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怼我辞藻堆砌,不如喊麦!我可是怼起人来,六亲不认的李清照!


你怼我辞藻堆砌,不如喊麦!我可是怼起人来,六亲不认的李清照!


昨天,有一个微博热搜叫“李清照 笔给你你来写”。

你怼我辞藻堆砌,不如喊麦!我可是怼起人来,六亲不认的李清照!


这源于,一条吐槽古风歌词的朋友圈。

你怼我辞藻堆砌,不如喊麦!我可是怼起人来,六亲不认的李清照!


还不如喊麦李清照、不会填词李清照、人民日报还专门把李清照的词放出来,让大家复习!

你怼我辞藻堆砌,不如喊麦!我可是怼起人来,六亲不认的李清照!


来跟我一起重温下,曾被“李清照”支配的恐惧!

李清照是 派诗人。

, ,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没想到,从小背她词的我们,有一天,看到她上热搜,竟然是因为被讽辞藻堆砌、逻辑狗屁不通、矫情而不知所云,还不如喊麦!

还记得读书时,我就特别喜欢李清照,时不时念着: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那时的李清照,在我眼里,是一个稍显高冷,柔弱、大家闺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女子。

你怼我辞藻堆砌,不如喊麦!我可是怼起人来,六亲不认的李清照!


李清照到底长什么样子,其实无从考证,但我通过读她的词,总觉得她有些弱不禁风……

直到,我长大后,才意外地得知!

李清照简直酷毙了!

自小,李清照就表现出和别的女孩不一样。

她的爱好广泛,喜欢读书、吟诗写词、喝酒、赌马牌(打麻将)!

有人说李清照是一个不在写词就在喝酒的女人。

她的那首《如梦令》一: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你怼我辞藻堆砌,不如喊麦!我可是怼起人来,六亲不认的李清照!


就是喝醉后,写的!

被吐槽辞藻堆砌的《如梦令》二,还是她宿醉后写的!

《如梦令》二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据记载,李清照写过的58首词中,提到酒的就有28首。

这还不算啥,她还特爱赌博!赌到废寝忘食,堪称赌神。

你怼我辞藻堆砌,不如喊麦!我可是怼起人来,六亲不认的李清照!


后来,她还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成了书《打马图经》

她还在《打马图序》中,这样豪气地说道: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巳。

简单翻译下:老娘天性喜欢赌博,只要一赌,我就沉迷其中,每每废寝忘食。不过老娘赌了一辈子,不论多少,每赌必赢。这是为啥子呢!因为老娘玩得精!

慧即通,通即无所不达;专即精,精即无所不妙。


人若聪慧,就会思路开阔;思路一开,就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如果专心,造诣就会精深,那么就会通晓所有的奥妙。

不愧是千古第一才女,就是这么的与众不同!

很多人写李清照,都会拿她的词啊,拿她的个性啊,拿她的感情生活来说。

今天,我就不赘言了!就来说说,李清照怼人的那一面吧!

你怼我辞藻堆砌,不如喊麦!我可是怼起人来,六亲不认的李清照!


李清照出生于1084年,这年为中国农历甲子年(鼠年);所以她属鼠!她的爸爸是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她的妈妈是状元的孙女。

她自幼生活在一个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

如果她生活在盛唐年代,或许,她还是那个写点青春文学,让文人墨客们点赞打call的才女。

可她偏偏生在——北宋!

她出生那年,也是辽大康十年;北宋元丰七年;西夏大安十年。

当时的北宋,正在和西夏打仗,而且还两次都打输了。

在15年前,北宋还经历了一波熙宁变法,然后失败了……北宋的一只脚已经踏入了灭亡的棺材里。

你怼我辞藻堆砌,不如喊麦!我可是怼起人来,六亲不认的李清照!


在李清照还没成年时,她爸爸的朋友张耒写了一首《读中兴颂碑》,被广为传颂。

你怼我辞藻堆砌,不如喊麦!我可是怼起人来,六亲不认的李清照!


李清照拿起来一看,就提笔刷刷地写下两篇读后感。

你怼我辞藻堆砌,不如喊麦!我可是怼起人来,六亲不认的李清照!


你怼我辞藻堆砌,不如喊麦!我可是怼起人来,六亲不认的李清照!


狠狠地借古讽今了一把,不仅把张叔叔怼了,还怼了朝廷。

学过历史的我们,都知道北宋到了后期,朝廷有多么的那啥了。

张耒还写说,”百年废兴增叹慨,当时数子今安在?君不见荒凉浯水弃不收,时有游人打碑卖。”

李清照就怼他:“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

她认为歌颂郭子仪之类的英雄,不是要务,最有意义和价值的做法应该是探求当初误国的根源,找出负国辱国的奸雄。

她又说:著碑铭德真陋哉,逎令神鬼磨山厓。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祸人心开。

她推翻一般看法,认为元结的诗不值得刻碑。郭子仪和李光弼也没什么过人之处,只是内心光明正大,不存疑惧而已。

她耿直傲岸的个性可见一斑!

你怼我辞藻堆砌,不如喊麦!我可是怼起人来,六亲不认的李清照!


在怼人上面,她就没输过架势!

还记得她刚结婚不久,她的公公是新党派,而她的爸爸是旧党。

李清照的爸爸呢就因为党籍而被罢官。

李清照就向时任尚书右丞的公公求救。

没想到公公不帮忙。

那李清照就怼了:炙手可热心可寒!

你怼我辞藻堆砌,不如喊麦!我可是怼起人来,六亲不认的李清照!


有时候,她还要怼自己的老公。

被老公赵明诚冷落了……

来一首: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老公弃城跑了,还把她给扔下了。后来,老公因此被罢了官,她和老公打包回家的时候,经过乌江。

李怼怼上身: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人活着就要当个人中豪杰,死了也要当鬼中的英雄,人们如今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老公自行惭愧……

同时,她这首诗还把当时的当权者怼了!

后来,她遇到了一个名叫张汝舟,初见时,对她还挺好,没想到一结婚就原形毕露。

张汝舟见她死了老公,就贪图她那几车的金石文物,还想财色兼收。

万万没想到,李清照将这些东西视为生命(想抢我手办,门都没有),渣男因得不到她的芳心,还家暴!

李怼怼岂有放过他的道理,提出离婚,为了诉讼的胜利,她还检举了张假报科举考试数,而拿到官职。

按照宋代刑法,妻子告发丈夫,不管是不是真的,都要判徒刑两年。

李怼怼明知如此,也要把婚离!虽然后来,她在监狱里待了9天后,重获自由身。

可她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后,用了1句话评价和张汝舟的婚姻——

视听才分,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


简单的来说,就是李怼怼好后悔哟,晚节不保哟,把自己嫁给了这么肮脏低劣的市侩的人。

这些怼,大家还是站在李清照身边的,但另一个怼,可是招来了不少黑粉!谁让她怼人家爱豆呢!

你怼我辞藻堆砌,不如喊麦!我可是怼起人来,六亲不认的李清照!


李清照写过一篇文章,叫《词论》。

词论讲的啥呢?

大概就是指着各名家说“我不是针对谁,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而且她还有理有据的!

原文:

你怼我辞藻堆砌,不如喊麦!我可是怼起人来,六亲不认的李清照!


这篇“招黑”的怼文,写的是啥呢?

总结一下:

①李璟的《浣溪沙》、冯延巳的《谒金门》。句子虽然很奇特、很优美,但是要灭亡的国家所唱出来的歌声也带着很深的哀伤,就不能算曲子词中的上品了。

②柳永的词虽然非常适合于音律,但词句却俗不可耐。

③张先、宋祁、宋庠兄弟以及沈唐、元绛、晁次等人,虽然时时有妙语传世,但却整篇破碎,不能称为名家。

④晏殊、欧阳修、苏轼这些人,他们学究天人,填这些小歌词,应该就象是拿着葫芦做的瓢去大海里取水一样容易,但是全都是不可再会雕饰的诗罢了,而作为词又往往不协音律,这是为什么?

⑤王安石、曾巩他们的文章有西汉时风格,但如果他们作词,只怕会让人笑倒,因为这样的词读不下去。

⑥晏几道的词短于铺叙,贺铸的词短于用典。

⑦秦观的词却致力于婉约、情深一片,词中却少了实际的东西,就象一个贫穷人家的美女,虽然长得很漂亮,打扮也很时尚,但骨子里却始终缺乏那种与生俱来的富贵气态。

⑧黄庭坚的词内容倒是充实,却有些小毛病,就象一块美玉,却有些斑点,所以价值自然要打些折扣了。

说出这番言论,不被撕才怪呢!就像热搜的话题一样。你行你上啊,把笔给你!

于是就有人评价《词论》。

文学批评家李长之《李清照论》认为,李清照在《词论》中对五代以来重要词人创作一概予以否定,表现出其个性的“狭小与尖刻”,“不能容纳别人,不能欣赏别人,不能同情别人”。“恰足以反映自己的空虚”。


不过,她怼这些大家的时候,也是有好好地拿出理论的。

她认为,好词必须格调高、有情致、协音律。词和诗不同,就在于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

也正是因为她确实有才华,不是一味的瞎怼,所以才有这么多名人为她打call。

宋代·王灼: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

明代·杨慎: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

胡适:李易安乃是宋代的一个女文豪,名清照,号易安居士。

吕思勉:北宋女词人,则有李易安。

容肇祖: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最有天才的女子,她论词对于北宋诸大家,多有不满,可见她的眼光之锐敏。她的词在当日很受人崇敬,如辛弃疾有时自称“效李易安体”。

看完此篇文章的你,想要粉李清照姐姐吗?

你怼我辞藻堆砌,不如喊麦!我可是怼起人来,六亲不认的李清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