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那位轟動一時的“反潮流小英雄”黃帥,後來結局如何?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

“尊師重教”一直是中華民族崇尚的傳統美德。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觀念的轉變,人們逐漸意識到不能夠盲目地“尊師”。尊重應當是互相的,為人師表,就應當樹立榜樣,首先做好老師的表率,才能夠得到學生的尊敬。如果一個老師自己先喪失了師德,恐怕也很難讓學生們信服。例如當年,那位轟動一時的“反潮流小英雄”黃帥,後來結局如何?

當年,那位轟動一時的“反潮流小英雄”黃帥,後來結局如何?

1973年,北京海淀中關村第一小學的老師齊鴻儒要求五年級的小學生上交日記。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舉動,卻猶如風暴一般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班上有一個學生叫黃帥,她的日記中描述了這樣一件事:今天班上有位同學沒有遵守紀律,老師就對她說,“我想用教鞭敲你的頭。”黃帥寫到“我覺得這句話說的不對,作為老師對於同學的錯誤應當耐心教導,注意言辭。”但是這一句善意的提醒在齊鴻儒的眼裡卻變成了挑釁。

當年,那位轟動一時的“反潮流小英雄”黃帥,後來結局如何?

為了“懲罰”黃帥,她讓班上的其她孩子集體孤立她。黃帥年紀雖小,但是卻也感受到了別人對她的敵意,因此感到十分委屈,為此她寫信給《北京日報》訴說了自己的遭遇。當時教育界宣揚“批判修正教育路線”,黃帥的例子恰好就是她們所需要的。於是《北京日報》回信給黃帥:“這件事情已經不是你和老師兩個人之間的事了,而是有關階級和路線的大事。”並且還公開發表了她的信件,隨後中央媒體更是在頭版刊登了此事。這一封短信隨即在全國掀起了一波“破師道尊嚴”的浪潮。

當年,那位轟動一時的“反潮流小英雄”黃帥,後來結局如何?

然而,黃帥沒有想到的是,這件事終究波及到了自己。過了一段時間,報紙將矛頭直指“一個小學生”。黃帥的生活自此失去了平靜。她的父親入獄,母親崩潰生了重病,家庭即將分崩離析。為了解決這個困境,黃帥鼓起勇氣給中央領導寫了第二封信。中央對此事也比較重視,派出了調查組。很快就查明黃帥父親是被冤枉的。

當年,那位轟動一時的“反潮流小英雄”黃帥,後來結局如何?

父親在獄時,黃帥正值高考,但是她努力減少此事的影響,考入了北京工業大學。在忙於學業的同時還要照顧母親,直到父親沉冤得雪之後,她才得以安心學習。本科畢業後,黃帥又前往日本留學,在研究所工作的時候遇到了現在的丈夫,兩人生了一個兒子後選擇了回國。她成為了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的編輯,還出了一本書。

當年,那位轟動一時的“反潮流小英雄”黃帥,後來結局如何?

黃帥曾說過一句話:最大的願望是做一個普通人。這句話的背後有多少辛酸淚。很多人都夢想著“不平凡”,但是對於黃帥來說,沒有什麼比普通、平靜、安穩的生活更令人開心和滿足了。因為小時候發生的那件事情,黃帥的家人和她自己都對“寫日記”這件事情心有餘悸,大學的時候母親看見黃帥在寫日記竟然跪求她不要再記錄自己的生活了。多年間,她都一直不敢面對媒體,而後來從事編輯行業,大概能夠視作她已經解開自己的心結了。

當年,那位轟動一時的“反潮流小英雄”黃帥,後來結局如何?

黃帥的一生過的並不容易,誰也沒有想到一篇作為生活隨筆的日記竟然能夠掀起如此巨大的風浪,並且成為她一生的陰影。其實這一切和當時的時代背景密切相關,要是放在今天是萬萬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的。

參考文獻:《師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