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囧境:幫了忙反倒不落好?有效破局,你需要做到2減1加


職場囧境:幫了忙反倒不落好?有效破局,你需要做到2減1加

這是 北月 的第 18 篇文章


01 為什麼好心幫忙,卻不落好?


上週五,部門的小張給一個同事幫忙。這本來是好事,結果卻讓小張很鬱悶。

原來,那天上午一位同事有急事要出去一趟,請求小張幫自己製作一份報表。她應了下來。原本不到1個小時就可以拿下,可她剛做不到一半,臨時被叫去開會。走得匆忙,小張沒來得及跟同事交代,會議期間也忘記了。

開完會後她才想起來,可那會已經過了承諾對方的時間點。

她剛進辦公室,就看到同事從經理辦公室出來,對方臉色很不好看,顯然是剛被領導批評了。

小張懊惱不已,她想解釋,可事已至此,再好的解釋都不能扭轉結局。

其實,這樣的事在我們身邊也不少。好心幫忙但辦了壞事,不免讓人心生鬱悶。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是因為做事的是我們,但結果的評價權在對方手裡,同時還有不可控因素未被計算在內。所以,我們需要換位思考,從對方的視角出發,分析對方是怎麼考慮的,關注什麼。

毫無疑問,求助他人時,每個人都希望對方能又快又好地給出結果。快,體現的是時效性;好,要求的是質量。然而各種原因導致了雙方在認知上的差異:溝通方面、工作背景、工作能力、要求標準、事情的特殊性方面的等等。

認知方面的差異,導致了交付結果的實際差距:關於時間,你可能認為那是提交時間,而對方認為那是最後通牒時間;你費勁心思做出來的東西,對方很可能認為只不過剛及格,依然毛病很多。

心理學上有個期望值效應。它又被稱為 “ 皮格馬利翁效應” (pygmalion effect),是期望是對自己或 他人 的一種判 斷,希 望 自己或 他人達到某種目標,或滿足某種行為預期。由期望而產生的行為結果就是期望效應。

你能接受幫忙,會給對方一種“你很有能力”的錯覺,進而對方對你期望過高。一旦最後你沒及時交付,或者沒做好,甚至對方對結果有一點不滿意,更有甚者,在遭領導批評後,轉身便遷怒於你。

為避免好心辦壞事,我們要謹慎選擇是否幫助對方。寧可不幫忙,也不要幫忙但把事搞砸了。


職場囧境:幫了忙反倒不落好?有效破局,你需要做到2減1加


02 關於“好心”幫忙需要理清的幾個誤區


1.偶爾幫忙可以,經常幫是攬事


當你幫別人成一種習慣時,就成了自己的義務,你幫得少了人家還會有意見。

平時性子比較靦腆的同事小張,有段時間經常幫同事老李做一項工作。同部門的小劉私下提醒她,下次找個機會拒絕,否則很可能他要一直做下去了。可小張不以為意,以為自己是在“助人“。

連著做了幾次之後,老李慫恿領導,小張做那項工作挺順手的,年輕人嘛,就要多歷練。剛好我未來幾個月要做一個項目,天天往外跑,不如就把那項工作交給小張吧。領導當場就同意了。可憐的小張,幫了忙還被對方坑了一把。

我們不妨回想一下,自己或者身邊的同事,工作中有多少事,是通過這種方式到自己頭上的?有時你幫同事幹一點活,久而久之,這個活就變成了你的,而且對方還冠冕堂皇的把事情推給你,氣人不?

所以,偶爾幫一下忙可以,堅決不要長期的去幫。切記:不要有求必應, 該拒絕時要拒絕。


2、你幫別人,說明你的工作量不飽和,領導會給你加任務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邏輯,就像我們在食堂打飯。打飯的阿姨會餐具的大小,來決定給你盛飯的多少。你拿一個大碗,打飯阿姨一般給你打飯多點。而如果是小碗,多數情況下都打的少。

同理,領導會通過你幫同事做事的多少,來判斷你的工作量。有可能你是在業餘時間幫同事,但領導依然認為你的工作不飽和。

其實,領導對你的瞭解並不是很充分,不可能天天盯著你。在他的邏輯裡,既然你有時間幫別人,那你一定能先幹好自己的活。物盡其才,人盡其用,既如此,為什麼不多給你安排一些任務呢?

由此,建議職場人不要太“樂於助人”,打腫臉充胖子。能者多勞未必都是好事,如果因為助人而給自己攬了一堆瑣碎工作,幫人反倒把自己拖下水了,這就得不償失。


3、做事越多,失誤越多,給人的印象越差

這個邏輯也簡單,你啥事不做肯定不會犯錯;你做得越多,犯錯的機會也就越多。大家對你的印象就越差,會認為你不靠譜。這是職場上的大忌,以後的評選優秀,升職加薪,好的工作機會大都不太可能輪上你。

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天天閒著沒事的人能獲得重用提拔,而你成天累得要死要活,卻一直在底層待著沒人看見的核心原因:你做十件事情出錯兩件,相比別人只做了一件卻異常出色,顯然大家會對後者讚不絕口,對前者滿是詬病。縱有千般好,不抵一朝失。

切記:不要主動攬事,也不要對方一開口你就接受,拍胸脯打包票,“這事包在我身上”、“小事一樁”。工作中有很多不可預知的不可控因素,比如上級臨時安排的重要又緊急的工作,比如因為老人突然要住院了等等,這些都會成為你做事路上的絆腳石。一旦你應承下來又沒做到,無疑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職場囧境:幫了忙反倒不落好?有效破局,你需要做到2減1加


03 有效幫忙,你需要做到“兩減一加”


1. 懂得拒絕,幫君子不幫小人


不會聊天是因為了錯了對象,同理,不會幫忙也很可能是因為幫錯了對象。

你不是人民幣,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歡。有效幫忙,首先是有選擇性地幫忙。幫人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對於人品差的人,你把事做好了,對方下次會變本加厲地找你幫忙;萬一沒做好,上級問責起來,對方很可能甩鍋給你。所以,對這類人要及時、果斷地拒絕。

《妮可的999封情書》中認為,

善良很昂貴,我們要把它留給那些真正需要和值得的人。

如何說“不”呢?下面介紹3個有效方式:


1)劃定界限

劃定界限是一種是乾脆利落的拒絕方式,主要適用於工作中聯繫少,而對方又人品差的時候。

作為被求助一方,最好一開始就讓他知道你的底線在哪裡。否則對方一次次試探,你一次次妥協,會讓他覺得你是個“軟柿子”。當你強硬起來時,他反倒疑惑為什麼“之前可以,現在不可以”。

界限分明就是明確的告訴對方,此事不只針對你,沒有例外。清晰地告訴別人你的原則,是不能改變的。拒絕時要乾脆利落, 要知道,你有權利拒絕別人, 說“不”本來就不需要理由。

  • “抱歉,這不是我的工作重點。請另尋高人。”
  • “抱歉,我從不借錢給任何人,這是我的原則。”
  • “不好意思,我向來不做沒把握的事,這是我的底線。”

真正的拒絕別人,一定是遵從內心的真實感受,為自己設立界限,勇敢堅定的表達。

善良有分寸,助人有底線,才是真正的善良。


2)直接拒絕


當遇到和工作中往來較多的人求助,而你又分身乏術時,劃定界限的方式太生硬,顯得不近人情。我們可以改用直接拒絕的方式,通過陳述客觀理由,讓對方知難而退。

  • 有更重要的事---這次沒法幫你了。王總幾天後要出席xx會議,安排我準備相關資料。你知道的,此次事關重大,王總又一向要求嚴格,我怎敢掉以輕心?”
  • 接手新工作----部門最近剛調整了/部門剛剛開發了個新業務,這個點上誰也不敢掉鏈子。我剛接手,有一陣子要忙了。
  • 時間錯不開----真不湊巧呀。我這月初/月尾本來就事多,加之最近某某同事休假了,我還兼著他的一部分工作,這幾天忙得連水都顧不上喝。


拒絕這件事,最高情商的表現就是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千萬別裝。不要因為為別人著想,不想讓人家難堪,而太把自己當回事。做不到的事情,別勉強自己,直接拒絕就好。


3)巧妙轉移

如果說前面兩點是直截了當地拒絕,適用於部門內部,

轉移法尤其適用於跨部門的求助。

它的關鍵點在於,採取迂迴戰術,將對方的問題轉移到別處,同時又避免給你推卸責任的嫌疑。轉移話題時,我們需要做到:態度堅定、語氣溫柔、善於示弱。

  • 承蒙你看得起我,不過這方面我知之甚少。真要應承下來還不是誤你的事嗎?這檔子事我可做不出來。
  • 你可能找錯人了。上次這事要不是有王總鼎力支持,幾位同事齊心協助,我一個人很難搞定。
  • 多謝您抬愛。可是跨部門的工作,需要王總同意才行,我做不了主。要不,您先和我們王總溝通一下?

轉移法其實是因為經常有工作上的接觸,處理不當會對日後工作不利。這裡不僅要顧全對方面子,但更重要,這是兩個部門之間的事,首先要徵得部門領導同意,不可僭越。凡事留有餘地,日後也好相處。


2. 只做能力範圍之內的事


助人不僅要選擇幫助的對象,還要選擇你擅長的事。超範圍的事,我們難以駕馭,也不可控制。對此,你要敢於在第一時間拒絕。千萬不要逞一時之勇,而不考慮後果。

芳芳的一個朋友過陣子要過生日,她想送朋友一套對方喜歡的化妝品。在得知閨蜜麗麗有朋友在國外做代購,芳芳讓麗麗通過朋友幫忙買一套化妝品。麗麗很爽快地答應了。

結果由於物流問題,發貨延遲了,在生日前根本拿不到東西。

沒辦法,芳芳只得在中午休息時打車去實體店。結果回來晚了還被領導撞見,捱了一通訓。

芳芳心裡窩火,認為麗麗很不靠譜,明明答應了自己卻沒辦到,還讓自己挨批。越想越氣,很快她不再搭理麗麗,自此閨蜜變路人。

你看,代購本不是麗麗擅長的事,她卻攬了下來,因為有不可控因素,最終讓好事變壞事。所以這提醒我們,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最好不要答應。幫人事小,誤事為大。

除此之外,工作中還有一些事需要我們特別注意,不能幫忙:

  • 敏感崗位,比如財務、人事、機要…;
  • 影響巨大的事,比如做決定,拿主意;
  • 時間緊迫的事,比如你本身這段時間就忙,更別提再幫助別人了;
  • 可能會觸犯公司或他人利益的事,高壓線不要碰,雷區不要踩。

幫人之前,一定要頭腦冷靜,對沒把握的事,一定第一時間明確拒絕。可能你想幫但幫不了,這也不見得是壞事,對彼此而言,都減少了浪費時間。

朋友有難的時候是應該幫,但這不代表對方一求助你馬上就幫忙。合適的幫忙,是基於你對那塊擅長,能搞定,並且你正好有空。


3.利用損失厭惡心理,為幫忙加分


現實中,我們顯然不可能拒絕每一次的求助。既然幫忙不可避免,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給人留下好印象,為自己加分呢?

有,利用損失厭惡心理。先降低對方的心理預期,再提供超預期的幫助,從而製造心理上的驚喜體驗

管理學中有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某公司由於資金週轉問題,無法像往年一樣,給員工發放足額的年終獎。為避免員工心生不滿,造成人才流失,公司宣佈“要裁員”。消息一出,人心惶惶,大家都擔心自己會成為被裁名單中的一名,紛紛努力工作。

一段時間後,公司宣佈,為體現公司的人性關懷,決定不裁員了。眾人鬆口氣,覺得公司特別有人情味。

又過了幾天,公司高調宣佈發放年終獎。眾人更是心生狂喜,歡呼“感謝公司,感謝領導”。

試想,同樣是發年終獎,如果公司一開始就說正常發放,和往年一樣,就沒有多少值得期待的。然而,利用了損失厭惡心理效應後,我們感同身受的能發現二者的心理體驗是天壤之別:

  • 先說要裁員。如果被裁,工作都沒了,誰還會顧及其他福利?
  • 接下來,不裁員。哈,鬆口氣,保住工作就是萬事大吉。
  • 最後發年終獎。哇,居然還有年終獎。太意外了,公司太好了。

先降低員工的預期,再一次次帶來超預期的消息,效果非同一般:員工對公司感恩戴德,進而更認真地工作。

某航空公司也曾經利用了這一招,巧妙地提升了乘客體驗。

一次航班因為天氣原因,要延遲降落。機長告知乘客的降落時間有技巧。第一次:預計4個小時後;第二次:經過多方努力,預計提前1個小時;第三次:重磅消息,1小時後降落。全場一片歡呼。

其實機長知道只需要1小時便可降落,但如果直接告知顯然平淡無奇。從4小時縮短到只用1小時,除了讓乘客的內心體驗達到了峰值,更重要的是,之後在選擇航班時,此次航班很可能會是首選。

峰終定律告訴我們:人們對於某一段經歷的記憶,只會記得高峰時和結束時的感覺,即“峰值”和“終值”的體驗。

你看,利用損失厭惡心理,就是在變相地調動人對峰值和終值的體驗,從而給自己留下好印象。


職場囧境:幫了忙反倒不落好?有效破局,你需要做到2減1加


寫在最後


成年人的世界,講的是互助和共贏。面對求助時, 要清楚, 不是對方的每一次求助我們都要幫。不要因為怕得罪人,怕別人對自己印象不好,而委曲求全的去幫助他人。要清楚,你不能討好所有人時,就討好自己。該拒絕時,我們要善於拒絕,見機行事。具體做到:

1.果斷拒絕人品差的人,只幫靠譜的人;

2.做能力範圍內的事,避免超出範圍;通過這兩個原則先砍掉一大部分的求助。

3.對於不能推脫的求助就接手,全力以赴去達成。必要時利用損失厭惡心理效應,為自己加分。

如果被拒絕的一方就此翻臉,那麼正好,你知道了這樣的人不值得繼續與之合作。真正關係靠譜的人,一定充分體諒你的難處,不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用道德綁架你,勉強你。

巴菲特曾說,他衡量人際關係的標準就是一句話:“你所關心的人,有沒有用愛來回報你?”

時間寶貴,我們要把助人的機會留給那些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人。不論是職場還是生活中,好的幫助,一定是彼此舒服,互相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