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常盈倉


淮安常盈倉

據《明太宗實錄》,淮安常盈倉設於永樂十三年(1415)正月。胡瓘《常盈倉周垣記》稱創於永樂壬辰。時平江伯陳瑄督漕,徵發淮安及鎮江、蘇州、揚州諸府衛軍民營造,計40區,廒80座,共800間。

常盈倉設置之初,漕運行支運法,江南漕糧悉儲於常盈倉,運軍由淮安開始,分4段遞運至北京,常盈倉每年儲糧以百萬石計。宣德六年(1431)起,兌運、支運並行,兌運漕糧直接於水次交兌,不再入儲常盈倉,常盈倉的儲糧來源減少了三分之二。成化十一年(1475)盡行長運,運軍直接駕船到江南領兌,常盈倉基本不再入儲漕糧。朝廷雖以淮揚二關折收米麥、犯人納米減罪、開中兩淮鹽引等措施增加常盈倉儲糧,但到弘治時,常盈倉每歲收糧僅四五萬石,明後期有時甚至無粒米之儲。常盈倉的儲糧支出除運京外,還用於發放運軍行月糧、救濟災荒等。

淮安常盈倉由淮安府負責日常管理和修繕,設有淮安府常盈倉大使一員,從九品;副使原設三員,天順、萬曆間分別裁減一員,不入流。戶部另設監倉分司於淮,監理常盈倉的倉儲收放,多用主事,正六品。嘉靖四十二年(1563),淮安府商稅銀歸併戶部監倉分司徵解。萬曆八年(1580),淮安府四稅銀交由戶部監倉分司徵收,四稅為雜糧、腳抽、斛抽、濟漕,時已免去腳抽,實為三稅。至清康熙九年(1670),淮安倉稅務歸併入板閘淮安關,戶部分司亦裁撤。正統十年(1445),令總督在京通州倉侍郎兼提督淮安倉糧,景泰二年設置漕運總督,令其監督常盈倉。

明代常盈倉還駐有監收太監,始於宣德末年。正德年間,常盈倉監倉太監多至13名,其後有所減少,至嘉靖年間全部撤回。這些監倉太監多行不軌,運糧軍民倍受其害,如天順間監收太監金保,縱容豪猾之徒大肆科斂,每糧上倉要經由20餘處使錢方得收納,每石糧花費銀五六兩之上。正德十五年,正德皇帝南巡迴師過清江浦,幸監倉太監張陽第,自泛小舟漁於積水池,舟覆,正德帝溺水,左右爭入水掖之而出。正德帝嗆水受了驚嚇,自此病重,第二年逝於北京。正德皇帝落水之處,天啟《淮安府志》稱為滾龍池,“在清江浦常盈倉前”,審其原名“積水池”,應為常盈倉積水以備火警者。

常盈倉的守衛兵丁有300餘人,由淮安衛派出。景泰五年(1454),吏部侍郎江淵至江北賑災,目睹流民聚集於淮安常盈倉周邊,為防盜劫,奏準修築淮安月城以護常盈倉。成化八年(1472),又議於常盈倉增築倉牆。弘治時胡瓘《常盈倉周垣記》稱“周垣則屹如城墉,色且積鐵然,蓋水次諸倉所未有者”。

常盈倉在今淮陰發電廠及其稍南的地方,東西長二百七十八步,南北長四百九十八步。王乃榮先生有論述常盈倉位置的專文,甚為精確,本文不詳述。戶部分司署清代改建為河道總督署,今為清晏園。明清時清江浦的坊鎮中有兩坊名稱源於常盈倉,即戶部前坊、倉北門坊。今天的人民南路,明清時就叫戶部前街。(撰稿:季祥猛 杜 濤;審稿:李 倩 範成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