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綠一紅,述不完的贛茶事,飄不盡的贛茶香!


四綠一紅,述不完的贛茶事,飄不盡的贛茶香!

四綠/ 一紅

江西茶、香天下


四綠一紅,述不完的贛茶事,飄不盡的贛茶香!

四綠一紅,述不完的贛茶事,飄不盡的贛茶香!


北緯30度,生長著一條優質茶葉帶,中國兩大優質產茶區正好貫穿而過,江西的廬山雲霧茶、婺源綠茶、浮樑茶、寧紅茶都生長其間。


歷史上,江西茶葉曾經歷無數輝煌,他們承載著古老的贛鄱文化蜚聲中外,讓世界認識江西。


如今,江西“四綠一紅”再次整裝出發,狗牯腦、婺源綠茶、廬山雲霧、浮樑茶、寧紅茶等5個省重點茶葉品牌要向世界講述江西茶葉的傳奇。


四綠一紅,述不完的贛茶事,飄不盡的贛茶香!


最美·婺源綠茶 / 芳冠中國有機茶


四綠一紅,述不完的贛茶事,飄不盡的贛茶香!


四綠一紅,述不完的贛茶事,飄不盡的贛茶香!


群山高聳、山澗汩流,氣候溫潤、雨量充沛、寒暑溫度分明,土層較厚、土壤肥沃,優質綠茶需要的這些生長要素,婺源一個都不少!


婺源早在唐代就已成為著名茶區。唐朝陸羽所著《茶經》就有“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記載。《宋史·食貨》中,婺源的謝源茶被列為全國六種名茶“絕品”之一。明清時代,曾列為向朝廷進獻的“貢茶”。


“婺源綠茶”從18世紀開始進入國際市場,乾隆年間,外銷到英國;咸豐年間婺源“俞德昌”、“俞德和”、“胡德馨”、“金隆泰”四家茶號共制綠茶數千箱外銷。婺源茶葉被列為中國外貿出口的主要物資之一,並開始精製外銷獲得了國際茶界的讚譽。美國學者威廉·烏克斯在其1935年出版的《茶葉全書》中稱:“婺源茶不獨為路茶之上品,且為中國綠茶品質之最優者。”


最古·浮樑茶 / 茶中茅臺


四綠一紅,述不完的贛茶事,飄不盡的贛茶香!


四綠一紅,述不完的贛茶事,飄不盡的贛茶香!


說到江西,人們可能第一想到的不是茶而是陶瓷。景德鎮的陶瓷不僅是江西的名片,更是中國在世界的一張重要名片。自古以來,茶瓷文化相融交匯,景德鎮更是有一瓷二茶之說,白居易的《琵琶行》裡有一句:“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說的便是景德鎮的浮樑古茶鄉。由此可看出浮樑茶的歷史悠久。


只有歷史底蘊深厚,茶品起來才細膩悠久。早在漢代,即有僧人種植和採集浮樑茶。到了漢晉,浮樑茶開始盛行,在南北朝時,“浮樑茶最好”。傳說唐玄宗極愛飲茶,一次他喝了浮樑茶,一嘗傾情,再喝傾心。楊貴妃也找來浮樑茶品嚐,她的品辭是此茶“有靈芝的香和味,只配神仙所用也”,唐玄宗於是賜名“仙芝”。這段佳事從內廷傳到民間,一時大唐颳起飲浮樑茶之風。浮樑周邊也因此形成了熱鬧的茶市,形成了“浮樑歙州,萬國來求”的盛況。


1915年,巴拿馬世界博覽會上,浮樑嚴臺天強茶號斬獲金獎,當時有“茅臺鎮的酒,嚴臺村的茶”的說法。浮樑縣2005年被農業部授予“全國無公害茶生產示範基地縣”稱號,2009年被評為“華東十大名茶”。


最爽·狗牯腦茶 / 兩獲世界金獎


四綠一紅,述不完的贛茶事,飄不盡的贛茶香!


四綠一紅,述不完的贛茶事,飄不盡的贛茶香!


矗立於羅霄山脈南麓支系群山之中的遂川縣湯湖鎮狗牯腦山,坐南朝北,山南為五指峰,北為老虎巖,東北面5公里處有著名的湯湖溫泉。山中林木蒼翠,溪流潺潺,終年雲霧繚繞,四時清泉不絕,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土壤肥沃,是得天獨厚的名茶產地。號稱“遂川三寶”之一的狗牯腦綠茶因產地而得名。


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辦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當時湯湖地方(時稱三益鄉)鄉紳、木商兼茶商李玉山,將數斤狗牯腦茶葉送往美國舊金山參展,結果獲得金質獎章。1930年,浙江、江西兩省舉辦浙贛特產聯合展銷會,又將狗牯腦茶送展,獲得甲等獎。因而,狗牯腦茶當時又名“玉山茶”。


偉大領袖毛主席在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時也時常飲用狗牯腦茶,更是評價“其味香醇、沁人肺腑、啜飲之後、回味無窮。”


最仙·廬山雲霧 / 茶中仙子


四綠一紅,述不完的贛茶事,飄不盡的贛茶香!


四綠一紅,述不完的贛茶事,飄不盡的贛茶香!


海拔500~800米,雲霧似帶,纏繞在半山,遠處的五老峰山色如黛。廬山七尖雲霧茶有限公司的種植基地就蘊藏在這山間仙境,日夜吸收著天地之精氣。


廬山種茶,歷史悠久。遠在漢朝,這裡已有茶樹種植。據《廬山志》記載,東漢時,佛教傳入中國,當時廬山梵宮寺院多至300餘座,僧侶雲集。他們攀危崖,冒飛泉,競採野茶;在白雲深處,劈崖填峪,栽種茶樹,採製茶葉。


東晉時廬山已成為佛教中心之一,據載,當時名僧慧遠,在山上居住三十餘年,聚集僧徒,講授佛學,在山中發展種茶。廬山雲霧從明代開始生產,很快聞名全國。


廬山雲霧茶沖泡很有講究的,因廬山雲霧茶外形“條索精壯”,沖泡時採用“上投法”較佳。即先將85度開水衝入杯中,然後取茶投入。如果用的是玻璃杯,將會看到:有的茶葉直線下沉,有的茶葉徘徊緩下,有的其葉上下沉浮,舒展遊動,這種過程,人們稱之為“茶舞”。不久,幹茶吸足水分,逐漸展開葉片,現出一芽一葉,而湯麵水汽夾著茶香縷縷上升。


最紅·寧紅茶 / 俄國太子點贊“茶蓋中華”


四綠一紅,述不完的贛茶事,飄不盡的贛茶香!


四綠一紅,述不完的贛茶事,飄不盡的贛茶香!


1891年的一天,在當時中國最大的紅茶市場漢口的碼頭上,一位酷愛紅茶的歐洲青年在品嚐了一杯紅茶後讚不絕口,並贈送匾牌“茶蓋中華,價高天下”。這位青年就是俄國太子尼古拉二世·亞歷山德·羅維奇·羅曼洛夫,而他喝的正是寧紅茶。


“當代茶聖吳覺農考證過,寧紅是歷史上我國製作紅茶最早的支派,早祁紅90年。十九世紀中葉,寧紅暢銷歐美,成為中國名茶。1904年,江西寧紅開始生產朝廷貢品——太子茶。”1915年美國舊金山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寧紅工夫茶”獲得甲級大獎章(比金獎高兩個等次),在香港、漢口等出口口岸有“寧紅不到莊,茶葉不開箱”之美譽;吳覺農題詞:“寧紅、祁紅並稱世界之首”。


寧紅茶是寧州工夫紅茶的簡稱,因修水縣古稱寧州而得名,修水縣茶葉種植加工自然條件優越、歷史悠久、栽培技術優良,形成了修水寧紅茶獨特的優異品質,其外形緊結秀麗,色澤烏潤勻整;湯色紅亮清澈,甜香濃郁;滋味濃鮮飽滿;葉底淺紅髮亮,是工夫紅茶中的典型代表。


四綠一紅,述不完的贛茶事,飄不盡的贛茶香!


四綠一紅,述不完的贛茶事,飄不盡的贛茶香!


為我們江西“四綠一紅”

瘋狂點贊


四綠一紅,述不完的贛茶事,飄不盡的贛茶香!

圖文來源:網絡綜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