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國內醫療健康行業融資額超500億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醫療健康行業2020年的融資事件達315件,融資金額達到近530億元。其中,股權融資數量最多,有118件。從輪次來看,則B輪融資最多。從地域分佈來看,北京醫療健康企業融資事件最多,有64件;其次為上海和廣東,各有60件。江蘇和浙江緊隨其後,各有50件和31件。

生物技術、新藥研發、基因技術最受資本青睞

動脈橙數據統計,投資機構最青睞的三大領域為生物技術、新藥研發和基因技術。在9月的最後一天,國內就有5起醫療健康融資事件,其中海創藥業完成的C輪融資金額最高,達10億元。

海創藥業是臨床階段創新藥物研發商,專注於癌症和代謝疾病領域創新藥物的研發和產業化,在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均設有分支機構。海創藥業現有產品管線中,抗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新藥HC-1119已經啟動全球多中心臨床III期試驗;抗痛風和高尿酸血癥新藥HP501已獲得國家藥監局頒發的《臨床試驗通知書》,正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開展臨床I期試驗。

此次海創藥業獲得的10億元C輪融資,主要用於多個產品的中國及海外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及產業化,以加速推進海創藥業佈局全球市場。從此前獲得的融資來看,投資方中除知名投資機構外,還有海思科、泰格醫藥、復星醫藥等上市藥企的身影。

疫苗企業北京艾棣維欣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艾棣維欣”)也於9月30日完成超2億元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倫琴醫科、經緯創投、聯新資本、星空資本等新老股東。

艾棣維欣主營業務為新型疫苗的研發,在研的核心品種分別是呼吸道合包病毒(RSV)預防性疫苗、乙肝治療性疫苗、I型糖尿病治療性疫苗、冠狀病毒疫苗。艾棣維欣與美國Inovio Pharmaceuticals達成合作,利用國際水平的DNA疫苗技術平臺合作進行項目開發。

今年3月30日,上市企業瑞普生物曾發佈公告,將以自有資金1200萬元對艾棣維欣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後,瑞普生物持有艾棣維欣3.1579%的股權。此次投資,瑞普生物意在與艾棣維欣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係,結合公司已有經過靜態驗收並擬用於DNA疫苗生產的專用GMP車間及新產品註冊和生產工藝轉化優勢,雙方可實現強強聯合與優勢互補,以期加強公司DNA疫苗技術佈局。

除上述兩家企業外,其餘3起融資事件還有高難度製劑、改良型創新藥研發商博志研新完成了1億元B輪融資;腔內掃描儀研發商朗呈醫療完成數千萬元的B輪追加融資;生物催化整體方案提供商酶賽生物完成5000萬元的B1輪融資。

疫情衝擊醫療健康資本市場,疫苗企業受追捧

來自動脈橙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球醫療健康領域的融資額達到735.95億美元,同比增長7%。尤其是第三季,融資額就達到328.41億美元。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國第一季度醫療健康資本市場受到較大沖擊,第二季度基本恢復。《2020上半年全球醫療健康產業資本報告》指出,疫情加上近年來整體融資資本趨緊的雙重影響,中國上半年醫療健康融資事件大幅下跌,處於自2015年一季度以來的最低點,同比去年更是下降36%。不過,新冠疫情也直接刺激醫療健康細分行業資本,疫苗研發公司受追捧。今年上半年,國內外一共有28家疫苗研發企業獲得融資,融資金額為114.8億元,這些公司多以研究眼就病毒疫苗及mRNA疫苗為主。其中,斯微生物在上半年完成兩輪融資,高速推進其mRNA個體化癌症疫苗、mRNA傳染病疫苗、蛋白缺陷類疾病mRNA藥物和遺傳病mRNA藥物等產品,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正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

除疫苗研發企業,遠程醫療相關企業、疫情相關醫療器械企業等也迎來資本的春天。今年5月,華大智造宣佈,已完成10億美元的B輪融資,是中國基因測序領域一級市場融資規模最大的單輪融資。該輪融資由IDG資本、CPE(中信產業基金)領投,基石資本、上海國方資本、華興新經濟基金、華泰證券紫金投資跟投,老股東中信證券、松禾資本等機構繼續加碼。就在一年前,華大智造完成超2億美元的首輪融資。

今年1月26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審批通過4家企業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產品。其中,華大智造超高通量測序儀DNBSEQ-T7獲得國家三類醫療器械許可。作為目前全世界日通量最高的測序儀,DNBSEQ-T7可快速檢測並獲得病毒基因組完整序列信息。正是依託DNBSEQ-T7的測序能力,科研人員在收到樣本的24小時內,便完成新冠病毒基因組測序及序列組裝,得到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序列,為後續熒光PCR試劑盒的快速開發提供了基礎。目前,華大智造已啟動上市輔導,擬在境內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