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的学区房,也比不上你家的书房!

文:新父母讲师团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自古便有孟母三迁的佳话,而现代无数家长为了给孩子置办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师资力量想尽种种方法溢价购买学区房。小吴便是其中一位家长,她在女儿两岁时便置办好了优越地位的学区房,并为此背上了一百多万的贷款。


先不谈小吴的做法值不值得,学区房的概念本身便是一种资本引入的文化,并会受到当地规划影响,买了也不一定能上得了附近最好的学校。且国家近几年也在着重修改监管该方面,努力使得户口问题不再成为上学障碍,给学区房带来巨大冲击。


01


对于部分家庭来说学区房的价格仿若一头饿兽,哪怕负债累累,也不太能承担的起,还有部分家庭抱有穷啥不能穷孩子学习的思维,咬紧牙关换成蜗居的学区房,无意之间给孩子与家庭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与矛盾。


每次听闻类似案例,都不明产生一种舍本逐末的感觉,孟母三迁造就了流芳百世名垂千古的孟子圣人,不仅仅因为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孟母的思想与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再影响着自己的家庭。


再好的学区房,也比不上你家的书房!

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教训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教育。”


而很多家长为了追求学区房,没日没夜的艰辛劳作,缺少了对孩子的陪伴。或者仅仅只是购买了学区房后,内心存有了一丝丝的安慰,对孩子的要求也变成了“环境都给你提供好了,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自己则继续每天和人唠嗑打牌,家中除了课本并无珍藏。


先不要否认自己家中并不是这种情况,或者忙于争辩为了学位必买学区房。在此想表述的仅是孩子的教育与成长确实与环境有关,但并不是只有学区房才能给予的,相对,你家书房适得其用,会比学区房收获更多。


02


被称为“百科全书”的钱钟书常谦称自己只是“多看了一点书”,而这正是得益于其父亲钱基博从小的培养。钱基博在新中国成立后捐献过一次书,大约5万册,相当于一个中型图书馆了。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是一个知名律师,也为孩子准备了很多藏书,不仅门类繁多,很多书还很艰深晦涩。小时候,有的书杨绛读不懂,杨荫杭就说:“不要紧,到时候自然会懂。” 在父亲的潜移默化下,杨绛喜欢上了阅读。


杨绛后来在书中回忆道:“我对什么书表示兴趣,父亲就把那部书放在我书桌上,有时他得爬梯到书橱高处去拿;假如我长期不读,那部书就不见了——这就等于谴责。”


有一次,杨荫杭问杨绛:“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杨绛回答:“不好过。”杨荫杭又问:“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杨绛回答:“一星期都白过了。”


再好的学区房,也比不上你家的书房!

美国社会学家埃文斯,前几年做过一个著名调查:家中藏书500本,能给孩子带来多大的教育优势?她调查27个国家7万多个家庭后,得出了三个重要结论。


▶结论一


“成长在有藏书500本的家庭里,会使一个孩子比起成长在没有藏书的类似家庭里平均多受3.2年的教育。”


▶结论二


“来自藏书丰富家庭的孩子,完成大学学业的可能性,要比家中无藏书的孩子多出19个百分点。”


▶结论三


“当家中藏书量达到500左右时,父母的教育水平即使相差很大,孩子的受教育水平差异也不大。”

以上的案例都清晰的展现着,阅读的重要性,以及——最好的学区房便是你家书房。


03


与其囊中羞涩的追求学区房不如花些心思打理下自家的书房,为孩子的阅读与学习营造一个舒适的氛围,再不济,没有书房的可为孩子搭建阅读角。


在家中书房装修时位置选择是首要,一定要自然光线足,通风好;书房的环境要安静、少干扰,但不一定得私密;同时书房家具作为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重视书房家具的造型、质量和色彩外,必须考虑到家具要适应人们的活动范围,符合人体健康美学的基本要求。


再好的学区房,也比不上你家的书房!

书房落成后,我们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时常增加书房内藏,并多花时间与书房中进行阅读,带动孩子积极性,并可购置以孩子喜欢的书籍为奖励,扩宽孩子阅读面,逐步为孩子积累阅读量。


博尔赫斯有一句名言:“如果有天堂,那应是图书馆的模样。”读书是最好的家风,书架是最好的不动产。一个藏书多、有文化底蕴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爱看书,爱思考的孩子成绩一定不会让家中太过担忧。


最好的老师是家长,最好的学校是家庭,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的书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