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年.元旦

阳历年

小的时候听大人说阳历年,我不解其意,怎么听都是羊肉年。

在冬日的某天,爷爷从墙上取下就剩一张的日历,把从魏家湾集上买来的,新的日历换上去。日历的封面图案,很好看,爷爷撕下来递给我。奶奶说“以前家家都有黄历,现在都是黄历牌了,反正没有黄历书写的全”。

我从小就笨,不明白的事从来都不问,生怕别人笑话我。我很担心,这所谓的阳历年,也不放鞭炮,也不穿新衣服,就这么把年过了。奶奶问爷爷“看看打春是那天,年前还是年后”。我听了马上和奶奶确认“奶奶是说的吃饺子的年吗”!奶奶着说“明天是阳历年,咱们过的是阴历年,还有四十天呢,”奶奶不识字,可是会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淩上走。

等上了小学,老师说元旦了,明天放假一天。高兴的同学们哇哇大叫,老师布置作业,每人写一篇日记,欢度元旦。放学回家,看新换上去的日历,赫然写着庆祝元旦。爷爷说“元旦就是阳历年,城里人,公家人才过的”。

爷爷的话很对,公社,铁工厂,棉站,拖拉机站等等和体制有关的门口,都拉上了四块红纸,用墨汁写了很大的欢度元旦。冬天风大且多,不是这一张刮的卷起来,就是另

一张卷起来。

村里静悄悄的,北风在每个胡同里乱窜,大街上见不到几个人,卖豆腐的有气无力的敲着梆子,看来虽然是阳历年,也没给他带来好生意。

我们魏家湾的四时八节,都是被饭食标记的,二月二炒豆粒,五月节早上每个人煮个鸡蛋,(至于标配的粽子,是九十年代才有的,以前都是知道,没见过没吃过)。八月节吃月饼,过年包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当然也是日子好过了,集上才有卖的。细数下,根本没有阳历年的事。饥馑的岁月里,这些都是不能忽略的。后来又添了,冬至吃饺子,说不冻耳朵,夏至和暑伏都列入了节日饮食,还是没有阳历年的事。

小时候,日子如水,缓缓而流,家家都是萝卜白菜,馍馍窝窝。就盼着过年过节,大人孩子吃点好吃的,也许是饮食清淡,肠胃适应了。冷不丁吃肉还不行,会恶心头晕,我们魏家湾的土话是薏乃了。薏乃这两个字是我杜撰的,我不知道这两个字怎么写。其实很多

事到如今我也不知道,就比如元旦吧!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即1月1日)。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建国后对元旦的定义: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元旦

[明] 张泰

天上寒星敛曙钟,海隅佳气溢晴空。

东华涌出瞳眬日,南极吹来长养风。

丹凤历端观夏正,瑶华枝上见春工。

体元天子调元相,管领民归玉烛中。

阳历年.元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