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的人生三大高光時刻,就在這三組21字當中



首先,我為什麼會喜歡趙雲與郭嘉?長坂坡單騎救主,單騎截江救阿斗,漢水單騎退雄兵。趙雲的人生三大高光時刻,就在這三組21字當中。“一人單騎,面對雄兵百萬,竟敢勇往直前,且戰而勝之。”這是何等的英雄,又是何等的浪漫。這就是趙雲留給我們的印象,哪怕這三件事發生的時間跨度極大,但每當看到趙雲單槍匹馬衝向敵軍的時候,我們的腦海中都會不自覺的浮起那個經典的形象。“白袍白馬亮銀槍,一人獨當百萬兵。”再說另一位,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群英。與逐漸巋然不動的趙雲相比,郭嘉可以說是被大家黑的體無完膚。

趙雲的人生三大高光時刻,就在這三組21字當中


確實,三國演義給了郭嘉太多的戲份,太多的張冠李戴,無限度的拔高了郭嘉的功績。但這又與郭嘉何干?建安十二年時,年僅38歲的郭嘉就已經英年早逝,至於身後的那些名聲傳說,都是後人強加給他的。而郭嘉,只是安安靜靜的躺在自己的墳塋中,只能任由後人評說。但你又不得不說,哪怕是有著演義的拔高,郭嘉在這段足夠光輝的三國史中,依然是極其特立獨行極其獨一無二的那一個。他的瀟灑不羈他的放浪形骸都在訴說著他的與眾不同。他是那麼的純粹,純粹的像是一個異類。有人說,郭嘉不懂人心。

趙雲的人生三大高光時刻,就在這三組21字當中


十勝十敗這條沒什麼實質的打氣吶喊,卻印證了戰爭的走向。面對袁劉的前後夾攻,他說可以無視生性多疑的袁紹,果然也是如此。袁紹死後,又是他在大家要求抓緊時間進攻的時候拉住了曹操,在給袁紹兩子喘息之機的同時坐山觀虎鬥,成功收復了北方。也是他,說出了孫策必死於小人之手的名言。一個不掌兵不治郡,出謀劃策從沒有具體行動安排的軍師祭酒,若是再不懂人心,可能就真成了曹操面前的吉祥物了罷。

趙雲的人生三大高光時刻,就在這三組21字當中


若是他說的話,哪怕有部分沒有實現,我們也可以說他是個口嗨怪。但事實卻是,他說的話,都一一成為了現實。這樣的人說的話,我更想稱呼他為洞徹事情人心之後的遠見。我想,他不是不懂人心,而是太懂人心了。他看透了亂世看透了眾生也看透了自己,他看的太透了,透徹到了無所顧忌的程度。有些人,有匡扶天下掃平亂世的大志向。有些人,有但求家族血脈延續的小志願。更多的人,是你我這樣的普通人,在亂世中掙扎求生,生死不由己。但還有那麼一些奇葩,只求在這世間放肆燃燒一回而已。在這個戰火燃燒的亂世,沒有誰是無辜的,既然選擇了出世,那就和這亂世一起,燃燒起來罷。

趙雲的人生三大高光時刻,就在這三組21字當中


如果是以這個觀點來看,我想,郭嘉是成功的。成功的榨乾了自己的所有,將自己的皮肉骨血,燃燒殆盡。趙雲和郭嘉,大概是最能體現我們少年時期夢想的兩個人。一騎當千而戰而勝之,身處絕境而雖死不悔的英雄氣。才華橫溢而言必有中,放蕩不羈而不顧世俗的才子氣。這樣的結合,叫做浪漫。少年人的浪漫。最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到現在還喜歡著趙雲和郭嘉。我也不知道有多少曾經和我一樣,喜歡著趙雲和郭嘉。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還恨著趙雲恨著郭嘉。我只是有兩處不解,煩請大家幫忙解惑。還記得年少時的自己是什麼樣子的嗎?現在的自己,是年少時的自己所期待長成的模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