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體重壓垮 世錦賽成看客 00後跳水奧運冠軍父愛缺失 卻堅守渴望

今年的光州世錦賽,任茜遠離大部隊,徹底在電視機前作了一回觀眾。

大部隊還在光州緊張地斬獲著金牌時,“掉隊”的任茜正在四川省自貢市跳水運動學校繼續訓練,準備著第二屆青年運動會的比賽。青運會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和選拔年輕的後備力量,參與其中的運動員全部在18歲以下。

任茜報名參加了十米臺單人和雙人兩個項目。在8月2日取得單人項目冠軍後,8月3日她又和四川隊的搭檔一起獲得雙人項目的金牌,能斬獲2枚金牌,也算是圓滿收官。

“只能參加青年級別的比賽,有沒有心理落差?”

“會不會覺得自己作為奧運冠軍,參加青運會有點像是在捏軟柿子?”

面對類似的問題,任茜直接乾脆地回答:“沒有。”外人為她設想的種種負面心境都被一一否決。可是,良好的心態並不能等同於樂觀的處境。

被體重壓垮 世錦賽成看客 00後跳水奧運冠軍父愛缺失 卻堅守渴望

以任茜的江湖地位,她在一群小不點中身居“C位”(二排右三)

懼怕“成長”的奧運冠軍

2016年裡約奪冠後,直竄一米六五的身高和增加的體重讓任茜一步步走向低谷,並且一直停滯徘徊。

光州世錦賽的兩站選拔賽中,任茜名落孫山,最終沒能獲得十米臺單人和雙人的參賽資格。世錦賽原本有可能參加混雙十米臺的爭奪,但是因為司雅傑意外落選單人的競爭。而本賽季司雅傑與練俊傑一直配對參加比賽,不需要更多的磨合。因此,任茜最終被擠出了大名單。

不過,作為“局外人”,她還是與大部隊一起在濟南封閉備戰了6周。

聊到這段比較有些尷尬的陪跑經歷,她說自己心態比較平和。任茜坦言自己排名和技術都不佔優勢,體重沒也能控制好。“沒法改變事實,不能去比賽反而不用想那麼多,訓練時的壓力也沒那麼大了。”

與任茜同齡的年輕人都期待渴望著“成長”,但對她來說,伴隨成長的生長髮育甚至可以直接宣告跳水生涯的結束。18歲的她因生長髮育的問題受到重重困擾。

2016年奪得奧運冠軍後,接下來的幾年對她來說過得很艱難。曾經趁著奪金的熱乎勁兒,許下“十頓火鍋的願望”,至今也僅僅是停留在“願望”階段而已。如今,就連米飯,也已常年不再出現於任茜的食譜中。

她在常規訓練前,需要先穿上厚厚的出汗服,在跑步機上走或慢跑訓練一小時。下了跑步機,雖然累到沒力氣,但還要繼續堅持著完成其它訓練。不愛出汗的體質讓減重變得更加困難,也意味著她要付出更多。

“沒辦法,幹這一行就是要比常人多吃苦,就是會違背生理過程,該控制體重的時候,就是不能吃。”節制飲食似乎沒有給任茜帶來過多糾結和苦惱,她打趣地拍著自己的腿,“你看,我一點都不缺營養,這裡營養多的是。而且我也想變瘦,瘦下來好看嘛。”

而問起減重具體的目標時,她忽閃著大眼睛說:“女生的體重永遠是個秘密。”

用樂觀和調皮化解難關,一直是任茜的處事哲學。不過競技體育的殘酷,還是常常讓任茜感到無所適從。

被體重壓垮 世錦賽成看客 00後跳水奧運冠軍父愛缺失 卻堅守渴望

任茜里約奧運會奪冠,成為中國首個00後跳水奧運冠軍

“已經快滑到底了,就看能不能反彈。”

“17年世錦賽前水平就在往下走,當時覺得自己能跳進決賽就很不錯了。”話是這樣說,但賽後獲得銅牌的任茜還是哭紅了眼。

她雖然預料到自己會跳不好,但沒想到隊友和自己雙雙摺戟,沒能為中國隊贏得女子十米臺單人項目的金牌。“還有,我本來就愛哭。笑點低,淚點也低,心裡想一定要忍住,但眼淚就會不自覺地流。”

同年的全運會,任茜在十米臺單人項目中被13歲的小將張家齊超過。女子跳臺項目向來是“後浪推前浪”,任茜也感受到日益漸增的危機感。“我想自己能做的就是保持住水平,做好自己。”

被體重壓垮 世錦賽成看客 00後跳水奧運冠軍父愛缺失 卻堅守渴望

2017年布達佩斯世錦賽,任茜在接受採訪時落淚

但要做好自己並不容易,打擊一個比一個猛烈。在2018年的全國跳水冠軍賽上(雅加達亞運會的第三站選拔),任茜在十米臺單人項目中居然連決賽都沒能進入。比賽中,207C和407C兩個動作幾乎橫著入水,直接導致她半決賽出局。這出乎了很多人的預料,當然也包括她自己。

任茜不是個愛哭的女孩兒,進入國家隊後,掰著手指頭能數的出來的幾次眼淚,全都貢獻給了比賽。那場半決賽後,任茜躲在角落,用毛巾捂著臉哭得很傷心,身體劇烈地起伏,讓人看著格外心疼。

任茜和司雅傑的實力在伯仲之間,為了確定雅加達亞運會女子十米單人項目的最終資格,隊內還破天荒地舉辦了兩個人之間的PK賽。

不過,幾年來連番的打擊,已經讓任茜心態崩塌,她沒能抓住最後的機會,最終落選亞運陣容,以替補隊員的身份去雅加達走了一遭,參加了一屆沒有比賽的亞運會,

“沒什麼,就當一次學習吧......其實,還是有點小打擊,但確實自己技不如人。”任茜邊說邊笑,無奈的語氣中還是藏不住失落。

被體重壓垮 世錦賽成看客 00後跳水奧運冠軍父愛缺失 卻堅守渴望

里約奧運會的華彩之後,任茜時常體驗的失落與挫敗

“看得開”的雙魚座姑娘

從 “00後首位奧運冠軍”的標籤到“替補席上的常客”,明明感覺已經很努力,但還是追不上同伴,追不上以前的自己。

任茜只能坦然面對,大大方方地承認自己現在就是不行。體重增加直接導致完成動作時壓不住水花,“我心裡特別有數,知道自己水平不夠,能拿到獎牌都是僥倖。”她說著笑了出來,“看得開”的個性讓她不糾結於挫敗感中。任茜說想多了也改變不了現狀,要想別人再次肯定自己,只能專注於如何讓自己變好。

不過,雙魚座的任茜又總喜歡“胡思亂想”。有時晚上窩在床上看小說,她會停下來發呆,自己想象接下來的劇情。腦海裡,任茜可能已經把小說裡的人物安排得明明白白,但現實中,她卻不清楚自己將何去何從。

被體重壓垮 世錦賽成看客 00後跳水奧運冠軍父愛缺失 卻堅守渴望

這個年紀的年輕人常常會感到迷茫

和小說比起來,現實的曲折和艱難常常能超出想象。“倍受打擊”成為任茜2019年對自我的總結。

“今年冬訓期間別人都在進步,只有我在原地打轉,還時不時地退步。”那段時間,任茜進入了一種很“懵”的狀態,天性不愛在情緒上鑽牛角尖的她,卻進入了拒絕排解負面情緒的怪圈。

年初那段時間,她每天訓練完就一個人看手機,陷入迷茫和無助。“這個時候如果有人來搭理我,我可能會表現得很煩燥,甚至發脾氣。”教練和領隊沒少找她談過話,可是狀態調節終歸要靠自己。

沒能把握冬訓這段珍貴的時間,接下來世錦賽的選拔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被體重壓垮 世錦賽成看客 00後跳水奧運冠軍父愛缺失 卻堅守渴望

任茜在冬訓期間的幾次測驗都不理想

問起這三年的艱難,給她造成的心理落差,任茜想了想,笑著搖搖頭:“我就像魚一樣,什麼事轉頭就忘,以前怎麼難過的都記不起來了。” 在任茜的表述中,無論好的壞的,都選擇從記憶裡刪除。

過去怎麼樣,別人怎麼樣,都不會一直困擾她。如果實在憋屈了,就找閨蜜吐槽互掐,去追一追好看的小哥哥,去看看漫畫、看看電視劇,然後被其中的故事逗得大笑或大哭一場。

這彷彿是任茜簡單有效的生活哲學,陪著她度過這段看不到盡頭的坎坷時光。

“嘻嘻哈哈一輩子”

很多時候,陽光開朗的人往往來自幸福美滿的家庭,但任茜是個反例。

“爸爸從我記事起就沒出現在過我的生活中,他沒給過撫養費,也沒來看過我。”父母早年離婚,媽媽為了找到哄小孩的理由,曾騙她說爸爸不在了。所以,對小時候的任茜來說,“爸爸”是個敏感的詞,別人一旦提及,她就哇哇大哭。

後來,早熟的任茜也不再執意去問清爸爸的事情。“我不好奇,不羨慕別人,不會想去找他,也不覺得自己缺什麼。我有媽媽,有外公,還有對我很好的朋友,這些都足夠了。”

被體重壓垮 世錦賽成看客 00後跳水奧運冠軍父愛缺失 卻堅守渴望

母親節時,任茜在微博放出媽媽的照片

三歲練體操,六歲開始跳水,十二歲進國家隊,十五歲成為奧運冠軍。從小獨立生活,任茜對家裡向來是報喜不報憂,不想讓媽媽為她擔心。

談起過去最嚴重的一次受傷事件,任茜戲精般的演繹再現讓人忍俊不禁。“當時(十四歲)在進行彈網訓練,然後一下就崴腳了——覺得好痛,抱著腿‘啊——’地一聲叫出來。”

任茜誇張地再現當時的神情,蜷在沙發上抱著自己當年受傷的腳踝。接著,她拍著胸口逗樂道:“我是個散養的寶寶,不會說受個傷就怕了!”大大咧咧的性格讓任茜快速適應著競技體育中的壓力,那次受傷恢復了一個月,傷好之後又立刻開始訓練,準備著後面更加殘酷的競爭。

被體重壓垮 世錦賽成看客 00後跳水奧運冠軍父愛缺失 卻堅守渴望

接受採訪時的任茜——愛笑愛逗,隨意自然

“不做後悔的事”

“不做後悔的事”是任茜的座右銘。她認定自己還可以繼續,就會一直堅持下去。

“我至少會堅持到下一屆全運會結束,不管奧運會有沒有機會上場。”而在這之後還有什麼計劃,任茜承認自己還沒想好。比如,看到陳芋汐在今年世錦賽單人十米項目上高分奪冠,她坦言沒有聯想到2016年的自己,也不會因此去過多勾勒自己日後“水逆”的場景。任茜覺得做好現在,通過努力後的成績,去找回被打擊掉的信心才是有價值的。

目前,任茜已經將體重,控制到隊裡隊伍制定的標準中,但她其實還偷偷給自己定了更嚴格的體重標準。

被體重壓垮 世錦賽成看客 00後跳水奧運冠軍父愛缺失 卻堅守渴望

“體重”已成為她每天關注的頭等大事

嘴上說開心最重要,在實際行動上,她卻對自己有著不一般的期望。“我還不夠努力,現在希望接下來的奧運選拔能跳好。”

18歲的同齡人面臨著高考,18歲的任茜面臨著跳水生涯的分水嶺,兩者都不足以決定命運,但卻可以實實在在地改變人生。

這是一場身體、意念和機遇的博弈,也是一張通向更廣闊生活的入場券。能否重整旗鼓,還得看任茜能不能咬牙堅持,走出這個看不到盡頭的坎坷低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