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想過傷害他!”家長的刀子嘴,是傷害孩子最深的“魔鬼”

作者\VV

編輯\棉棉

一、引言

昨天樓上傳來了一陣又一陣的哭聲,打擾了我的思緒,所以我換好衣服上樓看了一下,發生了什麼事情,樓上住的是一小家,兒子今年初二,是一個白淨的少年,我們很熟他很懂禮貌。

等我到了樓上敲門進去以後,入目的是媽媽在沙發上流眼淚,孩子隻身依靠在門上輕聲地哭著,我幫助孩子擦乾眼淚,讓他進屋休息會,然後把門關上,安慰他的媽媽。

“我沒想過傷害他!”家長的刀子嘴,是傷害孩子最深的“魔鬼”

他媽媽哽咽地說"我不知道我兒子這麼不待見我,我就是想我問一下他的學習成績,多嘴問了一句隔壁孩子考的怎麼樣,誰知道這讓他怎麼生氣,大聲地衝著我吼!我平時也沒做什麼,孩子怎麼這麼敏感?"

因為這畢竟是別人的家務事,我不知道緣由,也就不好發表意見,我只是靜靜地陪著她,等她的情緒穩定以後,我也就下樓回家了。

現在很多家長都遇見過類似的情況,明明自己什麼都沒有做,可是孩子會突然間的情緒崩盤,對著家長歇斯底里地發脾氣,這讓家長們都很懵。

“我沒想過傷害他!”家長的刀子嘴,是傷害孩子最深的“魔鬼”

其實孩子發脾氣並非偶然,肯定是家長有什麼傷害到了孩子,他們才會崩潰。所以家長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有沒有做過一些不好的行為,比如嘴如刀可心軟等,在孩子的心底埋下了"炸彈"。

二、家長"刀子嘴"的表現

一方面對孩子嚴格要求,美名其曰為孩子好

現在很多家長都有這種心態,認為現在的社會競爭太激烈了,所以想讓孩子變得更優秀些,於是對孩子嚴加要求,恨不得把孩子每天都困在家裡讀書、學習。

對孩子嚴加要求就算了,家長們還把自己的嚴厲當成沾沾自喜的工具,認為這是為了孩子好,家長的這種行為就是"掩耳盜鈴"。明明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把孩子學習的成績當成自己炫耀的工具,卻還嘴硬地說"為孩子好"。

“我沒想過傷害他!”家長的刀子嘴,是傷害孩子最深的“魔鬼”

另一方面對孩子說話直接又刻薄,背後後悔不道歉

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還不懂得"素質教育"真正的含義!自從教育改革以後,家長就應該轉變一下自己的觀念了,教育的一切都是基於孩子,基於相信孩子。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還信奉原來 "打擊"教育的觀念,所以他們對孩子說話的時候直接指出孩子的錯誤之處,順便還會刻薄地奚落孩子,希望孩子能夠因為家長的奚落而發奮圖強!有的家長在說孩子以後會後悔,可是他們的自尊心不允許他們道歉。

“我沒想過傷害他!”家長的刀子嘴,是傷害孩子最深的“魔鬼”

家長都想自己的孩子成才,可是孩子畢竟還是孩子,他們的承受能力和接受範圍都是有限的,家長切不可對孩子說過分的話,做過分的事,因為可能會給孩子帶來永久性的傷害。

三、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1、孩子的心情受家長的影響

孩子小的時候,很願意把自己所有的事情都和家長分享,因為他們覺得家長是自己傾訴的 好夥伴,可是如果家長在傾聽孩子想法的時候,對孩子說了不好的話,可能會讓孩子的心情很受影響。因為在孩子的思想裡,家長的話就是"聖旨"。

“我沒想過傷害他!”家長的刀子嘴,是傷害孩子最深的“魔鬼”

2、孩子容易被家長打擊自信

孩子是家長最大的"粉頭",他們會因為家長開心而開心,也會因為家長的失落而變得不開心,所以,他們也會因為家長的痛擊而變得沒有自信。畢竟誰都不想要被自己最親近的人的傷害,因為自己把全部的熱情都給他,換來的卻是被打擊,這會很容易變得沒有自信。

“我沒想過傷害他!”家長的刀子嘴,是傷害孩子最深的“魔鬼”

3、孩子容易變得逆反,想逃離家庭

家長們都以為孩子就該聽話有乖巧,其實這是家長的錯誤想法,孩子從生下來的那一瞬間就是"天生反骨"。因此家長如果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嘴厲害可是心又軟的話,孩子很容易變得逆反,想要逃離家庭,離開家長的身邊。

“我沒想過傷害他!”家長的刀子嘴,是傷害孩子最深的“魔鬼”

孩子從來都不是乖巧的,他們有自己的脾氣和驕傲,如果家長與他們交流的時候,不剋制自己說話的方式,孩子很有可能因此變得沒有自信,甚至想離開家庭。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不要讓自己的刀子嘴,成為傷害孩子的"利器"。

四、家長應該怎麼做

首先,教育孩子要溫和

作為社會生活中的人,道德素質是人的重要內涵,它決定著人的尊嚴價值和成就。

當說出教育兩個字的時候,家長就要孩子,因為孩子才是教育的對象,是教育的主體,家長只是孩子教育的引導者。如果家長引導的路上做了一些不好的事物,或者說了過分的話,這樣的教育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家長的這一行為可能傷害了孩子,教育需要的是 "潤物無聲"。

“我沒想過傷害他!”家長的刀子嘴,是傷害孩子最深的“魔鬼”

其次,要為自己說的話負責任

掌握好責罵與訓斥的,才能達到與效果。不當的責罰,不知不覺中會傷害孩子。 ——唐·艾裡姆

很對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完全不知道自己怎麼做才是對的,所以有可能出現今天說一個標準,明天講一個規則的情況。家長的這種行為不僅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甚至有可能失去孩子的信任。

還有些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管不住自己嘴,總是對孩子說一些不好的話,想引起孩子的重視,家長的這一做法是十分不正確的,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要注意為自己說過的話負責,不能讓孩子因為自己"嘴"而受到傷害。

“我沒想過傷害他!”家長的刀子嘴,是傷害孩子最深的“魔鬼”

最後,主動為自己的行為道歉

有錯誤要逢人便講,既可取得同志的監督幫助,又可以給同志們以借鑑。——周恩來

家長在與孩子相處或者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肯定也有遇見過後悔的時候,後悔自己對孩子說了某句話,後悔自己的某種行為對孩子造成了傷害,可是礙於面子又不好意思道歉。這種情況下的話,家長還是要主動道歉的,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家長改變的心。

“我沒想過傷害他!”家長的刀子嘴,是傷害孩子最深的“魔鬼”

五、結語

寶寶的成長家長需要重視,有可能家長想著是微小的事情,可是在孩子的思維可能就是特大的事情,畢竟孩子的理解思維跟家長的思維是不同的!

現在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是嘴硬,想著這樣孩子能夠忌憚家長,能夠表現的乖一點,可是家長高估了孩子的承受能力。

面對家長的刀子嘴,孩子的內心深處可能是滿滿的恐懼,因為他們的接受能力弱 ,抗擊打能力也不強。所以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請收起你的刀子嘴,不要讓它成為傷害寶寶最深的"魔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