力隨之提升。所以這三年多來,楊女士一直堅持給女兒讀繪本。但讓她感到困擾的是,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女兒對閱讀的熱愛並沒有隨之增加,反而常常拒絕媽媽給她讀書。

“看電視、玩平板、玩玩具……隨著成長,孩子的興趣轉移了,看書時間佔用了他們的玩耍時間,所以不像幼時那樣喜歡看書。”朱志高的分析讓楊女士深以為然。

遇到此類問題時,家長如何更好地和孩子開展親子閱讀呢?朱志高就此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大多數家長陪孩子看繪本時往往是照念,甚至有的還邊念邊玩手機。其實念也是有技巧的,需要家長全身心投入,語調、節奏隨著情節的發展變化而改變。除了念,家長還可以運用唱的方式給孩子讀繪本。”朱老師邊說邊拿起繪本《花木蘭》向記者唱道,“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在朱老師的吟唱下,文字煥發出了新的生命力。“網上有很多繪本音頻,家長可以多做準備。”朱老師說,隨著孩子能力的增強,家長“陪讀”時可以帶著孩子一起“看圖說故事”,把生活中的事與繪本的內容結合起來“聊書”,甚至可以讓孩子自己動手“畫書”,給繪本畫插畫……通過各種方式讓親子閱讀從家長單純的“陪讀”變成親子互動。

楊女士聽從朱志高的建議,讓丈夫帶著女兒一起“玩繪本”。“有一次她爸爸給她讀繪本,看到書裡的小女兒躲在自己搭建的小房子裡。她爸爸便陪她用被子、桌子、枕頭等各種物品動手做了一間與書裡一樣的小房子,女兒玩得不亦樂乎。我們便趁機和她說,‘原本書裡有這麼多好玩的事物等著我們去發現。’”楊女士發現,通過這種方式參與互動,女兒對繪本的好奇與興趣又被重新激起。

提醒:

父母的焦慮、攀比心理

會讓孩子排斥閱讀

“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閱讀的意義,紛紛加入“陪讀”大軍,想讓孩子從小養成好的閱讀習慣。可實際上,在親子閱讀時,不少家長在操作上存在誤區。

“有的家長很焦慮,把繪本當成教科書來用。”朱老師發現,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讀繪本時,往往會“順便”教孩子認字,把繪本當成了認字的工具。“今天教一遍,明天又教一遍,問多幾次發現孩子還不認識這個字,於是就跟孩子急了。慢慢地會讓孩子覺得讀繪本就是認字,閱讀也會變得毫無樂趣可言。”

此外,朱老師還提醒道,親子閱讀過程中,一些家長還存在著攀比心理,總希望孩子能提前自主閱讀。殊不知,孩子自主閱讀是建立在有了一定識字量的基礎上,大多數孩子是在小學二年級以後才開始能夠自主閱讀。“有些家長讀了幾次之後就強迫孩子自己看,可孩子懂看,家長又不肯讀,閱讀習慣就這樣中斷了。實際上,只要家長堅持、方法得當,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可以從小培養的。”

原標題:朱志高是玉林親子閱讀推廣人,創辦了玉林首家繪本館,8年時間,見證玉林家長對親子閱讀從不瞭解到重視——親子共讀 與孩子共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