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成熱門景點 跟著熱劇遊皖山 古城好風物吸引八方客

八天假期,安慶市共接待遊客515.18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1.46億元。今年假期全市旅遊市場秩序良好,無重大旅遊投訴,無旅遊安全責任事故。

博物館成熱門景點 跟著熱劇遊皖山 古城好風物吸引八方客

圖為10月1日,遊客在安慶博物館內遊玩。全媒體記者 江勝 攝

國慶、中秋雙節長假徹底釋放了人們的出遊熱情。八天假期,我市共接待遊客515.18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1.46億元。天柱山景區遊客接待量和門票收入累計分別為12.2萬人次和958.8萬元;五千年文博園遊客接待量和門票收入累計分別為10.54萬人次和457.2萬元。今年假期全市旅遊市場秩序良好,無重大旅遊投訴,無旅遊安全責任事故。記者採訪中瞭解到,文明旅遊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多數遊客主動倡導好風氣。

博物館成熱門打卡景點

10月8日上午9點,安慶博物館的入口處排起長龍,遊客按照規定出示預約碼,佩戴口罩,有序進入場館內。記者瞭解到,國慶長假期間,博物館每天預約滿員,每日接待遊客一千人左右。

“今天下午就要啟程回合肥了,抓住長假的尾巴打卡安慶新晉旅遊場地,果然不虛此行。”遊客鄭京是安慶人,在合肥定居。這次回老家過節,博物館參觀之行,給她留下深刻的印象。“每個展館都去看了,感覺一下子回到了小時候,咱們的新博物館非常大氣,內容也很豐富,最主要帶給我們遊客沉浸式的體驗。”鄭女士坦言,以後還會再來。

在博物館各大展廳內,文明參觀的提醒牌隨處可見,記者觀察瞭解到大多數遊客都能遵從文明參觀的規定。但也有孩子試圖和展品親密接觸,被工作人員善意勸阻。據市博物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隨著文明旅遊教育的深入,廣大市民和遊客的文明素質有了明顯提高,大家在參觀時越來越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各種不文明行為在逐漸減少。為進一步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文明旅遊工作,博物館通過設置文明旅遊宣傳標語和廣播等形式向遊客開展防疫宣傳,引導遊客旅遊觀光不任性,做到文明旅遊。

跟著熱劇遊皖山

假日期間,安慶各景區堅持按照“限量、預約、錯峰”的要求,持續推進門票預約制度,重點對景區設備、演出場所等安全預案、應急措施、疫情防控等方面進行督查,確保假期市民出遊安全。佩戴口罩、自覺排隊、遊玩不扎堆、愛護環境、撿拾垃圾……一幕幕文明和諧的景象成為了景區旅遊新風尚。文明旅遊氛圍與山水秀麗的自然環境相映成趣。

“跟著熱劇遊皖山”正受追捧,記者瞭解到,很多遊客是因為熱播劇《琉璃》再次來到了天柱山。10月5日,雨水停歇,天氣轉好,天柱山景區再次迎來客流小高峰。“我就是因為看了《琉璃》,對拍攝劇集的地方比較好奇,所以就打算過來這裡看看,景區真得很美。”上海女孩程傑平這樣說道。

疫情常態化防控機制下,嚴格的防控和良好的服務受到本地市民和外地遊客的高度好評。天宮之境、天柱山博物館、山谷流泉文化園等景區景點的遊客也是絡繹不絕,大家都在有序排隊,邊看邊拍照紀念自己這趟旅行。

景區志願者服務蔚然成風

節日期間,我市各大景區、星級賓館酒店積極主動開展文明旅遊志願者服務活動,加強景區公共文明建設,保護景區生態環境,為遊客營造了良好的旅遊體驗。加強城市文明建設,持續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免費提供熱水、急救藥品、手機充電等便民服務,在重要路口、遊客集散中心發放環保袋,進行文明勸導,為遊客提供景區瀏覽諮詢和失物招領等服務,贏得了遊客的一致好評。

天柱山景區全員上崗,堅守崗位,在遊客集散地、重要地段、重要節點為遊客服務。五千年文博園景區繼續開展“文明旅遊志願者”現場諮詢等活動,加強文明旅遊的宣傳,引導、疏導人流、車流,勸導不文明行為,讓遊客處處感受到文明旅遊氛圍。

安慶“好物”成旅遊伴手禮

來宜城遊山玩水後,你最想帶哪些好物離開。記者探訪發現,和黃梅戲有關的文創產品以及地方特色小吃最受青睞。

“這是女駙馬的玩偶吧,好精緻啊。”位於安慶古城老街,一些文創商品店出售的黃梅戲相關的物件節日期間很受遊客青睞。“我買了幾個掛件,玩偶和書籤。都是和黃梅戲文化有關聯的小物件,帶回去自己留作紀念。”來自馬鞍山的戲曲票友張敏告訴記者,她這次來安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看黃梅戲演出,經典大戲《孟姜女》、《祝福》讓她很難忘。

安慶大南門街的牛肉包子節日期間也迎來八方遊客,除了堂食,不少顧客打包帶走,要帶給外地的朋友嚐嚐家鄉的味道。老字號的糕點、蠶豆醬也是炙手可熱的禮物。

小時候大餅油條的滋味還在嗎。10月6日早晨,來自武漢的馬俊峰老人,在錫麟街上的大餅油條店門前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隊,只為了找到兒時的味道。熱情的老闆還給老人的餅子上加了點蠶豆醬,說口感更好。“我今年75歲,離開安慶40多年了,很多兒時的記憶都遺忘了,但是大餅油條的滋味還記得,小時候能吃一套大餅油條那可闊氣了。”馬老買了不少餅子和油條,說是安慶特產,要帶給武漢的朋友分享。

(全媒體記者 劉惠子 通訊員 吳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