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第一次辦展覽有個福利,國寶虢季子白盤,誰都可以摸一把

在日常生活中,想必很多讀者都有參觀博物館的經歷,看到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展示在陳列櫃中,雖然我們能一飽眼福,但很少有人能控制住,想用手摸一把的念頭,畢竟文物都屬於國寶級別,絕對不能隨便摸。不過,在故宮博物院第一次舉辦展覽時,因為擺展倉促,就給廣大市民創造了一個福利——可以摸一把虢季子白盤。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故宮第一次辦展覽有個福利,國寶虢季子白盤,誰都可以摸一把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虢季子白盤是件西周青銅器,長約137釐米,寬約87釐米,高約40釐米,重達215公斤,儼然是個大傢伙。資料記載,虢季子白盤在清代被發現,後幾經流轉,最終在1949年被收藏到故宮博物院。專家們研究發現,虢季子白盤中還有111個銘文,講述了周宣王時期虢季子白受到表彰,因此它也就成了一件記錄歷史的國寶。現如今,很多人在博物館觀賞虢季子白盤時都想摸一把,感受一下3000多年的厚重歷史,但是這卻完全不可能實現,因為這件國寶,已經被巨大的玻璃罩罩住了。不過在半個多世紀以前,這或許還是很有可能的,因為當時發生了一件特殊的事兒。

故宮第一次辦展覽有個福利,國寶虢季子白盤,誰都可以摸一把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此後我國各方面建設也都開始迅速發展,不僅體現在經濟方面,也表現在文化領域。比如,在1950年10月,北京的文物部門在故宮博物院舉辦了一次空前的展覽,一方面展示了祖國的強盛發展和斐然成就,另一方面也要豐富了廣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當時,展覽的主要負責人就有王世襄,他為了辦一場讓市民滿意的文物展覽,經過了三天三夜的思考,最終才制定出詳細的計劃。

故宮第一次辦展覽有個福利,國寶虢季子白盤,誰都可以摸一把

在布展之初,王世襄首先要解決的是文物選擇問題,雖然故宮博物院從來不缺奇珍異寶,但也不能一股腦全拿出來,因為還要考慮展覽的性質和主題,所以王世襄按照從西周到清朝的順序,選擇了各個時期最能反映國家強盛的文物,比如青銅鼎,竹簡,陶瓷器和金銀器等等,其中以明清文物居多。值得一提的是,任何展覽都必須有一件“撐場面”的文物,因此王世襄和同事左右權衡,最終選擇了當時久負盛名的虢季子白盤。

故宮第一次辦展覽有個福利,國寶虢季子白盤,誰都可以摸一把

上文提到,虢季子白盤算是西周重器,其價值自然也不言而喻。最讓人放心的是,虢季子白盤是青銅器不易碎,專家們將它從庫房移出來的時候,還是找了8個人一起抬,一方面因為它確實很重,另一方面也為了全面保護。經過幾天的忙碌,王世襄和同事們加班加點將展覽佈置好了,但他們卻百密一疏,忘了一個關鍵地方。

王世襄佈置的展覽是“回”字形,其他的文物列在四周,觀眾從一個口進,另一個口出,剛好轉一圈可以看完所有展品。在展廳的中間,還有一個單獨的展臺,上面放置的就是虢季子白盤,但由於一時間找不到可以罩虢季子白盤的玻璃罩,因此就直接將它放在展臺上。如此一來,觀眾看到虢季子白盤後都驚歎不已,於是有些觀眾就忍不住上手觸摸,甚至還當場還發表了自己觸摸後的感受,而且還有一些人摸完後都激動得熱淚盈眶……

故宮第一次辦展覽有個福利,國寶虢季子白盤,誰都可以摸一把

幾天之後,故宮博物院的展覽順利結束,因為虢季子白盤的亮相,而且還給市民帶來一個“觸摸福利”,所以展覽取得了相當圓滿的成功,也達到了也最初的目的。不過,我們現在參觀博物館時,因為有玻璃罩的阻隔,已經沒有任何的“觸摸福利”了,雖然對我們個人來說算是一大遺憾,但對文物保護卻具有積極意義,畢竟保護國寶人人有責嘛。

故宮第一次辦展覽有個福利,國寶虢季子白盤,誰都可以摸一把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文物確實是不能隨便觸摸的,因為博物館的文物都經過特殊的處理,一旦被觸摸之後手上的汙漬汗水就會對文物造成傷害,雖然這種傷害暫時無法體現出來,但是從在從長遠來看無疑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所以當我們參觀博物館時一定不要隨便觸摸文物,應當保持適當距離,正所謂: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