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層空洞為什麼不在人口稠密的地區,反而在無人的南北極?

小飛飛v發


臭氧層,指的是離地面20到30公里高的,臭氧分子分佈較密集的區域。它出現空洞的原因目前尚有爭議,但普遍認為與大氣中臭氧損耗物質的增多——即與人類活動有關。

圖:南極臭氧層空洞(2000年時)。

臭氧層是地球生命的防護盾,不僅能保護我們不被陽光中過量的紫外線傷害,也是整個地球生態系統健康運行的保障。

既然臭氧層空洞是人類活動造成的,那為什麼會存在於人口稀少的“地球三極”區域呢?

臭氧的形成需要兩個要素:強烈的太陽輻射、較高的大氣溫度。強烈的太陽的輻射使氧分子分解成了兩個氧原子,然後一個氧原子在適當溫度(動能)作用下與一個氧分子(O2)結合,形成了一個由三個氧原子構成的臭氧(O3)分子。

圖:臭氧的形成。

這樣就能理解了吧,地球上太陽輻射最強、溫度最適合臭氧合成的地方是赤道區域。大氣中幾乎所有的臭氧分子都是在赤道區域形成的,然後跟隨大氣環流鋪滿整個地球。兩極區域距離赤道最遠,很多臭氧分子還沒到達就被氮氧化物和氯碳化物消耗掉了。兩極本地又不具備生成臭氧的高輻射和高溫度條件,那裡的臭氧層自然就是全球最稀薄的了。

圖:描述臭氧層空洞的漫畫。

再看“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這裡緯度不算高但海拔高呀,氣候寒冷,空氣稀薄,一壺水燒到80多度就開了。所以,青藏高原處的太陽輻射夠用,但原材料(O2)少,溫度低,無法在本地生成臭氧。炎熱的印度洋能生成大量臭氧,但高高的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含臭氧暖流的北上。如果想改善青藏高原的臭氧層狀況,除非聽葛大爺的:在喜馬拉雅山脈開個十公里寬的口子……

臭氧層空洞的危害和發展趨勢。

如果認為臭氧層消失只意味著出門得抹防曬霜,那就大錯特錯了,過強的紫外線對各種生物的傷害都是全方位的。比如南極臭氧空洞最大的那些年(1987至1999),智利南部的牧民發現自己的羊很多都得了白內障,到處亂撞;河裡的魚同樣視力受損,眼睛成了灰色;草原上的野兔好多都成了瞎子,據說可以直接走過去拎住兔子的耳朵把它們逮走。

圖:臭氧層阻攔紫外線示意圖。

最要命的是海洋。有害的紫外線能夠穿透30米深的海水,破壞海洋表層浮游生物的細胞核從而殺死它們。如果兩極的臭氧層空洞向低緯度區域擴張,溫帶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將會被過量紫外線殺死四分之三(甚至到五分之四)。數量龐大的浮游生物是地球生態系統的基石,它們如果銳減,意味著海洋營養級金字塔的塔基被掏空,整個海洋生態系統將隨之覆滅,重演一次泥盆紀生物大滅絕的悲劇。

圖:浮游生物。

幸好幸好,這種恐怖的情況已經不大可能發生了——隨著臭氧消耗物質(各種氟氯碳化物)的禁用,地球南北兩極的臭氧層空洞正在逐年縮小。以南極為例,衛星數據顯示,南極臭氧層空洞的歷史最大值發生在2000年9月6日,面積達2990萬平方公里。而2012年記錄到的臭氧空洞本年最大值,發生在9月22日,面積為2120萬平方公里,已縮小了41%,可喜可賀。那一年南極臭氧層空洞的平均面積最小值為1790萬平方公里,這也是過去20年來第二小的數值。這對全人類和整個地球的生命而言,無疑是個好消息。

如有謬誤,煩請指正。歡迎喜歡科學的朋友們關注:純野生科學家。不列公式,不堆數據,專業化繁為簡,每天分享通俗易懂的科學小知識。


純野生科學家


或許是因為南極自己憋了個“自殺”的大招!

首先要慶幸,臭氧層空洞沒有在人口稠密的地區,因為臭氧層攔截的大量紫外線對生物有危害作用,如果紫外線直射地表,大量生物將會滅絕。

圖:在如果不禁止生產氟利昂的情況下,NASA對臭氧層被消耗的預測

為什麼目前臭氧層空洞只在極地發生?這跟極低的地理情況息息相關。

臭氧層的形成

  • 太陽輻射

實際上,臭氧吸收紫外線的過程,也是臭氧的形成的過程。太陽輻射含有7%的波長從200nm~400nm間的紫外線。

  • 臭氧形成與消失

大氣層中含有大量的氧氣分子,當太陽輻射進入到大氣,小於240nm波長的紫外線會被氧氣分子吸收,並光解出兩個氧原子(2O),氧氣原子又會和氧氣分子(O2)結合生成臭氧分子(O3),不過剩餘的200nm~310nm波長的紫外線又會被臭氧所吸收,從而分解成一個氧氣分子和一個氧原子,然後氧原子又會氧氣分子繼續結合成臭氧。

由此可見臭氧是一個非常臨時的分子,它的生命不到一秒鐘!臭氧是在光線照射到大氣中時形成的,因此赤道被太陽直射自然可以形成更多的臭氧。因此,當到達兩極的光越來越少時,即使沒有“氟利昂”去消耗它,臭氧也會在兩極變稀,。

定期空洞

  • 陽光少

雖然人類釋放對它有害的氣體是長期存在的,但是如果你明白了臭氧與紫外線的關係,也就能明白臭氧層出現空洞為什麼是定期的。

根據我們以往的空洞記錄會發現,一般空洞發生在冬季快要轉變為春季時。如果去過冰島北部旅遊的(在北極圈以內),都應該瞭解,在極地有部分地方冬天有極夜,也就是沒有白天,這樣的日子要持續半年左右,所以臭氧無法增加,極地其他地方的臭氧及時過來補充,整體就會被攤薄。

  • 極地平流層雲(PSC)

當平均溫度非常低,陽光減弱,高溫頻率低的時候,大量水汽會在平流層會形成冰雲,極地具備這樣的條件。在冬天,極地被大陸吹來的強大的圓形風所圍繞,會形成

極地渦旋,使極地形成隔離。隔離可阻止其他地方空氣進出極地平流層,無法形成熱交換。

在冬季,極地的平流層擁有形成平流層雲的條件,外圍的空氣又無法進入進行平衡,所以冬天的極地很容易形成極地平流層雲(PSC)。

圖:南極上空的極地平流層雲(PSC)

PSC存在於平流層的下部與臭氧層接軌,更是阻礙了臭氧層吸收紫外線。同時由於溫度低,PSC還有個外號叫做長壽冰雲,其中會形成大量的冰晶,冰晶是破壞臭氧層物質的容器。

  • 氯化物

一般情況下臭氧會被一些遊離基催化分解形成氧。主要的遊離基一部分為大自然的產物,一部分為氯原子和溴原子則是由於人類活動產生的,主要以氯氟烴(CFC)為主。

平流層中氯原子的來源,15%+3%為自然產生,其他為人為造成。

正常情況下氯氟烴(CFC)是一種非常惰性的分子,所以它可以在整個對流層擴散而不會退化。一旦到達平流層就可以地球“任我遊”,迅速在全球傳播。太陽的紫外線輻射可以分解CFC,形成反應性氯物和溴化物,它們都是臭氧的殺手。

當反應性氯物不斷地在平流層溜達,又最終來到極地遇到冰晶時,冰晶會吸收並濃縮空氣中的反應性氯,這簡直就是一個不斷吸收增援、憋大招的過程。

當春天快要到來,太陽回來,溫度逐漸升高,雲中的冰融化,憋了很久又一頓濃縮的反應性物質被釋放出來,就會如同“衝擊波”一樣開始大規模分解與它接壤的臭氧層,形成氧氣。

本身極地就經歷了少陽冬天的稀薄臭氧層,在這般摧毀下臭氧濃度迅速下降,而低緯度地區的臭氧混合緩慢,無法快速填充稀薄區域中的臭氧,於是極地的臭氧層就會達到“空洞”的閾值。但這實際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洞”,只是在平流層下方的臭氧被破壞,在平流層上方並沒有受到影響,但相對下方的陸地來說,上方的臭氧減少了50%以上,無法大量過濾紫外線。

臭氧層空洞恢復

一般情況下臭氧空洞屬於大自然的自然運轉,人類是無能為力的,不過通過上文我們也可以知道臭氧層需要紫外線,需要破除冰雲,所以當春季來臨,陽光普照,萬物復甦,冰雲融合,破壞物釋放掉,就再也沒有什麼能阻止臭氧的生成,臭氧層很快就能得以恢復。隨著人類對CFC的管制,雖然臭氧層空洞還會形成,但空洞的恢復的時間與速度逐步提前了。


趣談科學


這是因為地球自轉的軸是南北極,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氣體向赤道運動,臭氧密度大,向赤道運動更為激烈,所以南北極臭氧層就稀薄了,甚至出現空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