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祿生說匾:昚惪可風

石祿生說匾

中國是匾額文化的發源地,從春秋戰國開始,至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

匾額中的“匾”字在古代也作“扁”字,《說文解字》曰“扁,署也,從戶冊。戶冊者,署門戶之文也。”

歷史上曾出現“無處不匾”、“無門不匾”的盛況,匾額被稱為“古建築的靈魂”。

今天,石祿生說匾:我們來看看清·乾隆三十四(1769)年【昚惪可風】匾。


石祿生說匾:昚惪可風

清·乾隆三十四(1769)年【昚惪可風】匾 何疇題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尺寸】長239釐米 , 寬79釐米

【工藝】平板浮雕帶框匾。邊框紅漆素框。匾心綠地浮雕貼金字。

上款:賜進士出身 日講起居注官 翰林院侍讀

加一級 繡江 何疇 為

下款:太學生關璉 立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端月上浣 穀旦


鈐印:篆書貼金白文“何疇”二字印

朱文貼金“新軒”二字印

白文貼金“蕩胸生層雲”五字閒章


【註釋】

1、 昚惪可風:昚即慎,是慎的古體字。意為謹慎、當心。《詩·小雅·巷伯》:“慎爾言也。”惪同“德”,從直從心。外得於人,內得於己也。讚譽受匾人嚴謹高尚美好的德行堪為人榜樣。

2、 閒章:鐫刻詩詞、成語、警句等的印章。從秦漢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一般鈐在書畫或其他工藝品上,此匾即陰刻杜甫的《望嶽》詩句於其上。

3、 題匾人何疇:廣西容縣楊梅鎮成美村綠蔭人,清康熙年間就頭角崢嶸顯赫於世,乾隆四(1739)年己未科進士,選為庶吉士散官,授檢討職,一品御史。歷任左右中允侍讀官、太傅,允當皇帝起居官,陪皇帝讀書。


主講嘉賓

石祿生說匾:昚惪可風

——石祿生


男,生於1968年,福建武平人,研究生學歷,收藏家、古董鑑賞家、專欄作家。現為福建收藏家協會名譽會長、廈門市古代藝術品研究會會長、中國長城學會海峽兩岸文化促進會會長、福建龍巖學院閩臺研究院客座研究員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