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穀氨酸在農業推廣中展現出的功能特性

聚穀氨酸漫淹於土壤中時,可在植株根毛表層形成一層薄膜,不但具有保護根毛的作用,還是土壤中養份、水份及根毛接觸的輸送平臺,能有效的提高肥料的溶解、存儲、輸送與吸收,同時阻止硫酸根、草酸根、磷酸根與金屬元素產生沉澱作用,使作物能更有效的吸收土壤中磷、鈣、鎂及微量元素,促進作物根系的發育,加強抗病性。

聚穀氨酸在農業推廣中展現出的功能特性

一、超強親水性與保水能力

聚穀氨酸分子含有1000 個以上的超強親水性基團(-COOH),能充分保持土壤中的水分,改進黏重土壤的膨鬆度及空隙度、改善砂質土壤的保肥與保水能力。用於漫淹土壤時,會在植株根毛表面形成一層薄膜保護根毛,是土壤中養分、水分與根毛親密接觸的最佳輸送平臺,有效提高肥料的溶解、儲存、輸送與吸收。尤其是在缺水、少水的乾旱、半乾旱地區或者應用滴灌和水肥一體化的地區使用聚穀氨酸,能極大的提高水肥的利用率,保持水分和養分有效的分佈於根系周圍,被植物更多的吸收利用,減少蒸發、滲漏等造成的水肥流失。

二、促進磷肥與中微量元素的吸收

聚穀氨酸具有多陰電性,能有效阻止硫酸根、磷酸根、草酸根、碳酸根等離子與鈣離子、鎂離子及微量元素的結合,避免產生低溶解性鹽類與沉澱作用,因此更能促進中微量元素與磷肥等養分的吸收與利用。此外還能提高土壤中陽離子的交換能力,暫時儲存吸附陽離子,例如鈣離子、鎂離子等中量元素及其他微量元素鐵、錳、銅、鋅等陽離子,再緩緩釋放至土壤中來補充。

聚穀氨酸在農業推廣中展現出的功能特性

三、增強植物抗病及抗逆境能力

整合植物營養與土壤中的水活性成分,並增加抗鹽、抗旱、抗逆、抗肥力流失的能力。聚穀氨酸本身對於植物根部有天然的促進作用,刺激根毛的新生和根系的生長,從而提升植物地下部分吸收養分的能力,在乾旱、水澇和低溫等逆境來臨時,有效保證水分和養分的正常吸收,緩衝旱、澇、寒等逆境對植物根系造成的損傷。

四、減少肥料用量,增加產量

聚穀氨酸發酵液是穀氨酸的聚合物,有絕對優勢使生物降解,對環境產生友好性,是一款高活性、純天然的生物製劑產品。除了在化妝品、食品、醫藥等領域的應用外,在農業應用上也發揮著其特殊功能。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延長肥料有效期的功能中發揮很好的作用,由此減少肥料的用量,又可增加質量與產量,所產生的經濟利益對於農業的貢獻便不可言喻了,對農民的成本降低有很大的貢獻。

五、平衡土壤的酸鹼值

對酸、鹼具有極佳的緩衝能力,可有效平衡土壤酸鹼值,避免因長期使用化學肥料所造成的酸性土質及土壤板塊化。以膠東半島為例,眾多蘋果果園存在土壤酸化的情況。在每畝施用聚穀氨酸發酵液約1升後,過段時間觀察,聚穀氨酸可明顯提高酸性土壤的pH值1-2個,改善因酸化造成的果樹苦痘等病害,同時改善果實的品質。另外,對於海水倒灌造成的鹽漬化和使用過量化學肥料造成的次生酸化也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聚穀氨酸在農業推廣中展現出的功能特性

六、螯合土壤中有毒重金屬

對於鉛、鉻、鎘、鋁、砷等重金屬有極佳的螯合效果,可避免作物吸收過多土壤中有毒重金屬,緩解土壤毒害。近些年來,某些地區土壤中重金屬的汙染逐步加劇,尤其是一些有色金屬礦區,城市汙水和工業汙水集中排放區對於農田的汙染主要表現為:重金屬離子嚴重超標,被植物吸收之後,生產出的農產品也會含有過量的重金屬離子,被人體吸收後造成嚴重的危害。而使用聚穀氨酸可以快速、高效的螯合,絮凝重金屬離子,使其不被植物吸收,減少重金屬毒害,進而提高作物品質,產生優質無害的農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