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來了往哪跑、跑出去幹什麼,今天的演練說清楚了

5月10日上午,北京理工大學房山校區內,淒厲的警報聲傳來,百餘名在校師生有序疏散到開闊的操場上,應急救援行動隨之展開。在第十三個5.12全國防災減災日到來之際,北京市人防系統模擬地震中的遇險場景,展開大規模演練,考驗市區兩級人防組織應對突發災情的能力。

地震來了往哪跑、跑出去幹什麼,今天的演練說清楚了

10時02分,模擬中的五級地震開始。師生們從附近的教學樓、宿舍樓中有序跑出,沿不同入口進入操場,在開闊地上席地而坐。

地震來了往哪跑、跑出去幹什麼,今天的演練說清楚了

不久,第一波應急隊伍帶著物資入場,鋼管、連接器被應急搶險隊員們扔得遍地都是,但細一看,落在地上的物資,位置都挺講究——隊員們分別站在一地的鋼管中間,把管子插入就近的連接器,三弄兩弄,幾分鐘時間裡出現了一個框架結構,幾名隊員在框架結構兩邊站成一排,共同拉動一塊碩大的帆布,套在這個框架之上,“呼”的一聲,記者面前出現了一個簡易帳篷。

地震來了往哪跑、跑出去幹什麼,今天的演練說清楚了

廣播聲中傳來了演習想定的新情況:第一波物資不夠了,需要支援。接著又傳來更新的情況:支援車隊因物資儲備倉庫附近房屋倒塌,過不來了!但是別忙,還有志願者隊伍。

在各支救援隊趕往現場的同時,“被困”的同學們也沒閒著。幾位“較倒黴”的同學“受傷”了,旁邊的同學拿起急救用三角巾,把他們的胳膊裹了個嚴實。身旁的人防隊員不停地指點,哪些部位得裹緊點,固定牢。

地震來了往哪跑、跑出去幹什麼,今天的演練說清楚了

現場指揮員介紹,此次演練,模擬進行了應急物資供應、工程搶險救援的工作,目的是要在真正的災難發生時,普通市民要知道躲向哪裡,如何儘量冷靜下來等候救援;專業人士要知道自己的崗位、預案是什麼,即使在失去指揮時,也要按照既有的工作預案投入工作。

地震來了往哪跑、跑出去幹什麼,今天的演練說清楚了

現場指揮員說,通過演練,能夠檢驗人防應急搶險隊伍的組織指揮能力、應急處置能力和現場應急應變能力。通過不斷強化應急預案、應急物資儲備、應急避難場所以及應急疏散搶險救援等環節,確保人防應急隊伍能夠在危機時刻,拉得出、供得上、應得急、搶得了,最大限度地減小災害帶來的損失。

“在大學校園或社區開展安全生產應急演練,使每名學生、居民能夠掌握防空防災和安全生產應急自救知識和技能,達到組織一次演練、教育一批民眾、帶動多個家庭,影響所有群眾的目的。”北京市人防辦副主任田明海說。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安然

編輯 蔡文清

流程編輯 劉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