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氨基酸和磷肥後,過幾天可以投放蝦苗?該注意些什麼?

正常來講使用氨基酸和磷肥進行肥水,第二天就可以放蝦苗。這些東西主要是培養水體藻類和浮游動物,為蝦苗提供天然餌料,同時藻類可以產生氧氣,滿足蝦苗生長需求。這些肥水產品本身對蝦苗是沒有危害的。

但是一般建議施肥後4-5天再放苗比較好,就是等水色起來並穩定後再放苗,這個時候水質良好、餌料充足,蝦苗成活率高。

使用氨基酸和磷肥後,過幾天可以投放蝦苗?該注意些什麼?


養蝦肥水始於秋,魚塘肥水始於春

稻田養蝦始於秋天,終於春天,魚塘養殖一般春天投苗,冬天收穫,所以蝦塘施肥的關鍵在秋季和初冬。我們主要來看看蝦塘秋冬肥水關鍵點。


關鍵點1:蝦塘秋冬施肥的目的,除了傳統的肥水培藻、改善水質外,還有關鍵的作用是蝦苗天然餌料、防苔、肥草、水體保溫,其中最最關鍵的是肥水培育出蝦苗優質的天然餌料,供秋冬孵化出來的小蝦苗攝食,以便開春提早出蝦苗,賣高價苗,所以蝦塘秋冬必須定期肥水。


關鍵點2:蝦塘肥水時間點,稻田收割後,稻田暴曬5-7天,等稻杆變黃上水,平臺上水後開始肥水,秋天平臺水位淺,氣溫較高,容易來肥,所以要抓住時機儘早開始肥水。


關鍵點3:施肥的種類,蝦塘和魚塘相比,除了要施培藻的肥外,還需要使用肥草的肥,蝦池經常會碰到下了不少肥,水還是清澈見底,肥不起來,主要原因是水草把肥吸收了。水草和藻類大部分營養需求是相同的,所以它們之間存在營養競爭關係,因此蝦塘施肥要同時施用水草肥和藻類肥。

養殖戶在壯草時,喜歡選擇複合肥作為肥料,這樣會讓水草莖葉瘋長,水草容易露出水面,提早開花,這時需要人工去割草頭。因此,最新的技術是狀根控莖葉。最新的技術是含有微量元素、生物肽等壯根因子的產品,這樣才能讓水草的根系發達、並能提升水草的抗逆性,尤其高溫天氣防止其衰老速度。



在生產實踐中,如何簡單判斷池塘水質肥力情況,主要看三點:

第一,透明度25-30cm;

第二,水體呈綠色系或褐色系,在陽光下閃閃發亮,表面沒有浮膜等死亡或老化藻類;

第三,在顯微鏡下觀察,藻形態各異,品種多,而不是某一種藻為主;優勢藻是蝦苗易消化的小球藻、硅藻(小環藻、直鏈藻)等。

小球藻是肥水過程中最常見也是最有效的產品。但是很多養殖戶購買了小球藻後在使用中的效果很難達到預期。那是為什麼呢?其實,大家在一般途徑購買的小球藻活藻種的數量非常少。適合小球藻生長的溫度為 20~30℃,在此溫度下,小球藻會快速繁殖增長死亡。整個生命週期在12天左右。因此在常溫下,小球藻生命週期較短。從生產廠家到經銷商再到養殖戶手中整個過程需要經歷較長的時間。目前最新的技術是將小球藻進行超級濃縮,然後在4℃冷藏保存,運輸過程中冷鏈運輸。這樣,養殖戶收到冷鏈運抵的超濃縮小球藻後,及時放入冰箱保存,使用的時候直接稀釋即可,既方便又能保證效果。



小龍蝦養殖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肥水。而肥水是維持水體透明度,控制青苔的一個重要方法,同時肥水還能夠給小龍蝦提供大量的浮游生物做餌料。

使用氨基酸和磷肥後,過幾天可以投放蝦苗?該注意些什麼?

肥水的時候一般使用基肥加追肥的形式進行的。特別是在放蝦苗之前一定要先將水肥起來。如果不肥水就直接放蝦苗,首先蝦苗進入池塘後會沒有足夠的浮游生物做食物,另一方面水體的透明度會太大,這對池塘的水體養護是非常不利的。特別是青苔非常容易爆發,後期很難管理。


在放蝦苗之前的肥水,一般是使用基肥進行肥水的。而基肥則主要以農家肥為主,比如每畝用腐爛的農家肥或者草糞堆肥400-500公斤,分散堆放在池子中的各個角落,然後再加入河水,經過大概10-15天的時間就可以培育出大量的浮游生物,比如像輪蟲、枝角類或者橈足類等,這樣既能夠給小龍蝦提供大量的浮游動物,又能夠降低水體的透明度。


磷肥在養殖池中也是經常被用來肥水用的。因為磷肥中的磷元素是浮游植物所必需的。使用磷肥能夠更好的培育出更多的浮游植物。而氨基酸通常是在低溫的肥水使用。使用後能夠快速的培育更多的藻類,而在養殖中後期的時候使用則有不錯的調水作用。

使用氨基酸和磷肥後,過幾天可以投放蝦苗?該注意些什麼?

其實使用氨基酸和磷肥肥水,通常只需要5天左右的時間就可以看到明顯的肥水效果。具體是否適合投放蝦苗,我們可以參照一下水體的透明度。一般來說,蝦池的水體透明度在30-40公分的時候是比較合適的。如果用手來試的話,可以將自己的手伸進水裡,水淹沒自己的手腕,張開手掌的時候自己的手指若隱若現是最好的。如果水體透明度較大,則需要再補肥一次。


使用氨基酸和磷肥後,過幾天可以投放蝦苗?該注意些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