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理財收入超過工資性收入的人,都做對了什麼?

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發展,財富積累早已不是單靠努力工作就可以輕鬆獲得,而更多的是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對周圍環境的判斷;還有對事情的認知所決定。

這麼講,並不是努力不重要,只能說,努力是一個人的底數,決定一個人走的多遠的其實是右上角的指數。

那些理財收入超過工資性收入的人,都做對了什麼?


1、選擇大於努力

上學時,老師叮囑我們要努力學習,工作了,上級叮囑我們要努力工作;但是努力的背後並不定像童話故事結局那麼美好。

它更依賴於面對關鍵點,我們如何思考,如何抉擇的。

這些都決定了一個人的天花板到底有多高。

比如,一個剛畢業大學生,月薪過萬,覺得很好。慢慢的月薪2.3萬也不是不可能。這個工資的前提是,你要不工作年限達到一定職位級別要不就是公司高管,但是以上例子僅限於北上廣深一線城市。

如果工資想再高點,你需要升級合夥人或者總裁級別,才能年薪百萬,走向人生巔峰,我們知道這畢竟是少數人,鳳毛菱角。

而如果在三四線城市,月薪一萬就已經夠到天花板了,你在怎麼努力也不行,因為這有很多因素所導致。

而如果是現在比較熱門的電商主播,一晚上可能就是幾千萬入賬。

所以,一個人的選擇大於人的努力。

捉住時代的紅利,“順勢而為”,從而實現財務增值,這裡不僅僅有機遇,執行力,還有認知偏差,更有一個人面對事物的選擇和判斷!

那些理財收入超過工資性收入的人,都做對了什麼?


2、多積累自己的投資性時間

其實不僅僅金錢有投資和消費之說,我們的時間也分投資和消費。

你刷網劇或者玩遊戲可能就是消費時間,它可能給你帶來了一時的快感,過後人反而會更加空虛。

而如果是投資時間,比如你的工作需要不斷學習相關專業知識,或需要組織和管理能力的積累,需要總結,分析,演講等方面的嘗試,那麼這類時間就是投資型時間。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積累投資型時間,可以事半功倍。比如閱讀,寫作,投資理財。

那些理財收入超過工資性收入的人,都做對了什麼?


3、收益還是風險,關鍵在於概率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句話長盛不衰。它的底層意思其實很多人沒看明白,無論收益還是風險都是相對的,難度在於概率的識別。

比如,我們經常看到飛機失事的消息,很多人說以後不做飛機,做汽車;實話講,每年車禍傷亡人數遠遠高於飛機失事的人數。

但是為什麼人們對於飛機失事這麼敏感呢,因為新聞經常報道,而車禍事件實在太多,報道不過來,就給人一種錯覺,飛機失事遠遠高於車禍人數。

所以,更重要的是理性地去識別這個風險,而不是畏懼風險。

相對於投資,年化30%的風險,遠遠高於年化10%的風險,這其中你要識別出來的底層邏輯就是你願意冒70%虧損的風險去爭取30%的收益,還是冒犧牲30%風險去獲得10%的收益。這個就屬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哲學問題了。

投資中真正危險的並不是風險本身,而比較難判斷的是不知道風險點在哪。

投資者能做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去預估各種可能性,然後選擇進入還是逃離這個機會或者風險。

那些理財收入超過工資性收入的人,都做對了什麼?


4、延遲滿足,忍一忍糖果是你的

國外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實驗內容就是在屋子裡面有10個小朋友,有10個盤子,每個盤子裡面放了五顆糖果。

實驗人告訴他們,我出去幾分鐘,誰可以不吃盤子裡面的糖果,我回來之後,就可以再多得三顆糖。

實驗開始了,其中7個孩子禁不住誘惑,慢慢“淪陷”。後來在長達幾十年的跟蹤調查研究中,能忍住不吃的孩子獲得的成就明顯高於吃掉糖果的孩子,這個實驗就說明延遲滿足重要性

現在我們的信用卡,花唄,借唄,各種校園貸都屬於延遲滿足的對立面,百害無一利。

如果有人告訴你,從現在開始,做指數基金定投,每個月定投2000元,按照年化20%計算,30年後,你將獲得千萬元,多少人可以做到?

那些理財收入超過工資性收入的人,都做對了什麼?


5、投資理財“慢就是快”

投資理財不是讓你一夜暴富,它更多的是讓我們重新樹立起對待金錢的態度和自己財富的規劃。

我們通常將“掙錢”和“賺錢”兩個詞混在一起說,好像沒什麼區別,實則不然。

掙錢是“提手旁”,需要我們付出自己的勞動時間和精力去獲得報酬,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而賺錢是“貝字旁”是可以“錢生錢”的。

隨著收入水平提高,我們更多的要思考自己的勞動回報率,樹立起“用金錢換時間”的意識,對於事業剛起步的年輕人,儘量花時間武裝頭腦,而不是為了節約開支浪費大把的時間。

好的財富的態度以及正確的理財方式選擇,可以幫你省下人生一半的奮鬥時間。

希望我們像精心挑選一件晚禮服那樣,慢慢挑選和購買資產,讓財富慢慢積累,讓它為我們的生活更好的服務,讓收益足夠覆蓋風險,從而讓資產給我們的生活做指數運算。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轉發,收藏,點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